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順波
(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一分局,四川 彭山 620860)
甌飛工程瑞安墾區與南金公路連接線道路工程全長 4.8km,標準路幅寬 60~76m 垟,城市干道,分為南北兩幅,中間為前埠浦河。道路全線跨越南 河、南鎮河、前埠河、中塘河及下塘河,全線共新建15座橋梁。工程建設內容包括道路工程、橋梁工程、河道水利工程、電力工程、燃氣工程等相關配套工程。
區域沿線屬于海積平原地段的軟土,地處飛云江與甌江之間海相灘涂平原地區,地形平坦,海拔高程 3.0m左右,表層填土厚度為1.0~2.0m。根據地質勘測報告,地基土在勘探深度范圍內前五層自上而下可分為:Z素填土、①粘土、②1淤泥質粘土、②2淤泥、②3淤泥,其中Z素填土厚度0.60~1.70m、①粘土厚度0.60~1.60m、②1淤泥質粘土厚度2.60~5.30m、②2淤泥厚度為4.60~9.70m、②3淤泥厚度為8.70~17.80m。工程沿線屬軟土地質。
本工程淤泥質軟土深度達80米,一般為灰黑色,其含水量大、塑性飽和、強度低、靈敏度高、固結慢等特點,對路基、橋梁工程將產生較大影響。
本工程橋梁共15座,均為簡支橋梁,其中2座三跨中型橋梁(橋梁長50m)、13座單跨簡支小型橋梁(橋長12m),橋梁采用重力式橋臺,每座橋臺下部設10根 60~70m深、直徑 80~120混凝土灌注樁,其混凝土標號為C30水下混凝土,橋梁樁為摩擦型樁。
在深厚淤泥質土的條件下,灌注樁施工設備的選擇尤顯重要,保證灌注樁成孔質量的同時,亦要考慮經濟合理性。通過施工機械選擇,一方面對比常見設備的優缺點和適用性,另一方面可對現場工程實施的設備進行進一步探討,提出部分建議。
沿海軟土、淤泥灘涂地質混凝土灌注樁經常采用的鉆孔方式有:沖擊鉆機鉆孔、回旋鉆機鉆孔、旋挖鉆機鉆孔三種,其中回旋鉆機又可以分為正循環、反循環鉆孔兩種。
沖擊鉆利用卷揚機帶動沖擊鉆頭,鉆頭在沖擊力作用下沖擠土層、破碎巖層形成樁孔,過程中需泥漿護壁,并通過泥漿循環帶出鉆渣。
沖擊鉆主要用于砂卵礫石土層、碎石土層、風化巖層、含孤石泥土層,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造孔機械,成孔直徑為600~2500cm。
回旋鉆機分為正循環、反循環兩種成孔方工,兩種方式的最大區別在于各自出渣方式、泥巴漿循環方式不同。正循環鉆機泥漿從鉆桿空心壓入孔底,泥漿帶著鉆渣從孔口溢出,完成出渣及泥漿循環全過程;反循環鉆機泥漿由孔口向孔內輸送,由泥漿泵通過鉆桿空心抽排泥漿,并抽出孔底鉆渣,完成泥漿循環及出渣循環。
回旋鉆機泥漿護壁效果好、成孔質量好、設備操作簡單、施工費用相對較低;但其施工效率低、泥漿排放量大,環保要求高。
旋挖鉆機由鉆斗、鉆桿、行走履帶、操作室、動力設備組成。其機械化程度高。適用于粘土、砂性土,少量卵礫質土層也可適用,對于下部有強風化、節理相當發育的弱風化巖層也可適用。成孔直徑一般為1.5~2.5m,最大成孔深度可達90m。
旋挖鉆機施工速度快、成孔質量好,泥漿排放量少,過程中需泥漿護壁。因自身重量大,對施工場地承載力要求較高。
在本工程深厚淤泥質土層下施工灌注樁,除本身鉆孔質量,還需考慮機械本身各種性能指標的適應性。旋挖鉆機自重76t以上,對地基承載力要求高,而靠河側濕軟且土層均為淤泥土,部分為流動土體,不宜使用重型設備。沖擊鉆依靠自重對土體進行沖擊,沖擊力較大時易坍孔、在軟土地層情況下孔易傾斜,充盈系數亦較大,因而沖擊鉆亦不適用于工程。而回旋鉆機設備具有質量輕、噪聲小、操作簡單等優點,且該設備具有自行走功能,成孔質量較穩定,適用于本工程地質情況。
