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汨
(廈門翔安機場投資建設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6)
該項目地處龍巖市行政及商業中心,主要由五星級酒店塔樓和5A級辦公塔樓及兩塔樓之間裙樓商場組成。占地面積約3.79萬m2,總建筑面積20.8萬m2。其中酒店塔樓建筑高度約180m,地上40層;辦公塔樓建筑高度約為155m,地上35層;商業裙房地上4層,建筑高度約24m;均為2層地下室。辦公塔樓為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結構,酒店塔樓為型鋼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結構,商業裙樓為框架結構。該工程采用沖鉆孔灌注樁基礎,設計工程樁 713根,樁徑根據不同受力條件分別設計為0.8m、1.0m、1.2m、1.4m;支護樁288根,樁徑1.2m。為了進一步查明溶洞、土洞分布及持力層深度,施工勘察按工程樁樁位一樁一孔,勘察深度為溶洞下巖層大于5m或3倍樁徑。
建設場地位于龍巖市龍巖大道東側,登高西路以南,西陂路以北,為原西陂村拆遷地,地勢較為平坦。場地屬于沖洪積(龍津河Ⅰ級階地)地貌單元,龍巖盆地區域性構造均為三疊系晚期地質活動形成,距今時間較長,已經穩定不再活動,為地質構造穩定地塊。
施工場地內地下基土按其成因和巖性自上而下依次細分為:①雜填土,沖洪積②粉質粘土③含礫粉質粘土(部分鉆孔有分部)④卵石(層厚0.1~9.5m),夾層⑤粉質粘土(部分鉆孔有分部)⑥含卵石粉質粘土(揭示厚度為 0.90~23.30m),沖積⑦粉質粘土⑧含角礫粉質粘土⑨土洞⑩中風化破碎石灰巖?溶洞?中風化石灰巖(樁端持力層)。
該場地屬于巖溶、土洞發育區域,以埋藏型和淺覆蓋型為主,部分深埋藏型。地質勘察共揭露土洞77個,其中頂板距離基坑底板一般<20m,屬易塌陷土洞,少量土洞位處基坑底板以下20-30m,屬潛在塌陷土洞。已被揭露的溶洞共718個,其中42%的溶洞呈串珠狀分布,多為全充填,最大洞高18.98m.由于溶洞、土洞發育的不確定性較大,同時不排除在孔與孔之間存在土洞、溶洞的可能性。
根據場地巖土工程性質及周邊工程實施情況,工程樁采用沖孔樁機(廣東沖)實施;圍護樁考慮樁長較短,采用旋挖樁機實施。樁基施工至土洞、溶洞部位時可能產生漏漿、塌孔、卡錘等現象,施工前應仔細核對地質勘察關于地質剖面的圖示,初步判斷溶洞或土洞類型,準備相應處理措施。
樁基施工過程中如遇土洞和溶洞,根據土洞和溶洞的深淺、高度、有無填充物、填充物的密度、單層還是多層或串珠狀溶洞等,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情況(圖2):
(1)對于高度< 2m的全填充溶洞和高度< 1m的全填充土洞,當施工至溶洞和土洞時樁孔內不漏漿或泥漿液面降低后趨于穩定,施工時可以不考慮溶洞和土洞的存在,按正常的地質情況施工,成孔過程中應及時補充樁孔內損失泥漿,灌注時適當加大混凝土的充盈系數(大于 1.2)。實際本工程灌注樁混凝土平均充盈系數為1.47。
(2)樁基成孔過程出現漏漿,一般先用回填法[4]處理:及時回填粘土、毛石(片石) 等材料沖打造壁,并迅速補充孔內泥漿,避免泥漿高度持續下降,然后調高泥漿濃重錘輕打沖孔;如繼續漏漿則重復回填、沖打直至順利成孔。
