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凱 鄭 睿 張 信 黃利娟
(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城市建設學院,湖北 武漢 430212)
當前PPP模式在中國自從2014年作為PPP元年以來,PPP模式作為一種新型投融資機制,在各個行業如火如荼,發展迅速,采用PPP模式融資融制,利用社會資本建設項目,發揮了社會資本方利益驅動下的高效管理優勢。但是PPP模式也存在社會資本方急功近利,熱衷于項目前期建設,輕視后期運營,從而導致很多項目最后被政府回購,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隨著PPP在中國的不斷實踐發展,從最早的摸著石頭過河,到各省市針對部分PPP項目缺乏穩定現金流或者現金流占可用性付費比例低的項目建立PPP項目負面清單。PPP模式也由最早的火熱,經歷了陣痛。2018年作為PPP規范年,國家財政部發改委出臺了相關的規范文件,部分PPP項目被清理出庫,一度火熱的PPP項目緊急剎車。2019以來PPP項目審慎開展,越來越趨近于理性化、良性化、優質化。
近十年以來,國內高等院校融資方面,BOT模式較為盛行,主要應用于高等院校宿舍樓、食堂建設。PPP模式付費形式通常有政府付費、使用者付費、可行性缺口補助三種模式。自從2014年作為PPP元年以來,PPP項目不斷規范,從現行國家政策來看,具有使用者付費性質能在運營階段從市場獲得穩定現金流的項目更容易進入項目庫。因此PPP模式在國內大型基礎設施以及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等具有使用者付費性質的項目中廣為應用。PPP合作期限一般為 10到 30年,由于涉及到運維期間收入保障問題,在PPP模式建設高職院校實訓基地方面案例相對較少。特別是實訓基地后期運營的綜合性,不同類型實訓基地項目性質不同,運營的利益分配和收益預測方面較難界定。國內針對PPP模式建設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深度研究相對較少,主要是從PPP模式理念的角度,分析其可行性與必要性,罕有從具體的合作模式,運維的細節去分析研究。
社會資本方能參與PPP模式高校建設項目,社會資本方可以獲得施工利潤、運維利潤、投資利潤,高校也可以在產教融合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但是目前高職院校PPP模式建設,大多數應用于食堂宿舍,這些具有明確收益回報的領域。這對于社會資本方來說是明顯的投資收益,尤其是施工企業,既能夠在項目實施前期順利收回建設成本獲得施工利潤,還能獲得穩定的運維收益和財務收益。PPP項目建設高職院校實訓基地項目其風險和收益則復雜的多,不僅要考慮項目的建設內容還需要研究運營的內容,需要根據全生命周期角度進行詳細分析其收益風險。
PPP模式建設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對于高職院校來說主要是解決建設資金問題,同時利用社會資本方的資源,提供實訓支持,并解決一些就業問題。社會資本方主要是通過PPP模式建設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獲得部分產教融合生產經營場所,高校的技術資源和人力資本,以及獲得政府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在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PPP模式中風險分配情況如下:
建設風險:社會資本方承擔的主要風險有投資超限、工期拖延、建設質量不達標、道路施工干擾、工地安全/環境保護、勞資風險等。高職院校方承擔的主要風險有地質條件、土地不能及時交付、水、電、進場道路、施工場地等配套安排等。環境保護風險則有雙方共同承擔。
財務風險:社會資本方主要承擔融資失敗、融資成本高、償債風險等。高職院校方需要承擔利率變化方面風險,但是利率風險要設置上限,比如在基準貸款率基礎上上浮一定比例范圍由高職院校承擔,超出此范圍由社會資本方承擔。
收益風險:收入不足,項目公司由于績效評估得分低而無法獲得合理回報或承擔虧損,該風險由項目公司承擔。收益水平控制,回報機制設計上對項目公司的收益水平進行合理分配,限制項目公司獲得過超額收益以及掠奪性經營的可能性。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因素應在支付調整機制中得到體現。
政策風險:高職院校方應承擔甲方違約、提前終止征收、征用審批延誤。高職院校方主動違約應設置提前補償條款。甲方提出工程變更等風險由甲方承擔,在投資變動調整中體現。
法律風險:政策/法律變更涉及投資費用變化風險主要由高職院校方承擔,其他政治環境變化、稅費調整風險、貨幣政策調整風險、不可抗力風險由雙方共同承擔。
社會資本方主要收益:實體項目經營收益、稅收減免收益、廠房建設投資費用或者辦公場所租金費用降低、人力資源成本降低、企業社會影響力提升等。高職院校方主要收益:實訓基地建設費用降低、實訓教學成本降低、學生操作技能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學校專業品牌價值提升等。