本工程河流縱橫交錯,設置橋梁的主要目的是確保交通和保證各區域通航需求,因而導致灌注樁的施工位置均處于河道邊緣,土體濕軟,同時由于工程區域土層大部分為淤泥質土,鉆孔施工平臺的穩固性直接影響鉆孔孔斜度。
場地使用硬質材料(如塘渣、碎石)鋪設50cm,使用液壓反鏟反復碾壓,使地基具備較高的承載力,碾壓完成后進行場地平整,使鉆機處于一個平面內,確保鉆機平穩、豎直,保證孔斜度。另在行走、承重區域鋪設一層8mm厚鋼板,分散受力。
使用GPS測量儀器初定孔位,埋設護筒,護筒直徑大于樁體直徑10cm~15cm,埋設深度為1.5~2.5m。當樁頂高程位于流動土層或易變形土層時,宜將護筒埋設超過流動土層2m~2.5m。護筒埋設完成后,用全站儀進行樁位中心復核,保證樁位中心偏差滿足設計、規范要求。
本工程土質為粘土、淤泥土,是很好的護壁泥漿造漿材料,將淤泥土收集進行造漿,按實驗比例進行調配,使用泥漿檢測設備隨時進行檢測,將泥漿濃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最終泥漿比重在1.2~1.35。
為保證鉆孔孔位不偏、不彎、不發生傾斜,鉆孔時輕壓、慢鉆,鉆孔過程中隨時調校鉆桿垂直度。鉆孔深度為設計深度+錐形鉆頭的1/2長度。針對淤泥質土層,鉆頭直徑較孔直徑小 2cm~4cm。鉆孔完成后拆管時進行終擴孔。“擴孔”的主要目的是將因應力釋放后變形土體清除,保證土體處理處于穩定狀態,澆筑期間樁孔不縮徑。
終孔后,將鉆頭緩慢放入離孔底30cm處,采用泥漿循環法清孔,待返出泥漿的含砂量≤2%、泥漿相對密度≤1.15時,第一次清孔完畢。
鋼筋籠分節制作、并提前埋好保護墊塊,鋼筋接頭須滿足設計要求。鋼筋籠采用25t汽車吊配平板車吊運,循環鉆機自身機架起吊下放,吊放鋼筋籠時,確保骨架垂直并緩慢下放,控制好鋼筋籠頂標高,用 4根吊筋固定在正確的標高位置上,保證鋼筋骨架不下沉不上浮。
導管直徑30cm,每節長度為3.0m。導管下端孔口離孔底50cm左右。導管接頭處涂抹黃油密封,保證不漏水、不漏氣。導管下放完畢,進行二次清孔,清孔后保證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設計要求,泥巴漿比重為≤1.15左右。
小樁徑灌注樁混凝土方量少,灌注混凝土時做到勤量孔深、勤拆導管,確保導管在混凝土里的埋深為6m左右,避免埋管和堵管的情況發生。同時避免澆筑時樁孔位受力集中,將混凝土罐車及其它重型設備行走區域鋪設一層8mm以上的鋼板,分散重力,避免造成局部受壓變形導致孔位嚴重縮徑。
(1)場地土質為淤泥、淤泥質粘土,鉆孔過程中易塌孔、縮徑,應適時調整泥漿比重,保證泥漿護壁效果,確保成孔質量,盡量保證不塌孔、擴孔,防止超灌。
(2)嚴格控制孔底沉渣厚度,降低混凝土灌注時泥漿濃度,確保單樁承載力符合設計要求。
(3)原材料質量,特別是鋼筋、混凝土質量要有保障,盡量采用商品混凝土灌注,樁基施工時保證足夠的初灌量,保證不斷樁,確保樁身質量。
(4)施工過種中將產生大量泥漿,多余泥漿應及時用泥漿清運車運至泥漿處理處,不得隨意排放,以免造成附近河道污染、淤塞,同時避免對工程區周邊農地造成破壞。
灌注樁作為橋梁的受力結構部分,其質量控制不好,將給橋梁及整個工程的運行埋下較大的質量、安全隱患,因此在施工中必須從每個環節嚴格控制,特別是在成孔質量、鋼筋混凝土原材料、鋼筋籠制作安裝、混凝土拌制及灌注質量等多方面進行控制。同時,成樁后嚴重按設計、規范要求進行質量檢查,確保工程運行期處于質量、安全可靠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