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世
小上峪石灰石礦精益采礦模式的探索
王敬世
(山東魯碧建材有限公司,山東 萊蕪市 271107)
小上峪石灰石礦產品涉及高鎂石灰石、低鎂石灰石、建筑骨料、高鎂石灰石粉等。根據礦山資源條件及目前存在的問題,小上峪礦通過實施精益采礦課題,提高了生產效率、提升了采場管理水平,探索出了“科學管礦、生態采礦”的有效方案,在綠色礦山建設中起到了推動性作用。
精益采礦;露天開采;質量管控;綠色礦山
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環境的治理及礦山企業規范化開采的要求,小型礦山和不規范開采礦山相繼關停,礦山企業投入到環境治理及科學采礦中的成本不斷上升,“如何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生態二次污染,科學采礦”是目前礦山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礦山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積極推進精益管理模式,不斷提高自身精益管理水平,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生產資源的浪費和管理運行的控制成本,提高作業效率,增加資源利用率,使開采更具科學化、規范化,也對公司全體員工掌握精益采礦知識,合理利用資源,杜絕浪費,提升危機意識和精益管理能力,促進綠色礦山,精益開采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小上峪石灰石礦位于萊蕪市鋼城區黃莊鎮,距公司熟料生產線約8 km,采用汽車運輸方式,生產能力為120萬t/a。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達1345.13萬t,設計剝采比0.28%。礦石根據質量情況分為:低鎂石灰石、高鎂石灰石、建筑骨料用石灰石。生產工藝為單斗-卡車間斷工藝。
(1)現有排土場設計儲量有限,按當前采礦剝采比計算,難以滿足當前使用條件,并且存在潰壩風險;重新建設排土場成本費用高、安全相關措施制度需升級改造,這些都不符合當前國家綠色礦山建設的要求。
(2)前幾年由于受市場形勢的影響,采場部分臺段存在無序開采,“采優棄貧”導致排廢剝離欠賬嚴重,造成目前整個采場生產被動,各水平臺段壓礦嚴重,影響采場長遠規劃。
(3)礦山總體質量偏差,礦體結構多變,伴生夾層礦石較多,不利于礦山可持續性開采和資源綜合利用。
小上峪石灰石礦始終把教育和引導職工“樹立精益管理理念、人人參與、人人受益”作為切入點,明確目標、步驟清晰、循序漸進地去指導。通過工前5 min、員工大會、學習日等形式,堅持把精益管理的理念、要求、目的,有效地傳達給每一位職工,讓其在思想上和行動上牢固樹立精益思想,積極的激發和鼓勵員工參與到精益課題中來。不斷加強員工的主動性,贏得員工對精益采礦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小上峪礦優質低鎂石灰石儲量較少,上部巖多,下部礦多,礦體巖石結構多變,按自上而下臺階式開采,剝采比較大,不利于礦山整體規劃開采,造成資源浪費。結合礦山地質構造情況,成立精益采礦技術團隊,以采礦技術人員牽頭,協調溝通外委施工方,重新對采礦生產環節進行梳理。對礦山整體礦石分布進行劃分,制定詳細的生產計劃,加強穿孔、爆破、鏟裝、運輸、破碎各環節間的漏洞管理,做好各種礦石的配比工作。這樣能有效地提高各種礦石的利用率,減少貧富礦之間的資源 浪費。
制度建設是精益采礦模式建立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小上峪礦生產有序運行的保證。公司近幾年來建立了《精益管理考核辦法》《精益改善提案考核細則》《質量管理制度》等一套適合公司自身發展精益管理的規章制度,更將有無精益管理項目作為公司“評先樹優”的唯一標準。這些制度和硬性要求在精益采礦模式探索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提高了精益管理工作的建設,也提升了工段、班組團隊的管理水平。推進了工段班組管理工作不斷向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前進。明確了各項管理職責,完善了考核制度,將制度層層落實到人、責任到人、獎罰到人。
