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心娥
(西安歐亞學院 人居環境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8)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物質生活的需求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從最初的基本生活條件保障轉變為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引發了社會發展理念的轉變,綠色發展理念成為當前社會發展的主要趨勢。綠色發展是在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中體現效率、和諧、持續為目標的發展方式,許多國家把發展綠色產業作為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綠色建筑同樣作為當前建筑行業發展的驅動力彰顯其重要。[1]
綠色建筑,是在全壽命周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為了響應綠色建筑的發展形勢,我國綠色建筑政策、標準體系也在不斷完善,綠色建筑實施的不斷深入及國家對綠色建筑財政支持力度的不斷增大,中國綠色建筑在今后一段時期將繼續保持迅猛發展態勢[2]。因此,土建相關專業需要基于應用型綠色建筑人才的培養,以市場為導向制定合理的綠色建筑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體系。
我國綠色建筑研究工作相對于一些發達國家起步較晚,推廣更是相對滯后。在21世紀初期,綠色建筑的概念才開始逐漸被人們關注,但綠色建筑并不是從建筑界引入,而是從與建筑相關的建筑材料行業以及建筑節能領域引入的,隨后才逐漸被建筑行業所重視。2005年建設部與科技部聯合出臺了關于綠色建筑技術的導則,旨在引導、促進和規范我國綠色建筑行業的發展;2006年國家又出臺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明確了綠色建筑的重要性,并將其發展列入重點專項任務中。2012年出臺的《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以及2013年印發《綠色建筑行動方案》,都體現了對綠色建筑行業的重視,并在政府投資建筑、商業房地產開發、工業建筑以及新農村建筑等多領域全面加強了綠色建筑相關要求。2016年發布的《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十三五”規劃綱要》和2017年發布的《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了明確的綠色建筑指標和任務,促使我國到2020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的推廣比例超過50%,新增綠色建筑面積在20億平方米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建筑行業發展正處于從追求建筑體量到質量的轉變期,要適應這樣的發展趨勢,推動綠色建筑行業的標準與評價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3-4]
2006年,2014年、2019年先后三次修改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19年8月頒布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9》,從標準修訂的技術內容來看,包括評價技術指標體系的重構、時間節點的調整、等級的增加、內涵的拓展以及綠色建筑性能要求的提高等方面,對于綠色建筑的評價將逐步完善,與社會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相協調。
綠色建筑行業的政策、標準及規范的相繼出臺將促生綠色建筑行業蓬勃發展,特別是隨著全球低碳節能、綠色生態之風越來越盛行,中國的綠色建筑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由此導致的綠色建筑人才需求更加旺盛。一些建筑相關企業已經設置有綠色建筑咨詢工程師職位,該職位的主要職責是負責中國綠色建筑標識星級的評價相關工作,包括撰寫節能、室內環境質量的評價報告,申報綠色建筑評價標識,以及參與綠色建筑相關課題研究等。[5]
根據《中國建筑行業綠色職業發展狀況調查研究報告》的預測,我國存在大量的綠色建筑行業人才短缺,特別是一些專、尖綠色建筑人才,其中包括熟悉綠色技術整合的工程師、擅長綠色技術的建筑師或設計師、熟悉綠色工程管理的管理人員、擅長環境能源模擬的分析工程師,以及熟悉綠色認證流程的顧問工程師等。造成我國綠色建筑行業人才短缺的因素較為復雜,但是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一是綠色建筑相關職位在建筑行業都屬于新興職位,人才儲備不足;二是各大企業對綠色建筑人才需求旺盛,新增需求較大;三是國內各大高校幾乎沒有相應的對口專業,后備人才培養還需加強;四是缺乏專業人才的輸送渠道,培養體系不夠健全。
分析我國當前綠色建筑行業發展的瓶頸是綠色建筑專業技術人才、實用技能人才,特別是專、尖人才儲備不足,而且人才質量也參差不齊。根據有關的調查研究報告的分析,提升綠色建筑從業人員的整體數量和質量是解決我國當前綠色建筑人才緊缺的首要工作。結合目前建筑人才市場的實際情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力應對綠色建筑人才短缺的現狀:一是進一步更新觀念,提高我國建筑行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對綠色建筑重要意義的認知;二是關注國際上一些綠色建筑領域的政策和成就,學習他們在綠色建筑方面的理念、設計與案例,從中吸取符合我國國情的綠色建筑發展思路;三是加強學習和宣傳我國綠色建筑的扶持政策,形成符合國情和地域特點的綠色建筑發展框架;四是結合我國綠色建筑發展趨勢和現有建筑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綠色建筑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在綠色建筑人才培養上,我們現有的建筑人才培養體系比較欠缺,歸咎其原因是從業主體并未實施強制性要求。因此相關部門應出臺綠色建筑專業技術入才職業資格的考核制度,強制性要求綠色建筑專業技術人員持證上崗制度。雖然近年來相關部門制定了《綠色建筑(咨詢)工程師》職業標準,對促進綠色建筑專門人才提出一些規范性要求,對引導社會加強綠色建筑相關職業的培養,但其并不具備專業人才培養的系統性[6]。
從綠色建筑行業的長遠來看,加強我國綠色建筑儲備人才的培養還需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積極引導和宣傳綠色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性;二是要結合市場需求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或技工。三是,培養一批精通綠色建筑設計與建造國際化專家型的國際精英人才,讓中國的綠色建筑“走出去”。
綠色建筑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是一個涉及行業整體發展的系統工程,需要眾多要素的協調和配合,既要面向綠色建筑產業發展的需求,又要有適應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同時需要學校、企業、社會以及國家對行業的精準把握。
綠色城市的建造加大了建筑行業相關的人才需求,部分地區的舊城區、城中村等老舊建筑改造也需要專業建筑人才,蓬勃發展的綠色建筑行業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和專業人才,加快培養綠色建筑行業人才是解決當前人才緊缺的問題的重要途徑,但培養應用型綠色建筑行業人才還要著眼于未來綠色建筑產業發展,要培養高質量專、尖技術人才,儲備具有綠色技術整合的綜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