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祥
(安徽省建筑工程質量第二監督檢測站,安徽 合肥 230001)
建筑項目建設對于社會、經濟以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不僅是高效評定結構性態的有效措施,也是技術可靠性提升的基礎內容。要確保建筑項目建設質量和效率,建筑結構的檢測技術的運用是非常必要的。結構檢測可以細分為靜態檢測和動態檢測兩種。
靜態檢測是比較傳統的方式,得到的數據是相對比較準確的。但是因為自身條件的限制,不能對于體量大、構件多的建筑項目進行檢測,嚴重的阻礙了工作效率的提升。
使用回彈法核心就是采用回彈儀對于混凝土表面進行彈擊,然后對于建筑回彈的能量進行檢測。結合能量變化的范圍計算出建筑自身彈性和塑形性質,同時還可以根據表面硬度來計算建筑的抗壓強度。回彈儀的優勢在操作簡單、效率高、費用低,但也會因為測試角度的不同造成結果出現誤差。這時就需要針對回彈值進行重新修正,從而導致了人力和物力的增加。
雷達法運用的寬頻帶短脈沖形式將高頻電磁波發射到地下,然后由接收天線接收從混凝土建筑中反射回地面的信號。發射和接收天線之間的距離的變化,就可以依據接受信號的變化反映出地下混凝土的質量缺陷狀況,進而形成雷達圖像。因為混凝土之間存在蜂窩、架空等狀況,導致混凝土的屬性差異不斷增加。混凝土相對完整均勻時,雷法反射波會比較弱。
沖擊回波法作為一種無損檢測的技術,核心內容是對于瞬態能量的運用。在檢測過程中,應力波在混凝土中遇到缺陷或者底面的時候,會形成往復反射并出現非常微小的位移相應的情況。針對對于響應進行頻譜的分析就可以得到頻譜圖,圖中波峰是有應力波表面和地面缺陷之間的往復反射所造成的,根據波峰值就可以計算出缺陷的深度。使用沖擊回波法,不僅可以實現無損檢測,還可以對于建筑結構的混凝土厚度進行科學測量。沖擊回波法更加適宜運用在單面結構的檢測之中,但因為混凝土結構具備復雜性、多樣性的特征,使得實際的厚度檢測方式非常復雜。
垂直反射法主要是利用大功率的高頻聲波向混凝土結構中發射脈沖信號,使用加速度檢波器對于信號進行接受。充分的發揮出垂直反射的波形特點,使用多種技術進行信號的處理,從而高效的判斷出建筑缺陷的深度。
瑞利面波法主要是運用縱波和橫波相互干涉、疊加的原理,信號會隨著介質表面產生次生波進而形成曲線形態,從而對于建筑結構內部的異常體進行反映。在連續的介質中傳播的瑞利面波形會出現光滑連續的形式,一旦在建筑介質之中出現間斷面,曲線就會出現“之”字形態。
針對紅外像法是針對建筑外墻的粘結檢測的重要手段,主要是因為紅外輻射能夠對于建筑材料的的表層進行檢測。一旦在外墻建筑施工中出現脫落、空鼓等情況,就會在熱成像圖中出現紅斑。使用紅外檢測技術可以非常直觀的得到建筑外墻的紅外熱像特征圖譜,經過專業的理論計算就可以對于外墻的施工質量進行反應。針對非接觸、遠距離、實時、快速、全場測量的優勢,但是紅外成像的儀器價格非常的昂貴。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數據圖像技術的結合運用也越來越廣泛。光測法在建筑結構測試中的運用,主要優勢是測試精度高。全程測量對于現場測試條件的要求越來越高,比如全息干涉法、散斑法等內容,這些都是通過干涉條紋圖的測量計算出相應的物理數值。散斑法是運用相干性對于建筑表面的粗糙情況進行照射,會因為空間的變化造成明暗斑點的變化,并隨著物體表面的變形不斷的運動。要結合物體變形前后的動態散斑圖進行分析,更加精準的對于建筑內部的位移和形變進行反映。云紋檢測則是通過光學云紋圖對于物體的變化和位移進行反饋,比較常見與建筑工程結構形變的分析過程中。另外,隨著可視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圖像處理技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檢測速度和分析精度上都出現了相應的提升。
激光檢測是一種新型的檢測方式,在實際的運用中凸顯出很多的優勢。激光可以對于某一部位進行多個檢測點檢測,從而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同時激光檢測沒有非常明確的目標要求,對于傳統的檢測方式完成了革新。激光檢測系統安裝更加便捷,得到的檢測結果的精度更高。通過和計算機系統的整合,可以更加輕松的獲得檢測結果。
光纖檢測的發展時間比較長,主要是通過外界因素對于光纖中信息傳播的參數變化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實現外界因素的檢測和信號傳輸。光纖檢測被廣泛的運用在航天航空領域,能夠對于復合材料中損壞情況進行高效檢測。
漏磁場檢測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檢測技術,主要是依據磁敏元件和電子儀器自身的缺陷造成的漏磁場進行分析規范。如材料的出現裂紋深度和寬度的分析處理,要確保檢測對象的磁化水平要達到飽和狀態。通過檢測裝置對于檢測對象進行大面積的掃描,從而獲得更加精準的檢測結果。
金屬磁記憶檢測方法,最大的優勢是可以預報可能出現缺陷的區域。使得最大應力和變形區域的幾種,及時的制定出防止破壞的方案。針對檢測對象自身具備的磁化性能,可以在金屬原始狀態性進行檢測。這種檢測方案更加適合野外、現場以及普查作業;檢測靈敏度高較高的磁學檢測儀器。這種檢測儀器的重量輕、體積小、便于攜帶,因此實際的檢測效率非常的高。
動態檢測方法主要是應用振動反演理論,在起振器、脈動等激勵措施下,對于建筑結構出現振動的頻率和振型進行分析,從而掌握建筑層間剛度。針對結構動力檢測的最基礎的問題就是動力結構的識別,包括了結構模態參數、結構物理參數等內容。動態檢測方式由可以細分為正弦穩態激振、環境激振檢測。
針對正弦穩態激振是為建筑結構施加簡諧振動的激勵方式,采用正弦穩態激振主要是因為激振能量更加的集中,測試的精度也更加的高。實際檢測需要專門的激振設備,可能會對于建筑的后續使用造成影響。
采用環境激振檢測,是對于建筑周圍的微小振動和空氣流動納入到檢測之中。針對激振的方式將其分為自然脈動、人工脈動、地震動、脈動風等。環境激振的優勢為設備簡便,并不需要專業的激振設備。不會對建筑結構造成影響,但是試驗周期非常的長。
綜上所述,針對房屋建筑結構無損檢測方法的分析關鍵要點的分析,可以有效的提升檢測的質量和效率。各種新型檢測方式的運用,不僅是高效評定結構性態的有效措施,也是技術可靠性提升的基礎內容。要確保建筑項目建設質量和效率,建筑結構的檢測技術的運用是非常必要的。要結合建筑施工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充分的發揮出檢測技術的優勢,為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