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馬小青 ●魏輝 柳玉鵬
這是到別人地盤上砸場子的節奏嗎?上周末率領歷來規模最大代表團到德國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慕安會)的美國副總統彭斯,一點兒沒給東道主留情面,在發言中對歐洲噼里啪啦一通數落,從對待伊朗的政策,到委內瑞拉問題,到對俄問題,再到軍費開支等等。作為歐洲領軍者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則把以往對美國的克制丟到一邊,罕見地“點對點”逐條全面反擊美方的批評,宣泄著歐洲在“美國優先”下積攢已久的怨氣。慕安會歷來是美歐盟友協調分歧的平臺,這次則成雙方把分歧全面展示出來的“窗口”。《華盛頓郵報》稱,默克爾的回應凸顯現在美國與傳統盟友的分歧多么嚴重,歐洲人又是多么不屑于掩飾自己的蔑視。一如外界預期,在這場聚焦安全的會議上彭斯還提到中國,宣稱華為等中國電信公司對美國安全伙伴“構成威脅”。從此前國務卿蓬佩奧訪問中東歐三國,到彭斯出席慕安會,美國兩大高官在歐洲撒了一路“反華為”的謠言和挑撥,這氣量真是沒誰了。
德美針鋒相對
“彭斯對歐洲的批評變本加厲”,美聯社這樣評論彭斯16日在慕安會上的演講。談到伊朗問題時,他批評法德英等歐洲國家不顧美國制裁,允許歐洲企業繼續在伊朗開展業務,要求歐洲國家像美國那樣退出與伊朗簽署的核協議。彭斯稱,“現在是我們的歐洲伙伴停止破壞對伊朗制裁的時候了”。在委內瑞拉問題上,彭斯呼吁歐盟28個成員國承認反對派領導人瓜伊多為“唯一合法總統”。
在北約軍費開支問題上,彭斯贊揚一些國家提高了支出,但他告誡其他一些國家軍費支出仍未達到占GDP2%的目標。彭斯重申,美國強烈反對連接俄羅斯和德國的天然氣管道“北溪-2號”工程,美國總統特朗普曾指責正在建設的該管道項目使德國成為俄羅斯的“俘虜”。演講中,彭斯還批評北約盟國計劃向對手購買武器,“如果我們的盟友日益依賴東方,我們就無法確保西方的防務”。分析人士認為,這是指土耳其擬與俄羅斯進行的武器交易。
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講話被媒體認為與彭斯充滿“針鋒相對”的意味。默克爾指責美國從敘利亞迅速撤軍的計劃強化了伊朗和俄羅斯的地位。她質問道:“對美國人來說,突然迅速從敘利亞撤軍是個好主意嗎?還是會再次加強伊朗和俄羅斯施加影響的能力?”在“北溪-2號”問題上,默克爾辯護稱,“沒有人反對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但是將俄羅斯排除在外是錯誤的戰略信號”。
《慕尼黑水星報》17日稱,歐洲與華盛頓之間的糾紛清單很長:從伊朗核協議到國防開支政策、氣候變化巴黎協定、貿易問題等等。默克爾在講話中嚴厲批評美國計劃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對歐洲汽車征收懲罰性關稅。她說,許多德國企業已經在美國建立工廠,“如果這些在南卡羅來納州制造的汽車突然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那真是嚇人”。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商務部按計劃將在2月17日前發布一份有關汽車進口和國家安全的全面報告,報告可能建議對歐洲汽車征收關稅,白宮將有90天時間作出回應。路透社稱,德國研究機構近日公布的研究顯示,若美國對進口汽車征收25%的關稅,長期來看可能會使德國對美汽車出口減少50%,并嚴重影響對其他國家的出口。
