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詩華
(湖北源流水利水電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咸寧 437100)
由于建筑工程的建設周期較長,資源消耗較大,施工中產生的垃圾對周邊環境帶來了一定影響。為了適應現階段節能環保主題要求,實現建筑行業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加強對建筑及環保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建筑施工帶來的生態環境污染及地質結構破壞問題日益嚴重,為了改善這些問題,綠色施工管理理念逐漸被引入到建筑施工管理中來,以期能夠推動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綠色建筑施工管理是以環保理念為核心要素,將環境和地質結構保護、資源節約與建筑施工有效融合起來,以此來降低施工中的損耗、污染,提高建筑施工的整體質量。同時綠色施工管理也增大了可再生資源利用率,對于緩解我國能源危機有著顯著效果。
綠色施工管理理念的融入,一方面降低了建筑施工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減少了能源和資源的過度損耗,推動了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綠色施工管理理念的應用為建筑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確保其與我國現今發展需求相符,提升了建筑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建筑行業起到了較為重要的作用,但其帶來的環境污染也是政府部門最為頭疼的問題,而綠色施工管理理念的融入,則為我國改善和實現環境污染控制,推動生態環境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只有不斷改進綠色施工管理質量,革新生產工藝,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污染物質的排放,增大資源利用率,進而達到可持續發展目標。
要想將綠色施工管理落實到具體施工作業中,首要工作就是要求工作人員樹立綠色施工管理意識,明確綠色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并制定科學合理的管控措施和方案,推動綠色施工管理的有序進行。
現階段,在開展建筑施工管理時,很多工作人員由于缺少綠色施工管理意識,在管理方案編制中,大多都是臨摹或照抄,這使得綠色施工管理內容與實際工程建設不符,達不到最終的建設目標。另外,一些企業在進行綠色施工管理方案編制過程中,隨意性較大,方案內容較為模糊,缺少針對性,這也阻礙了綠色施工管理的落實,導致施工中存在諸多矛盾,影響了工程建設效果。為此,在開展綠色施工管理前,施工單位必須做好教育培訓工作,讓施工人員樹立正確的綠色施工管理意識,實現綠色施工目標。
要想保證綠色施工方案的科學性、合理性,需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3.2.1 節能管理
節能管理作為綠色施工管理的重點內容之一,企業需要針對管理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管控措施。具體內容為:
首先,機械設備和機具的節能管理。在機械設備和機具節能管理中,應對油、電使用情況進行科學合理規劃,建立完善的保養制度和體系,且下分到日常工作中,保證機械設備和機具的高效運行,降低能源損耗。對于負荷較大的機械設備,應盡可能避免出現長時間運轉的情況,合理劃分設備的使用時間,減少損耗的產生。
其次,生產生活及辦公臨時設施節能管理。結合現場具體條件,對生產生活及臨時辦公設施事項科學合理規劃,注重采光和通風的合理性,選用合理的隔熱材料,實現建筑室內溫度的有效調控。
最后,用電及臨時照明節能管理。合理應用節能型燈具,并通過自動控制設備的應用,對走道、衛生間等區域的照明予以管控,在保證照明質量同時,減少電能的損耗。
3.2.2 節地管理
節地管理措施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要合理規劃臨時用地。按照現場條件合理規劃臨時設計,減少臨時設施的占地面積,增大土地資源利用率。另外,減少死角、廢棄地的出現,加強平面布局的合理性,做到文明施工。臨時辦公用房的設置盡可能采用三層活動板房,以減少占地面積。
二是加強臨時用地保護。一方面改進基坑施工方案,減少土方開挖量,提高土層穩定性;另一方面設置合理警戒線,避免臨時占地導致的空間緊湊,提高施工效率。或者還可通過在基坑周圍設置內擴平臺的方式來減少占地面積,增大土地資源利用率。
三是注重施工平面布置的合理性。按照不同時間段的要求實行平面圖的布置,必要時可架設鋼架或跳板,避免出現隨意占道的情況。另外,按照規劃區域堆放材料,禁止亂堆亂放,達到節地的目的。
3.2.3 節水管理
第一,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相關部門需加大節水理念的宣傳力度,合理選用節水設施和技術,降低水資源損耗,如節水龍頭及噴淋設備的應用。在混凝土攪拌及養護過程中,也應該使用節水措施,以免造成水源大量浪費。結合工程建設規模和要求,合理布設供水管線,并加強管道之間的連接效果,避免滲漏問題的產生,進而造成水資源浪費。再者,針對現場車輛、設備、機具沖洗,可設置循環用水裝置,并在生活區、辦公區布置節水器具。
第二,增大非傳統水源的利用率。基坑施工中可在其周邊設置蓄水池,以實現對地下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針對綠化澆灌、路面噴灑、車輛沖洗用水,優先使用非傳統水源。施工中非傳統水源以及循環水的再利用量盡量超過30%。
3.2.4 節材管理
在結構材料管理中,針對砂漿、混凝土等材料的供應和使用,需制定合理管控方案,加強動態化管理,從而降低材料損耗。同時在選用混凝土及鋼筋材料時,要檢查其性能,并規劃合理運輸線路。另外,對鋼構件及鋼筋配料方案予以優化,制作前認真復核樣品及下料單,無差錯后再批量下料,將鋼筋損耗率控制在1.5%以內。
在圍護材料管理中,要保證圍護材料的耐久性、保溫性、隔熱性、防水性及保密性,科學處理圍護結構的連接節點,避免熱橋反應的產生。同時做到因地制宜,根據圍護結構要求選用合理的保溫隔熱材料,進而達到圍護效果。
在周轉材料管理中,應結合工程建設要求實行模板的選擇,并選用合理的支撐設備,提高模板穩定性及重復利用率。圍擋作業時應注重對已有圍墻的利用,或使用可重復使用的圍擋,確保臨時圍擋材料可重復使用達到7 成以上。此外,對于鋼筋加工棚等設施,應采用工具式結構,以提升拆卸效率,方便周轉。
3.2.5 環保管理措施
一是加強揚塵管理。在運輸及施工中,應做好覆蓋、灑水等工作,降低揚塵等產生,減少對空氣及環境的影響。施工現場內部可設置噴淋系統,做好灑水降塵工作,施工區、生活區應定期灑水、清掃,確保干凈、整潔。
二是強化噪音管理。在建筑施工中,要盡可能選擇性能良好的降噪設備,避免切割、鉆取等作業中噪音的產生,同時還可在施工現場周邊設置合理的圍護結構,將噪音控制在規定標準范圍內,削弱噪音對周邊居民生活的影響。再者,水泵等設備的使用需選擇遠離人行道的位置,并搭設隔音棚。或者還可通過合理調整施工時間的方式來減弱噪音對居民生活、休息的影響,
總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人們環保理念的增強,社會對綠色施工管理理念的重視度也在不斷提高,建筑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的效益,就有必要加強綠色施工管理理念的應用,合理規劃空間布局,選用節能型材料及設備,從而降低污染產生,增大資源和能源利用率,最終推動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協同進步,實現持續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