若地勘資料顯示有洞高 H<3m半充填或空溶洞,且施工中出現嚴重漏漿、輕微塌孔時,可采用按袋裝水泥、粘土、毛石的順序,以(0.75t∶3 m3:1m3)的比例進行回填,然后用0.5~0.8 m小沖程不循環泥漿干打幾分鐘,使回填物充分密實,再補充泥漿到正常高度,等水泥初凝后再使用小沖程繼續沖打。實際回填材料比例可根據現場情況調整。
如此反復多次回填水泥、粘土和毛石,反復沖擊直至不再漏漿為止。在本工程樁施工過程中約回填水泥678t,粘土20248 m3,毛石2112 m3。
(3)當上述方法仍無法形成正常的泥漿(石)護壁時,或地勘資料顯示淺層有較大溶洞和土洞(高度H≥3m)時,洞內無填充物或有半流塑填充物,漏漿嚴重,可采用鋼護筒跳進法施工。通過邊沖孔,邊接長(每次接長 4~6m)、下沉鋼護筒的方式以穿越易塌孔地層。為避免樁錘刮碰護筒引起護筒偏斜,導致樁身偏斜,鋼護筒內直徑一般比樁徑大 200mm。考慮成樁效率、成本因素,該方法比較適合處理覆蓋層厚度<20m的較大土、溶洞。對鋼護筒下的較小土、溶洞,同樣可在樁基沖孔過程中采用回填法處理。
裙樓淺層存在較厚③卵石層,亦可采用較長鋼護筒以避免施工震動造成塌孔。工程樁施工耗用10mm壁厚Φ1420鋼護筒(1.2m樁徑)838m,Φ1620鋼護筒(1.4m樁徑)223m等,共增補造價約267萬元。
當地勘資料顯示有空土洞或、串珠狀溶洞(當洞高H滿足0.5 考慮施工便利,鉆機引孔直徑為110mm,每個孔位采用1.5m間距梅花型布置,若溶、土洞較大應在周邊擴大處理范圍。深度必須到巖面下3.5m。為保證注漿效果采用二次注漿工藝,一次注漿管需伸到孔底,二次注漿管伸出洞頂1.5m,土、溶洞高度范圍采用臨時封堵花管避免下管時堵管。下管完畢后孔內采用中粗砂回填,并在孔口往下一米內采用水泥砂漿封孔密實。注漿混合料重量配比為PC.32.5R復合硅酸鹽水泥:二級粉煤灰:重鈣粉=1:2:2;水灰比等級為1:1和0.8:1二個等級,按先低后高實施。注漿前漿液須攪拌均勻,注漿時先采用較大壓力(一般取3.0Mpa)沖破花管的臨時封堵,然后將注漿壓力穩定在0.5~2.0 MPa之間。一次及二次注漿管延續持荷壓力為2.0Mpa且灌注時間不少于20min,即結束該孔注漿。 根據地勘資料在場地南側DE段支護樁之間連續分布溶洞、土洞,埋深在14.5m至31.8m不等;由于該段施工孔深達18.3m,如不提前處理將危及南側高壓變壓器和西陂路路基。在該段支護樁試打過程中,亦出現較大面積塌孔。沿該段支護樁列式布置27個注漿孔位,中心間距10m,總共布置注漿孔27×5=135個。注漿水泥用量為1682t,粉煤灰3364t,重鈣粉3364t。注漿實施時應對周邊情況及時巡查,該段注漿時就發生漿液滲漏至南側沿路電纜管溝內,因及時發現處理而避免加大損失。 辦公、酒店塔樓樁筏位置樁基密集區域,由于工程樁間凈間距僅2.1m,而其下部存在較厚的③卵石層或④含卵石粉質粘土層,樁基施工雖然采用了跳打等措施,施工震動仍然易導致卵石層塌孔。考慮采用水灰比1:1純水泥漿注漿固結③卵石層或④含卵石粉質粘土層,再進行樁基施工,成樁效率顯著提升。 溶巖地區灌注樁基施,遠比普通地質條件下復雜、多變,工文中各種溶巖處理方式綜合運用取得良好的效果,樁基施工完成后經檢測皆達到優良標準。工程實踐表明: (1)對于溶巖地貌樁基施工,根據地勘報告提前做好應對措施,各種處理措施綜合運用能有效減緩土、溶洞等不良地質影響,提高成樁速度,加強施工安全。 (2)超高層建筑樁基施工,由于群樁樁基密集,根據地勘報告進行提前處理比施工過程中遇到土、溶洞再處理綜合效果更好。3.3 裙樁施工處理
4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