小上峪礦在實際生產現場管理中積極推行精益管理,對改善現場生產環境,保障安全文明生產,提高職工整體素質做了相關要求。首先從細節入手,嚴格落實公司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崗位操作規程、崗位安全責任制,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重獎罰,提高安全生產標準化整體水平。其次加強分管領導的帶班制度,杜絕違章指揮作業。安全防護設施、操作設備管理到位,落實好點檢制度,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崗位各項制度完整,崗位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等規程齊全,員工按照標準化作業。現場工作使用材料、備品備件擺放整齊,安全警示標志齊全有效。每班做好危險源辨識工作,確保工作環境的安全順行,形成以人為本,安全、環保為主的現場標準,創造安全舒適衛生的工作環境。
小上峪礦以成本管控為工作管理重點,嚴格落實公司的各項規定,提倡“一元錢”理念,繼續走系統降低成本的路子。
(1)持續加強對破碎系統設備的巡檢力度,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執行白天生產過程中加強點檢,中班維護保養的制度,持續深化三級點檢和設備日運行評價等制度,提升定修質量,使破碎系統設備處于完好狀態。為提高入破效率,降低破碎電耗打下良好的基礎,降低設備損壞換件帶來的 費用。
(2)加大對生產的動態管理,保證生產過程順暢,工序銜接有序。
(3)加大內部管理的力度,堵塞各種管理漏洞,嚴格材料和備件領用管理,控制各類消耗。
(4)廣泛開展修舊利廢工作,凡能經過低投入修復利用的備件必須進行修復。
(1)提高穿孔效率和降低穿爆成本。根據現場礦石生產區域情況,合理組織生產,適當調整改進孔網參數,提升穿孔作業效率。
(2)優化道路運輸系統,做好道路維護工作,提高資源利用率。小上峪石灰石礦采用單斗-卡車工藝系統,汽車運輸的油耗、輪胎磨損、車輛維修成本高導致生產成本較高。通過精益化管理,合理優化運輸系統,不斷做好道路養護工作,不但提高了作業效率和資源利用率,還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
2018年,小上峪礦通過生產調整優化產線結構,合理安排倒料車輛,降低車輛等待時間等多種措施和方法,固定破碎線的車輛型號及入破等待時間,每條產線根據生產不同礦石進行有效溝通,提高了各破碎系統產線的工作效率,保證了臺時生產,完成了定額生產任務。
在當前水泥建材行業產能過剩之際,質量就是效益,質量是石灰石原材料供應的重中之重的工作。小上峪礦積極運用精益管理理念狠抓出廠石灰石質量,成立了精益采礦團隊,制定了質量管理方案,形成了采場、破碎、出廠、下游工序用料的快速協調機制,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保證出廠石灰石質量閉環管理體系和機制。
小上峪礦在不斷加強精益管理工作開展的同時,針對采場生產環節,做綠色開采,保護生態環境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1)穿孔環節采用自動收塵設備,防止穿孔過程中出現揚塵。
(2)鏟裝環節對爆堆進行噴水,防止鏟裝過程中出現揚塵。
(3)道路運輸不間斷灑水,防止車輛運輸過程中出現揚塵現象。
(4)加大采場到界區域的綠化工作,做好邊坡治理植被復原工作。
小上峪石灰石礦精益采礦模式的探索,改變了員工定向思維的模式,提高了職工的成本意識和創新意識。生產材料使用明顯降低,設備管理水平有序提升,資源綜合利用率明顯提高,采場生產規劃更加科學,綠色礦山建設初見成效,經濟效益顯著增加,實現了精益采礦模式的預期效果。
[1] 賴運美.論述凡口鉛鋅礦安全管理新思路[J].采礦技術,2018,18(04): 61-62.
[2] 吳維虎,吳練榮,劉華武,馮興隆,沈啟武,曹 宇.普朗銅礦自然崩落采礦法生產礦量管理研究[J].礦業研究與開發,2018,38(05):46-49.
[3] 陳 平.金屬礦無軌出礦設備使用及維護管理[J].世界有色金屬, 2017(21):44-45.
[4] 劉永旭.MineSight軟件在礦山三級礦量動態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礦業,2017,26(12):166-170.
[5] 孫 鈺.神山露天煤礦精益化管理[J].露天采礦技術,2016,31(03): 91-93+96.
[6] 彭常成.澳大利亞某鉛鋅礦的采礦管理[J].采礦技術,2014,14(02): 93-95.
(2019-01-19)
王敬世(1985—),男,山東鄒城人,工程師,主要從事露天礦采礦研究工作,Email:wangjs23@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