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榮勇
(重慶市全城建筑設計有限公司,重慶 400038)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的住宅建筑的評價標準均參照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指南,這種評價體系主要包含了六個方面的內容;一、建筑節地與室外環境的利用情況;二、建筑節能與能源能力情況;三、節水與水資源的使用情況;四、節材與材料的使用情況;五、室內環境質量;六、運營管理情況與綜合使用情況;在實際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注重者六項標準規范,科學做好建筑的設計規劃,以此來充分體現人居環境理念,實現綠色建筑的發展。
在基于人居環境住宅建筑規劃設計的理念中,最為重要的一條便是需要注重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也就是需要充分體現住宅建筑的實用性[1]。但實用性的體現不單單只是減少資源的消耗,而需要在設計中突顯出文化思想與意境,以此來體現建筑藝術的傳承,科學利用建筑用地,以此來體現對于文化與自然的保護。
宜居性主要體現在人們居住過程中的舒適程度,住宅建筑規劃設計主要是為人服務的一項設計工作。因此,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人們在居住時的感受,通過改善住宅環境、空間布局等方式促使人們能夠處于一個輕松、舒適的居住環境當中,同時還需要充分考慮到家具擺放等內容,以此來提高人們在居住過程中的便利性。在進行建筑規劃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植被綠化的情況,提高人們的綠色感受,必要時還可以聘請專家來進行植被設計指導。
能源消耗一直以來都是建筑設計過程中人們所關注的重點問題,節能減排也成為了住宅建筑設計中的主要內容。為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在進行住宅建設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積極引入生態建筑與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盡可能的減少能源的損耗[2]。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以保護環境為基準,降低每一個步驟中的能源消耗,做好水資源的利用工作,以此來實現人居環境與生態環境的統一。
隨著人們對于住宅建筑要求的提升,目前在住宅建筑規劃設計時也開始充分考慮人居環境的重要性。但由于我國綠色建筑規劃設計的起步較晚,且缺乏了理論的支持,在現階段基于人居環境的住宅建筑規劃設計中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注重眼前利益忽視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在目前的城市規劃理念中,主要還是以快速展現城市建筑成就實現利益的最大化為主,這也使得住宅建筑的規劃設計過度追求利益,而忽視了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部分建筑工程甚至沒有將城市生態環境的研究納入到設計當中,不但使得建筑無法滿足綠色建筑的要求,同時也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3];其次,重形象輕應用。大部分城市住宅建筑規劃設計往往都采用了大同小異的設計方式,設計風格存在著套路化的情況;而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設計人員只重視建筑的形象,而忽視了實際應用的效果。只是單純的參照樣式好看的成功設計,而沒有能夠充分了解其中的各項應用措施。這也導致居民在生活的過程中,部分應用設計與日常生活習慣不相符,沒有能夠遵循人居環境的設計理念;最后,重營銷而輕服務;服務質量也是人居環境理念中的重要一環,良好的服務能夠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與舒適性[4];而現階段大部分住宅建筑只重視營銷措施,在銷售的過程中為居民提供相應的服務措施,而在居民入住之后缺少了后續的服務內容;在設計的過程中也沒有能夠相應的便民服務建筑。
為實現優化住宅建筑規劃設計,設計人員需要針對住宅建筑內部區域結構進行資源的分配。大部分的可利用資源均為自然資源,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能夠分辨自然景觀,以此來減少其所帶來的繁重感。此外,還需要做好自然景觀的維護工作,防止由于范圍標準不合理而導致人為破壞,且在選擇住宅建筑設計時,需要選擇較為平坦的地勢,以此來確保建筑的安全性。
家居氛圍是體現人居環境、改善居民心理狀態的重要因素,其滲透到了家庭中的每一個部分。家居環境與住宅當中的設計布局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設計人員可以通過增加植被的覆蓋程度,促使住宅環境中能夠擁有一定的綠色植物,以此來提高居住環境中的空氣質量,改變整體的環境色調[5]。此外,還可以在住宅環境中加入一些娛樂性的設施,如健身器材、景觀庭院等。在進行房屋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將陽臺設計為獨立式的陽臺,以此來提高居住環境與外界的聯系,增近居民與自然的距離。
為有效提高綠色建筑設計,確保城市中的自然環境。在進行住宅建筑規劃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多加入綠色景觀,將綠色景觀融入到設計以及人們的生活當中,以此來改善空氣的質量,降低污染程度。在住宅建筑中的陽臺與走廊等部位可以考慮種植一些花卉、小型樹木等,促使人們能夠感到更加溫馨,為人居環境增添一份綠色。此外,設計人員還可以在住宅建筑中加入一些綠色的景觀設計,如池塘、涼亭等,以此來為居民的生活環境提供一個觀賞與休息的環境,豐富居民的生活體驗。
傳統的物業管理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現階段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需求,因此必須要針對物業管理模式進行改善,開展健康的新型物業管理模式,構建現代化的物業管理措施。充分利用好各方面的社會資源,切實保護好居民的利益,以居民的生活質量為管理原則,構建良好的居民與物業關系。因此,對于設計人員來說,在進行住宅建筑設計時,可以加入健康保健中心、環境管理中心、求助中心以及智能管理中心等方面的內容,設計出一個更加完善的人居住宅環境。
綜上所述,在進行住宅建筑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體現住宅建筑的人居環境理念,針對現階段住宅建筑規劃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善,提高建筑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可持續發展性,重視生態環境與居民居住過程中的實際感受,以此來提高住宅建筑的實用性,充分體現人居環境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