《華盛頓郵報》稱,一向對激怒特朗普持謹慎態度的默克爾帶頭指責特朗普政府將盟友視為對手的傾向,并“點對點”地發出尖銳批評。默克爾的講話似乎提供了急需的宣泄,歐洲大部分國家對美國的對抗行為的積怨已經醞釀了兩年。默克爾還在講話中哀嘆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已經支離破碎”。
“新裂痕形成,舊裂痕加深”
由于“美國優先”的單邊政策本就在歐洲飽受質疑,再加上是“客場作戰”,所以在輿論看來,彭斯在與默克爾的這場較量中完全沒占到便宜。美聯社稱,默克爾16日積極捍衛以多邊方式處理全球事務,支持歐洲維護與伊朗達成的核協議,她的講話贏得長時間掌聲。
相比之下,彭斯16日的演講并沒有引起什么共鳴。而彭斯在此前一天講話時,還出現尷尬的一幕。彭博社稱,彭斯15日晚發表講話時表示他帶來了“美國第45任總統特朗普的問候”,但這一表態沒有贏得掌聲,而是長時間的沉默。《華盛頓郵報》稱,一些歐洲官員對彭斯的演講不屑一顧,表示歐洲無意放棄伊朗核協議,并認為他咄咄逼人的調門只會激起更多反對聲音。法新社稱,法國外長勒德里昂質問美方,既然公開宣稱伊朗是敵國,為什么還要在敘利亞制造一個可能有利于伊朗的權力真空?一名法國政府消息人士批評美國的做法是“我們離開,你們留下”。
其實在慕安會之前,歐洲大國已經向美國亮明態度。上周,波蘭和美國共同主辦中東安全會議,邀請了60多個國家參與。值得注意的是,法國和德國等歐洲主要盟友只派出中層官員。歐洲人還在會前勸阻美國不要只關注伊朗問題,他們告訴美國官員,召開一次傳播歐美分歧的會議“不是非常明智的主意”。
“默克爾的演講和回應凸顯特朗普時期美國與傳統盟友的分歧多么嚴重。”《華盛頓郵報》稱,慕安會歷來是美國及其盟國解決與世界其他國家分歧的契機,但現在焦點已轉向西方內部的分裂。“我們需要習慣這一點,不會再像過去那樣的好時光,每個人都來演講,所有人都鼓掌,然后回家”,拉脫維亞外長林克維奇斯說,“事情越來越瘋狂了,我不知道明年的慕安會將帶來什么”。俄外長拉夫羅夫在會上表示,跨大西洋關系正在越來越緊張,“新裂痕形成,舊裂痕加深”。
中方反對《中導條約》多邊化
繼此前在波蘭鼓動抵制華為后,彭斯又把這一挑撥帶到慕安會。據報道,彭斯在講話中稱,“美國一直十分明確地向我們的安全伙伴表明華為和其他中國電信公司所構成的威脅”。他渲染“中國法律要求這些公司向安全機構提供任何數據”,美國盟友“必須保護關鍵的電信基礎設施”。
“中國沒有任何法律要求企業安裝‘后門”,新加坡《聯合早報》17日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16日在慕安會發表主旨演講后回答現場提問表示,中國政府一貫要求中國企業遵守國際規則和運營所在國法律法規。華為公司長期以來為包括歐洲在內有關國家的通信技術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在此過程中嚴格遵守國際規則和所在國法律法規。中國沒有任何法律要求企業安裝“后門”或收集外國情報。希望個別國家對自身技術稍微顯示點自信,對其他國家愿意同中方企業發展合作表示些尊重。
談到美俄退出《中導條約》時,默克爾在慕安會上呼吁中國加入軍備控制談判,稱“如果這樣的談判不只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進行,也有中國,我們當然會感到高興”。
楊潔篪強調,中國堅定主張維護全球戰略穩定。美國單方面宣布退出《中導條約》,造成嚴重后果,國際社會廣泛關切。中方希望美俄能夠回到《中導條約》。我們反對《中導條約》多邊化。
法新社稱,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的新報告稱,如果中國加入《中導條約》,中國多達95%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將不符合規定。因此,很難想象中國會加入《中導條約》這樣的機制。中國軍事科學院中美防務關系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姚云竹表示,部分原因是,《中導條約》只關注陸基導彈,覆蓋中國大部分導彈。中國沒有美國和俄羅斯那樣的空中和海上打擊能力,所以在能力上有很大的不平衡。▲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馬小青 ●魏輝 柳玉鵬
