李 雪 楊洪永 張 超
(沈陽晟普商砼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500)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公路工程的強度,耐久性,荷載承受力等各項性能。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具有工藝簡單,施工流程簡潔,施工成本較低的特征,且該技術的應用不會對施工區域的周邊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這也是該技術成為我國公路建設核心技術的原因。
施工前的準備環節是保證施工有序開展的基本條件,其對于施工質量,施工進度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首先,公路工程的承建單位需要聘請專業的地質勘測單位對施工區域的地質地形條件進行全面的勘測,并對各項勘測因素,即數據進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從而為施工方案設計環節的有序開展創造基礎的數據條件,確保最終設計出的施工方案能夠與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相吻合,這對于工程質量、進度及造價的控制有著直接的關聯性。當施工方案設計完成之后,需要將其上報給政府相關監督部門,在專業機構的審核之下對設計方案的使用價值和經濟性進行全面的評估分析,并在審核通過后才可以應用該設計方案。其次,施工單位需要在設計方案的基礎上進行施工材料、施工設備及施工人員的準備。
在公路路面施工當中,模板的主要作用是在于提高路面的平整程度,因而模板需要在規格上保持一致,且模板之間的接頭處需要具有一定的平順程度。在安裝模板的過程中,施工單位需要確保模板的穩定性,避免在攤鋪水泥混凝土材料之后模板出現坍塌或傾斜的現象,從而導致水泥混凝土材料泄漏。
在開展拌和作業是施工單位需要嚴格控制水泥混凝土材料的混合比例,并對拌和的時間和含水量進行有效的控制。一般情況下,水泥混凝土的拌和時間不會超過150s,且水泥混凝土材料的攪拌現場一般遠離施工現場。
在運輸水泥混合料時,一般使用自動攪拌運輸車進行運輸。在運輸時,需要確保車廂空間的密事項,避免出現水泥混合料泄漏的現象,運輸過程中應當保持勻速,盡量減少車輛的顛簸,以免水泥混合料出現離析現象。其次,施工單位需要在運輸車輛上方加蓋帳布,從而實現對于車廂內部的溫度及濕度控制,避免水泥混合料中的水分快速蒸發。一般而言,若在夏季進行水泥混合料的運輸時,運輸時間需要控制在30min 之內。若在冬季進行水泥混合料的運輸時,運輸時長不宜超過90min,且冬季運輸時應當對其采取一定的保暖措施。為確保攤鋪作業的流暢性,施工現場應當始終保持三臺以上的水泥混合料運輸車輛在等候卸料,且卸料時應當確保卸料的高度低于1.5m。
運輸至施工現場的水泥混合料,可以直接向安裝好模具的路面進行卸料,隨后施工單位需要采取人工的方式,保證水泥混合料的分布均勻性,若發現水泥混合料存在明顯的離析問題時,需要對其進行重新攪拌處理。一般情況下攤鋪時的水泥混合料高度需要超過預期設計高度的10%左右。施工單位取要確保攤鋪的連續性,若因特殊情況必須添加間歇期時,則應當嚴格控制間歇時間,并在施工現場預留施工縫。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振搗一般使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棒的作用半徑需要控制在30cm 至40cm 之間,每一振搗點的振搗時間需要持續30s 左右。
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強度達到一定標準時,施工單位即可在路面上進行草墊的覆蓋,并在草墊上進行灑水處理。草甸的主要作用是為了減少陽光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直射,從而實現對于路面表面溫濕度的有效控制。一般情況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養護時間需要持續5d 至7d,即可拆除表面覆蓋物。當公路正式通車后,還需要連續3d 對路面進行灑水處理。
由于施工材料的質量與公路工程的質量有著直接的關聯性,因而在選擇施工材料時應當始終圍繞設計方案的基礎出發,保證所選擇的材料質量和規格,達到設計方案的基本要求。在選擇粗集料時,需要確保其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耐磨性,表面需要干凈整潔,且含泥量不得超過1%。在選擇細集料時,應當重視細集料的顆粒規格及粘性。在選擇碎石材料時,碎石材料的級配需要達到施工設計的基本要求,且碎石材料的顆粒大小需要具有一定的均勻性,針片狀顆粒含量不得超過15%,而碎石材料的壓碎值需要低于17%,其含泥量與粗集料相同均不得超過1%。由于碎石材料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核心材料之一,因而碎石材料在進入施工現場前,施工單位需要對其采取抽樣檢測,確保材料規格和質量達到預期標準后才可批準其進入施工現場。水泥材料的選擇需要以其基本性能為主,性能和質量達標即可。由于公路工程施工對于水泥材料的需求量較大,因而施工單位應當優先選擇在行業內部具有一定聲望和資質的水泥材料供應商,并與其建立長期的水泥材料供應關系。同時,水泥材料在進場之后需要采取特定的防潮措施,避免水泥材料在存儲的過程中出現損壞。
從某種角度來看,施工人員對于施工工藝的應用掌握情況,對于施工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施工單位需要強化對施工工藝的應用控制,規范施工人員的施工行為,確保施工技術應用合理科學。在實際施工的過程當中,施工單位需要確保施工現場監督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現場監督管理人員需要對施工人員的行為進行全過程的監督,并對其技術應用進行一定的指導。此外,在正式開展施工之前,公路工程的設計單位需要與施工單位全面落實技術交底工作,確保施工人員可以掌握設計圖紙中的基本內容及技術應用要點。
為確保公路工程的質量可以在可控范圍之內,當當每一項施工環節完成之后,均需要對施工工藝的應用及施工質量進行全面的檢查,并在確保質量檢查通過后,才可以開展下一環節的施工工作,若檢查時發現施工環節的質量沒有達到預期的標準,則施工人員需要對其采取返修處理。
綜合來看,盡管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在我國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和長期的應用,但在實際施工的過程當中難免會因為施工單位對于技術應用條件的把握不當而出現一定的施工質量問題。因此,公路工程施工單位需要強化對于技術的應用流程,落實質量控制措施,確保公路工程可以達到預期的質量標準,可以取得預期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