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班艾力·吐拉甫江,希林古麗·阿爾肯
(新疆油田分公司采氣一廠,新疆克拉瑪依 834000)
由于我國集氣站仍然處于發展狀態,井口壓力較高,同時集氣站采用了20#鋼,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單井低溫制冷后的溫度達到-20℃,大大超出了20#鋼的適用范圍,同時雖然在開采過程中經過加熱設備,但是仍存在著許多問題和挑戰,對我國集氣站的開發能源產生了嚴重的制約。由于技術落后,鋼料材料等原因,影響了我國集氣站的發展,因此,井下節流技術在低溫分離工藝中的配套應用孕育而生,促進了我國集氣站的進步,提高了我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
低溫分離工藝就是對井口的氣體進行液氣分離,從而分離氣體中的凝液和水分;然后讓高壓氣體進入低溫分離器后,通過盤管對高壓氣體進行快速冷卻,在經過氣熱交換器進行下一步冷卻;然后通過溫度控制器,將溫度控制在形成水合物以上的溫度,通過節流閥低壓進入低溫分離器,從而形成液體在低溫分離器的底部,完成液氣分離。
在進行低溫分離工藝的過程中,應該充分注意分離中是否存在烴類液體,因為烴類液體在經過節流閥時會降低溫度,當溫度降低到水合物形成點時,冷凝水在節流器中會出現結冰的現象,從而影響低溫分離的效果[3]。
井下節流技術在天然氣開采過程中產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井下節流技術在低溫分離工藝中的配套應用,更是對我國天然氣的采集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井下節流技術是通過將井下節流器放置于生產管柱的恰當位置,將地面節流過程安放置井下管筒內,充分利用地熱,使得在節流后氣流溫度高于形成水合物的最高溫度,而且利用地面管線埋置凍土層以下的緣故,保證在井筒內、井口和地面管線之中不會造成水合物堵塞的現象,從而在井下實現節流降壓。與此同時,利用井下節流技術不僅能降低節流嘴的壓力,還能降低水合物的形成溫度,降低了水合物形成的概率[4]。
(1)節流氣嘴直徑的確認與設計。在現場的實際操作過程中,為了適當控制氣井的產氣量,需要對井下氣嘴進行適當的調節,從而降低氣井井口的壓力,因此,氣嘴的設計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氣嘴設計工作一般處于非臨界流狀態下,通過單井天然氣經過集氣站節流閥直接制冷,滿足低溫分離工藝在(-8~-18)℃的要求下,對節流氣嘴直徑進行計算,從而對節流氣嘴精確化的設計,保障低溫分離工藝的順利實行。
(2)節流器的打撈操作。在節流器進行打撈操作時,下放打撈工具的工具串,向下對打撈工具和節流器進行震擊對接,同時抓提卡瓦,因為在向下震擊時可能會導致卡瓦松弛。打撈工具擠壓節流器的中心操縱桿,然后密封彈簧收縮,若膠筒回歸自然收縮狀態,則打撈操作完畢;反之,則重復操作,直至成功。
(3)氣嘴下入深度最小值確定。井下節流的作用就是在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利用節流器減少水合物的形成。水合物的形成受多方面的影響,如天然氣成分、壓力、溫度和氣嘴的深度等,井下節流技術就是充分利用地熱進行降壓,從而升高水合物的初始溫度,改變水合物的形成條件,從而減少水合物的形成。而氣嘴下入深度的準確測定,對于水合物的生成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通過氣流經過氣嘴等做熵膨脹時,根據特定公式,對氣嘴下入深度進行準確計算,從而保障井下節流技術在低溫分離工藝中的科學準確應用。
