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虹
(徐州市公路工程總公司,江蘇 徐州 221000)
改革開放政策可以說是改變了中國命運和前途的一大歷史性的決策,自十一屆三中全會將改革開放定為基本國策到如今已經過去四十多年,這四十多年當中,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列車平穩前進,我們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在此不得不提到我國的公路建設,可以說是公路建設為我國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因此,在發展的基礎上,對于公路安全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就成為了公路交通建設工程的重點探討問題之一。要高效地發揮公路交通安全設施的重要作用,就要從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設施的施工抓起。
早在我國周朝時期,就已經有了“列村以表道”的記載,而在西方古羅馬時代的羅馬到加普亞的軍用大道上面就設有量程碑和指路碑。但是通常人們認為現代交通道路標志應該是源自于1897年的英國,在一條通往山區的道路上放置了一塊鐵板,上面用油漆寫著“到塞克利斯特-這個山丘危險”的字樣,這個牌子被認為是有記載以來最早的道路交通標志。
到了現代,每一條主路上都畫有清晰的交通標線,它們的作用是為交通道路的使用者提供信息引導,引導人們按照正確的方式使用道路。通常情況下,交通標線都是與交通信號燈和交通標志配合使用的,這樣可以在獨立發揮作用的基礎之上給交通道路的使用者更加明確的信息引導,是交通管理部門實施交通管理、保證交通道路順暢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般情況下可以將交通道路標志分為主標志和輔助標志兩大類[1]。而主標志又可以分為,警告標志,禁令標志,指示標志,指路標志,旅游區標志和道路施工安全標志六種,其作用包括傳達指示信息,禁止及警告和指路等作用。
按照護欄在公路中的位置,可以將其分為路側護欄、中央隔離帶護欄和橋梁護欄。
護欄的定位是:為防止在道路上行駛的失控車輛越出道路以外,或者發生碰撞,或者碰撞后失控闖入對向車道的中央隔離帶內的構造物。目前我國大部分中央隔離帶護欄都是采用波形梁護欄,是因為這種半鋼半柔護欄的防撞性能以及后期養護投入等等都比較符合我國的道路實際。
所謂防眩設施,是一種能夠有效地遮擋對向車輛的眩光,又不影響安全駕駛的設置,目前主要有防眩板和防眩網兩種。
輪廓標是一種利用自身攜帶的反射器展現的視現誘導來實施指示作用的裝置,分為附著式和立柱式兩種[2]。
活動護欄,顧名思義是一種可以活動的護欄,通常被放置在隔離帶開口的地方,以便于特殊需要的車輛通行或者臨時封閉臨時放行,其特點是能夠快速移動,并且可以靈活安裝。
一般情況下,設置隔離柵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行人或動物非法進入公路的禁行區域,常見于高速公路,同時這種隔離柵也可以對公路用地起到一定的保護性作用,可以避免惡意侵占公路用地的行為。
一般交通標志的施工是在公路路緣開挖基坑后澆筑混凝土,這樣交通標志才能更加牢固安全。通常,按照圖紙定好交通標志的位置之后,根據施工圖紙進行基坑開挖,在此過程中必須重視的是,基坑開挖后有效防護,防治基坑坍塌。然后盡快支模澆筑,未澆筑的基坑防護到位,防范行人、車輛誤入,澆筑前必須由工程監理驗收合格。混凝土養護期完成即可安裝標志掛板,安裝的時候應當控制標志板與地面下緣距離,按工程施工評定標準要求進行施工作業。
在進行交通標線的施工時,首先務必要根據施工設計圖對道路進行準確的測量和定位,要結合路緣石、縱向線間距、局部導流線以及出入口的標線位置等數據進行測量和計算;其次務必要確保路面清潔后再刷涂底漆,因為底漆更容易附著在干凈的路面之上,并且能保持較長的時間不易脫落,從而延長標線使用壽命;劃線的時候應當將標線涂料的溫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溫度太低可能會導致粘貼不牢固標線脫落或者玻璃微珠脫落,導致標線反光效果差的現象,而溫度過高的話標線顏色發黃、玻璃微珠沉降,導致標線的反光效果差影響使用
波形梁護欄的施工有埋設法和打入法兩種。通常情況下,土質相對較松軟的路段更適合使用打入法來安裝護欄立柱,并且打入法操作起來相對簡單,成本較低;而對于一般的山石地質的路段更適合用埋設法來安裝護欄立柱,埋設法安裝的護欄,日后的養護工作就比較輕松。但是不論采用哪種方法安裝護欄,準確的測量和定位都是安裝工作的基礎。定好了準確的位置才能進行打入護欄立柱的工作,在打入的過程當中應該注意控制好立柱的垂直角度和高度,并且在完成后進行重點查驗,如果發現不符合設計要求的安裝,必須及時改正,以保證后期護欄的固定工作能夠順利完成[4]。
綜上所述,交通工程中安全設施的施工和管理工作都是非常瑣碎復雜的工作,這是因為在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的施工和管理工作中,有很多細微的地方都是可能造成安全設施不安全的隱患。眾所周知,交通工程的安全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結果,而道路安全設施卻是眾多影響因素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已經提升到生命安全防護的層面上。因此,從事道路交通安全設施施工的各級人員,應當加強個人責任感,特別是施工管理人員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也應當做好監督管理工作,以保證交通工程安全設施施工標準化、管理規范化,這樣才能構建安全順暢的交通出行條件,才能更好地促進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