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劍
(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陽泉 045000)
建筑行業的發展是有著特殊規律的,在行業發展初期由于國內的廉價勞動力充足,建筑材料的價格很低,因而整個生產成本較低,所以在管理模式上也大多采用一種粗獷的管理方式。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已經不再從事這種建筑勞動了,所以這種人口紅利也在不斷的削弱,所以整個建筑行業依靠這種低價的競爭優勢來進行發展已經很難進行下去了。所以建筑行業要能夠在管理方面積極創新,技術上積極的改革。而協同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建筑工程質量和管理效益,這對于提升整個建筑行業的發展潛力都至關重要。
協同化管理這個詞最早是由一個德國人提出來的,后來不斷的經過深化和發展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新興的學科。這個學科的主題思想就是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有一個系統來組成的,在這個系統當中可以使有生命的元素,也可以是無生命的因素。他們一般都是遵循一定的發展規律,進而才可以使得整個系統都展示出一種效能。協同管理通過類比可以建立一種系統性的方案,同時在很多的行業都有應用。具體到管理層面,主要是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在建筑工程項目當中,各種信息都是有交互的。比如講在建筑工程當中的工期和質量以及成本之間的關系,而協同化管理實際上就是講這幾種分散性的信息聯系起來,然后可以編織成一個有用的信息網。這樣可以將這些單獨的碎片信息的效能提升,進而產生新的空間和時間結構。與此同時管理者依照這個新的信息網也可以只管的看到建筑工程當中各個信息要素之間的聯系,進而可以判斷得出一些缺失信息的可能情況[1]。
在整個建筑施工項目當中,有很多的分組和模塊。不同的管理者一般都是負責不同的業務,比如講安全負責人主要是負責整個安全工作,包括各項規章制度和落實情況。而施工技術人員則主要是負責施工方面的技術問題,比如現場的進度以及整個工程的質量。這些工作人員表面上看工作內容千差萬別,但是實際上他們之間又有著很多的聯系。協同管理就是希望將這些分散和獨立的業務進行集中統一管理。這是因為任何一個業務的變動都可能會影響到一些其他方面的業務發展。所以要能夠對工程當中各項的工程信息進行整合,這樣才可以提升彼此不同業務之間的聯動性。
總所周知,建筑工程項目的幾個基本特點就是建筑時間長、建設環節多以及整個體能比較大,而且建設的過程當中經常發生很多的意外情況。而協同管理實際上就是將建筑工程當中現有的人力物力等資源進行充分的整合利用。這樣一旦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皆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進行解決,進而可以保證整個工程項目的繼續進行。
質量問題是建筑施工過程當中應該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在很多的施工項目當中并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證。有很多的建筑施工完成之后甚至是施工過程當中就發現了建筑滲水、墻面開裂等問題。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整個建筑公司在業主心中的信箱,對其品牌的影響也很大。因而這就需要建筑公司在追求工程效益的同時也應該注重質量和品質的提升,但是因為行業內建筑技術的落后以及管理制度的不足,導致了建筑質量問題成為限制我們國家建筑行業發展的一個重點問題。
建筑行業在施工的過程當中難免會產生很多的粉塵污染和大氣污染以及廢物污染等,這些也是影響建筑行業發展的一些客觀因素。面對當前環境保護和資源保護的形勢,人們應該做到尊重自然和順應自然。所以建筑行業也只能走綠色環保的發展道路。但是因為傳統的建筑行業都是采用的粗狂式的管理模式,所以很多的污染問題都得不到及時的解決,資源浪費也在施工項目中很普遍。
首先,因為我們國家是一個人口大國,所以很多時候對施工的管理以及施工人員自身素質方面要求都不是特別嚴格,主要是考慮到勞動力過剩以及解決就業問題。與之相對的也是建筑行業的施工安全管理方面表現出明顯的不足。很多的施工單位因為長期都是從事粗狂的管理,所以在施工過程當中經常出現一些安全事故,人員傷亡在整個建筑行業當中也式比較多的。其次就是國家相關部門也缺少明確的管理和監督文件,導致下面的施工進行中很少有可以參考的安全標準,生搬硬套比較嚴重。這同時也導致了很多的項目單位沒有專門的保障安全生產的組織機構或者有也是流于形式。這些原因綜合起來導致了安全事故經常發生而且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慘重[2]。
盡管我們國家的建筑行業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還有很多不足,但是相比于發達國家同期的發展狀況我們已經搶先很多。BIM 技術當前在國內也應用的非常廣泛,這種技術可以真正的將建筑工程的三維圖轉變成為實際的三維模型。這樣可以將建筑施工項目的所以信息和數據都嵌入到一個信息系統當中,進而可以形成一個十分全面而且專業的模型。通過這些信息的管理可以形成一個信息網,從而可以將所有向項目當中的工作都直接的表現出來。
三維模型不只是可以進行施工模擬,同時也可以對施工圖紙和規劃當中的一些錯誤進行改進。所以施工技術人員可以通過BIM 來將施工圖紙和施工策略當中的問題和疏漏進行糾正和審批,然后對所有的預留口進行一個檢查。
BIM 技術在建筑工程當中更有著很強的應用價值,主要是在單位人員和單位人員、專業與專業之間進行溝通和協調。一般傳統的管理模式都是先出錯,后處理。這種管理模式弊端很明顯,就是管理相對于生產有滯后性,所以容易給整個項目造成重大的影響。通過使用BIM 技術可以將整個項目信息精細化和可視化,進而實現共享化。一旦發現項目當中有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皆可以通過BIM 技術來起早發現,盡快處理。
BIM 協同管理憑條當前已經支持了一些國際標準的文件,而且在使用的過程當中很少出現信息缺失的現象,所以可以為資源和信息的協同管理奠定基礎。通過BIM,相關人員可以將整個建筑工程項目當中的各組織機構、人員和物料等進行整合,將建筑工程當中的材料和施工進度以及施工成本等進行動態化和精確化的管理。同時通過BIM 平臺,可以比較精確的計算出工程項目的材料方案和設備方案。
現場施工是整個項目的核心,也是關鍵環節,主要包括技術管理和資料管理。BIM 可以對整個施工的進度和規劃以及人員和物料的控制做出規劃,進而可以減少因為管理混亂對整個施工進度和施工安全產生的影響[3]。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和發展,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工作也有著新的使命和要求。在相關制度和技術不夠用完善的情況下,使用協同化管理是一個重要的內容。但是由于這種管理技術在我們國內特別是建筑行業應用都比較少,所以具體的應用方式需要不同的單位依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只有積極的思考國內外成功的應用案例,并且一直到自己的工程當中,才可以為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