(1)采用井下節流技術可以降低井口和采氣管線的壓力。通過將節流器投放至井下,可以將井口的壓力從(14~22)MPa降低至(10~12)MPa,從而降低了井口及其井下管線的壓力,提高了開采作業的安全性,保障了工作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采用井下節流技術減少加熱率使用的數量,降低了加熱爐的負荷。井下節流技術可以充分利用地熱能源,而且由于單井進站壓力的減少,直接節流制冷就能滿足低溫分離工藝對于溫度的需求,因此,通過井下節流技術可以使得許多加熱爐停止運行,從而降低加熱爐的負荷,節約能源和成本。
(3)降低水合物形成概率,改善采氣管線的工作條件。通過采用節流嘴,大幅度降低了油管和集氣站的壓力,導致了天然氣水合物形成的溫度不斷降低,從而降低了水合物形成的概率,改善了采氣管線的條件。
(4)提高了開采的效率,增強了氣流的攜液能力。根據最小流量攜液公式可知,當其他參數不變時,最小攜液量跟井底流動壓力成正本,當井底流動壓力降低時,氣流的攜液量減少,因此,通過采用井下節流技術,增強了氣流的攜液能力,提高了開采的效率[6]。
2003年,井下節流技術在長慶榆林氣田的低溫分離工藝中配套應用,應用到14口井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在低產氣井投入井下節流技術后,滿足了井下低溫分離的要求,實現了在集氣站不加熱節流降壓,減輕了站內加熱爐的負荷,降低了能源消耗,節約了成本。
(2)應用井下節流技術既能滿足低溫分離的需要,還能改變水合物的形成提高,大大減少了地面管線的注醇量。
(3)井下節流技術配套應用后,通過節流嘴極大地降低了集氣站的壓力,導致了水合物的初始溫度也隨之改變,從而導致了水合物形成條件的改變。
(4)通過采用井下節流技術,將采氣管線的運行壓力降至(10~12)MPa,從而保障了井口和采氣管線的壓力減少,提高了工作運行的安全性,同時,減少了站內的氣流壓差,致使站內直接制冷,能夠發揮氣井的最大產能程度,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在未投入生產期間,將節流器下入井內后,應該充分關注節流器的腐蝕和損傷的狀況。在下入節流器后,節流器處在高溫、高壓的狀態下,加上承受著鉆井和夾雜著天然氣中遺留化學成分的腐蝕,節流器很容易出現節流器鋼材侵蝕和密封膠圈出現裂縫的情況,如果對此不加以重視,容易導致節流器和油管密封程度和固定的可靠性極大地降低,從而導致節流器發揮不出原有的作用。因此,通過加強管理力度,改善節流器的剛體材料和密封膠圈材料的方式,提高材料的質量,從而注意節流被腐蝕和損傷的問題。
在單井下入井下節流器后,雖然能夠將油壓從22 MPa左右下降至(1~4)MPa,但是,由于油管壓力下降過快,節流器的前后壓差驟然增大,導致節流器密封膠圈容易出現裂痕,最終導致節流器密封圈被損壞,造成節流器失效的情況。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十分注意這一情況,如果出現應采用井口節流的方式,從而有效控制和解決油壓差突然增大的情況[7]。
出現這一注意事項時,應該考慮井底是否較為干凈,油管內壁是否比較光滑,卡瓦的固定面是否較小等,這些因素都是導致卡瓦上移,節流器失效的重要因素,在充分考慮這幾項因素后,綜合考慮,從而改善井底的干凈程度和油管內壁的光滑程度,增大卡瓦的固定面,最終成功解決這一問題。
對于上述注意事項,只要充分的注意和解決出現的問題,才能保障節流技術生產狀況穩定,促進低溫分離工藝的平穩運行,從而達到大幅度降低油壓和產氣量提高,爭取以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最大的生產效益。
通過描述井下節流技術在低溫分離工藝中的基本原理,改善了水合物的形成條件,極大地降低了井口和采氣油管的壓力,減輕了加熱爐的負荷,節約了能源消耗和成本,避免了底層振動,有效的保護了能源儲層,引導出使用節流技術的應用效果和注意事項,從而促進我國井下節流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提高了我國的經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