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憲春 畢宇燾
(1.通遼市應急管理局,內蒙古 通遼 028000)
(2.通遼市科爾沁區水務局,內蒙古 通遼 028000)
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業經濟發展較為迅速,全國各地區基于農業生產給予了持續重點關注。農業生產運營中,農田水利作為基礎保障,在保障農業用水,緩解季節性水資源短缺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1]。尤其是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成熟,給農業發展及我國水利工程項目建設提供了新的契機。為此,探究新時期下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對促進三農發展大有益處。
農田水利工程因其所處區域農耕及種植條件有所差異,在設計和建設水利工程項目時需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著重做好工程節水灌溉項目的全面規劃。從實際情況看,開展實施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施工項目前,多數施工技術人員僅憑以往經驗進行規劃設計,忽略了農田所處范圍的土壤、水源及地質構造等實際因素,導致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項目與實際農業需求不相匹配,在灌溉面積及農田受益范圍等方面難以全面顧及,農田水利節水灌溉項目效益表現不佳。
農田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實施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輔助農田種植戶優化改進農業種植結構,實現農田種植的高附加值。但因區域范圍內農民根深蒂固的農業種植觀念,在農作物類型上,仍主要停留于種植傳統的玉米作物及小麥等,一方面反映出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的宣傳及引導作用發揮不足,另一方面也未對農業生產及種植結構施加有效影響,農民固守傳統觀念,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施惠面較窄,無法起到助力農業種植方式更新及促進農業豐產增收的作用。
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要充分發揮其調節及涵養水源的作用,在做好初期的工程項目施工建設工作后,更為重要的是要做好工程項目的維護及管理[2]。從這一環節看,重視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建設,疏于對其加以周期性及節點性管理的現象較為普遍。受此影響,農田水利灌溉工程一經建成,未針對工程的運行維護設置責任機制及日常工作機制,會增大農田水利灌溉工程項目荒廢或廢棄的幾率。我國自建國后興建的眾多農田水利工程,在一定時期發揮重要作用后,其功能價值日漸衰退,究其原因,在于對農田水利灌溉工程項目的后期管理缺乏有效重視及維保措施。
農業生產離不開水,農業種植結構的升級換代與水利工程項目建設運行息息相關。在我國大多數農村地區都已普及水利工程及灌溉項目的背景下,要使其真正發揮應用作用,需要在水資源的優化利用上做好文章。針對水資源分布不均及匱乏較為嚴重的問題,應本著提高水資源最大利用率的目的,通過大中型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對水資源進行調節。為此,要把握如下幾點:第一,在設計農田水利工程時,以高效節水灌溉作為主要設計思路,深入實地對農業種植區的水資源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為水資源配置優化提供基礎資料。第二,水資源的調集及使用要考慮周邊區域農業發展的需求,在水資源的分配上要盡量科學合理,避免出現重此薄彼的現象。第三,秉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以建設而不破壞作為節水灌溉工程項目施工建設的標準,充分采用業界較為成熟的滴灌式灌溉技術,將水資源利用率提至最高。
區域內農業生產的發展程度與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的多寡存在必然關系。因此,普及推廣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示范項目,既能提高當地農業經濟,又能以點帶面地改變農民群眾固有的農業種植及灌溉習慣,為現代農業發展奠定基礎。這一環節,著重做好如下幾方面:首先,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施工建設要與當地農業生產狀況及水資源情況充分結合起來,在摸清區域農業水資源可利用范圍及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科學設計節水灌溉工程示范項目的區位。其次,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示范項目應合理選址。主要堅持遵守幾條原則:①以農業生產水資源較為短缺區域作為主示范區;②以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有效覆蓋面劃分示范區的面積;③以農業生產結構類型多樣且豐產率較高的農業種植區為標本試驗田。第三,通過設置農田水利節水灌溉示范項目,讓農民群眾切實感受工程利益,改變其對節水灌溉工程的傳統認知觀念,為后續管理做好鋪墊。
高效節水灌溉要圍繞農田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及灌溉技術的先進性加以考慮,緊隨現代化農業生產種植的技術,適時改進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形式[3]。一是要引入國內外較為科學的滴灌及澆灌技術,依附傳統農業灌溉技術,提高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比重。二是借助農業發展中的新技術及新設備,圍繞農業生產智能化作業及技術,布局高效節水灌溉項目。三是在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中引入機械作業、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及生物學技術,通過多種技術樣式的組合,使農田內部作物能夠實現水資源變化的實時監督。四是針對區域范圍的農田,集中節水灌溉技術工程項目的優勢,篩選重點農田,保障灌溉效率,發揮節水灌溉工程的最大效用。
除了對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做好施工建設外,還要以高效節水為出發點,提高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節水等級。為此,強化工程項目的管理是必然途徑。農田區域范圍內應借助外引水及內部蓄水,控制水資源出流及蒸發的程度,設置分區管理責任制[4]。在此基礎上要對水資源的開采范圍及汲取強度進行嚴格管理,如農田所處區域處于河流中下游或平原時,考慮到地下水水位,優先選擇井灌及井補渠作為節水灌溉工程管理對象。作為區域范圍內的農業生產管理部門,一是通過出臺政策的方式,扶持當地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建設,二是著眼工程管理,做好資金設施等方面的配套服務。而以鄉鎮為單位的農田種植區,要圍繞節水灌溉工程建立健全相關的制度條例,對節水灌溉工程的施工方、責任方、受益方等進行清晰界定,以此確保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能夠得到最為有效的管理。
農田水利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在我國高度重視三農問題的背景下,要實現現代農業發展目標,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工程是必經之路。針對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及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應在重視節水灌溉工程項目重要性的基礎上,圍繞農田水利示范工程,改變農民群眾的農業種植理念,普及推廣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形式,把握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及管理之間的關系,從而使我國農業生產與水資源綜合利用管理緊密結合,提高我國農業產業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