校企合作之后,企業可以免費試用學校提供的場地,減少了租金等相關費用,同時可以提供實習場地,把市場上的項目拿到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實際來做。可以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專業師生的實訓課程積極性,也降低了相關的人力資源成本。企業不需要給相關專業師生支付固定工作,可以選擇支付少量報酬或者不支付。如果有專業教師與企業合作研發,形成專利技術,甚至可以獲取更大的市場效益。在稅收減免上,教育部與各地都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例如湖北省2016年出臺了支持發展職教校企合作的稅收優惠政策。教育部等六部門2018年出臺了教職成〔2018〕1號文。山東省2019年出臺了《山東省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企業通過校企合作過程投資教育,相當于給自己做了品牌宣傳,也是社會公益性事務,有利于提升企業影響力。學校通過PPP模式建設實訓基地,可以減少實訓基地建設費用,為學生提供理實一體化的實訓基地。企業項目也可以放到學校里做,通過模擬仿真訓練,可以提升高職院校教師實踐操作能力與教學能力,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通過PPP模式建設實訓基地有利于提升就業競爭力,有利于強化專業學科建設,也有利于打造學校專業品牌影響力。但是PPP模式建設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在企業和學校之間如何進行合理的利益分配與風險分擔,需要進行定性分析與量化分析相結合,并從中找到合理的平衡點與理論依據。定性方面可以從PPP實訓基地項目性質進行研究,比如制造業、建筑業、服務業,綜合考慮多種運營方式、運營規模進行社會資本方運營過程中的收益預測。定量則需要對一些無形的收益進行分析整理,并進行量化。以汽車維修類專業,后期可以引入4S店進行運營服務,企業可以獲得穩定的運營收益,同時可以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具體數據需要根據運營項目進行科學預測。
Shapley值法是用于研究多方合作問題的一種數學方法(ShapleyL.S.于1953年提出),主要包括一個定理和兩個定義。Shapley值法在多人合作博弈過程中,強調合作博弈成員貢獻程度與收益對等,實現利益的合理分配。從而避免了從平均主義的角度分配收益,比傳統的按照資源投入價值和資源配置效率結合的量化分配模式更加公平合理。要注意的是要求各成員在不同聯盟的合作下對未來收益有正確的預期。
根據財政部政府與社會資本方合作中心PPP項目庫進行查詢,甘肅省××市××學院(×××中專學校)一期工程PPP項目(學生宿舍樓、公共實訓基地)、海南省××市××學校化工制藥實訓樓等10幾個實訓基地建設項目,都是采用PPP模式。
在高職院校實訓基地PPP模式中,項目建成后可以選用科技孵化器模式,根據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發展實際吸引實體企業入駐。企業與高職院校合作,在符合現行法律法規條件下進行實質性的對外生產經營,生產經營的部分收入或者對外收取的租金用來歸還社會資本方前期建設出資,不足部分采用可行性缺口補助模式進行償還。在合作期滿,實訓基地完全移交給高職院校。整個合作期間,產教高度融合,師生進入企業按照企業管理模式進行實訓,從而可以極大程度上提升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水平。同時運用PPP模式融資融智,充分發揮了社會資本方的管理經營能力。社會資本方借助高校資源,在資本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必將增收節支,開拓市場資源,緊密聯系行業最新形勢,實現盈利模式。這樣的運作方式,必將把市場最先進的技術和生產方式帶到企業,帶到學校,在產教融合中盤活了高職院校資源,實現了深度產教融合。
具體在這些PPP模式中如何進行量化分析社會資本方和高職院校之間的風險收益,現以某個學校為例,進行分析計算。
某甲( 高職院校)有一塊土地,若自行從事實訓基地建設全生命周期內每年可收入 1000(量化數值單位)。若將土地外包給某乙(社會資本方 1)進行建設并用于生產運營,每年可獲收入 2000(量化數值單位)。若外包給某丙(社會資本方 2)進行建設用于生產運營,可獲收入 3000(量化數值單位),當丙與乙共同經營時,收入達4000(量化數值單位),在最高效益的實現的前提下,應如何公平合理分配各自所得。
通過用Shapley值法進行分配求解:
如果僅甲乙參與,甲得 1500,乙得2000-1500= 500。此方案的效益分配: X1=( 1500,500,0)。如果涉及丙方也參與合作,以此類推,通過Shapley值算法進行。
經過 Shapley值算法,合作效益進行了合理分配,從而在此基礎上確立 PPP模式下社會資本方資本回收的模式。當采用可行性缺口補助時候,需要計算具體的使用者付費所占的比例及數額,以及可行性缺口補助的年度付費總額。Shapley值法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結合其他模型方法進行修正調整。
在目前的項目實踐中,多方合作博弈問題比較普遍,尤其涉及投資問題,最大效益的合理分配不僅有利于實現效益最大化,同時有利于各社會資本方分工協作良性循環。Shapley值方法是一種典型的而且很方便的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在PPP模式中建設高職院校實訓基地過程中,參與方有高職院校、施工企業、財務投資人、生產經營或者服務型企業,由于涉及多方風險利益分配問題,采用Shapley值方法進行合理分配,顯得理性與科學,是值得使用的一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