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英才
(菏澤市公路管理局工程一處,山東 菏澤 274000)
近年來,汽車保有量的快速提升及城鄉一體化進程的逐步深入,對城市中道橋建設的數量和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在此方面的積極投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所面臨的交通壓力,原有的城市交通網絡得到了相當大的改善,但隨著道橋使用年限的遞增,傳統道橋建設理念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主要體現在防水措施的缺失或不足等方面,路基面泄漏的情況時有發生,路面層剝離情況及混凝土堿骨料反應異常等現象也不鮮見,個別嚴重的路段甚至出現了路基松動及路面翹裂的情況,不僅影響道橋的使用壽命,也會威脅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道路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防水設施的性能在不斷減弱,一旦進入雨季雨水過多,道路受到水侵害的幾率急劇增加,嚴重影響了基面的穩固性。根據大量施工實踐經驗,防水基面出現問題總結為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眾所周知,道橋防水路基面受損的影響因素較多,若只進行表面的修補,則屬于治標不治本,是解決不了根本性問題的,而且暫時的掩蓋還可能影響更深層次問題的暴露,最終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出現嚴重的安全事故,因此,筆者認為,如果防水路基面出現毀損,必須對內外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分析出其破損的真正原因,從而對癥下藥,從根源上清除導致其毀損的因素。
可以認為,在最初的路基面設計時,忽視了防水功能的設計,歸根結底還是傳統思維在作怪,沒有充分認識到防水功能對道橋路基面的重要影響,因此,使得正式投入使用之后,路面開裂或路面滲漏等問題層出不窮,久而久之,導致道橋質量嚴重受損,即使后期投入再多的資金,也難以根治。
傳統道橋建設思維中對防水功能的忽視,必然會引發在實際施工中不會添加防水防滲材料的惡果;當然也存在由于專業知識的缺乏,使得所選擇和使用材料的防水性能達不到施工標準和要求,導致路基面防水效果不理想,引發路基裂縫,并最終使道橋的使用功能受到限制。
在道橋路基面的施工過程中過于隨意,未做到嚴格按照施工要求流程規范施工;或者相關人員專業素質不夠,缺乏必要的質量安全意識,導致了施工中的防水涂層不規范、基面不夠平整或混凝土拉毛處理不符合規范等一系列問題,從而造成了防水路基面的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
我國的道橋路面以瀝青混凝土路面為主,此類材料的最大弊端即是滲水后容易斷裂,若只是依靠瀝青混凝土來實現防水功能是不現實的,只有進行一定的技術處理,才能有效避免這一弊端,充分發揮出其優勢。因此,在現代道橋施工過程中,普遍采用在瀝青混凝土中添加防水材料,以提高材料的防水防滲性能,從而實現對路基的保護作用;實踐表明,科學的防水系統會對道路底面防水產生重要影響,而且其強大的滲透性能可以有效防止地下水的累積。所以說,合理的技術改造是完全必要的,防水排水系統建設要力求科學合理,并且要使對排水系統的檢查實現常態化和制度化,從而確保道橋路基表面的排水效果。
道橋工程屬于重要的民生基礎設施,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所以,在正式施工之前,有必要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質量安全意識的培訓,提升全員的質量安全意識,樹立質量至上,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同時,施工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的質量監督體系和獎懲機制,結合施工實際情況制定安全責任制,并將責任落實到個人,避免出現質量問題互相推諉,切實將質量意識深植頜心中,為確保道橋工程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毫無疑問,施工技術會對道橋工程質量帶來決定性影響,所以,施工企業一方面要加強對施工技術的研究和改進,同時也要勇于承認自身技術的不足,充分借鑒國外的先進施工技術和施工經驗,尤其是個別技術薄弱環節,要敢于引進,勇于引進,切實提升企業的施工技術水平和綜合管理水平。
水泥、砂石和施工機械設備是道橋施工的基本施工材料,看似材料簡單,但也關系到質量標準和施工要求,因此,萬萬不可省略對材料的檢測環節,需要檢查的內容包括生產許可證和質量合格證等,對于施工設備則要保持實時監控,及時維護保養,確保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鑿毛機是道橋工程水泥混凝土基面處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設備,特別是在水泥混凝土側立面、頂面、水平面施工和后期維修加固中,通過鑿毛處理能夠有效提升水泥混凝土表面的附著力,使新老材料的結合更加的緊密。
科學合理的路基面設計方案是道橋施工質量的前提和保證,特別是隨著汽車數量的持續遞增,道橋的改擴建施工或將成為未來一段時期的常態,如果忽視了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則勢必會對道橋的后續施工和正常使用帶來影響。
綜合上述,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汽車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剛性需求,那么,隨著汽車保有量的越來越大,道橋工程的質量必然會引進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所以,對于道橋的建設者而言,必須從根源抓起,從防水路基面施工準備和施工技術工藝抓起,選擇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做好工程施工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控制,以確保道橋路基面質量,不斷提升我國的公路建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