這是到別人地盤上砸場子的節奏嗎?上周末率領歷來規模最大代表團到德國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慕安會)的美國副總統彭斯,一點兒沒給東道主留情面,在發言中對歐洲噼里啪啦一通數落,從對待伊朗的政策,到委內瑞拉問題,到對俄問題,再到軍費開支等等。作為歐洲領軍者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則把以往對美國的克制丟到一邊,罕見地“點對點”逐條全面反擊美方的批評,宣泄著歐洲在“美國優先”下積攢已久的怨氣。慕安會歷來是美歐盟友協調分歧的平臺,這次則成雙方把分歧全面展示出來的“窗口”。《華盛頓郵報》稱,默克爾的回應凸顯現在美國與傳統盟友的分歧多么嚴重,歐洲人又是多么不屑于掩飾自己的蔑視。一如外界預期,在這場聚焦安全的會議上彭斯還提到中國,宣稱華為等中國電信公司對美國安全伙伴“構成威脅”。從此前國務卿蓬佩奧訪問中東歐三國,到彭斯出席慕安會,美國兩大高官在歐洲撒了一路“反華為”的謠言和挑撥,這氣量真是沒誰了。
德美針鋒相對
“彭斯對歐洲的批評變本加厲”,美聯社這樣評論彭斯16日在慕安會上的演講。談到伊朗問題時,他批評法德英等歐洲國家不顧美國制裁,允許歐洲企業繼續在伊朗開展業務,要求歐洲國家像美國那樣退出與伊朗簽署的核協議。彭斯稱,“現在是我們的歐洲伙伴停止破壞對伊朗制裁的時候了”。在委內瑞拉問題上,彭斯呼吁歐盟28個成員國承認反對派領導人瓜伊多為“唯一合法總統”。
在北約軍費開支問題上,彭斯贊揚一些國家提高了支出,但他告誡其他一些國家軍費支出仍未達到占GDP2%的目標。彭斯重申,美國強烈反對連接俄羅斯和德國的天然氣管道“北溪-2號”工程,美國總統特朗普曾指責正在建設的該管道項目使德國成為俄羅斯的“俘虜”。演講中,彭斯還批評北約盟國計劃向對手購買武器,“如果我們的盟友日益依賴東方,我們就無法確保西方的防務”。分析人士認為,這是指土耳其擬與俄羅斯進行的武器交易。
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講話被媒體認為與彭斯充滿“針鋒相對”的意味。默克爾指責美國從敘利亞迅速撤軍的計劃強化了伊朗和俄羅斯的地位。她質問道:“對美國人來說,突然迅速從敘利亞撤軍是個好主意嗎?還是會再次加強伊朗和俄羅斯施加影響的能力?”在“北溪-2號”問題上,默克爾辯護稱,“沒有人反對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但是將俄羅斯排除在外是錯誤的戰略信號”。
《慕尼黑水星報》17日稱,歐洲與華盛頓之間的糾紛清單很長:從伊朗核協議到國防開支政策、氣候變化巴黎協定、貿易問題等等。默克爾在講話中嚴厲批評美國計劃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對歐洲汽車征收懲罰性關稅。她說,許多德國企業已經在美國建立工廠,“如果這些在南卡羅來納州制造的汽車突然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那真是嚇人”。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商務部按計劃將在2月17日前發布一份有關汽車進口和國家安全的全面報告,報告可能建議對歐洲汽車征收關稅,白宮將有90天時間作出回應。路透社稱,德國研究機構近日公布的研究顯示,若美國對進口汽車征收25%的關稅,長期來看可能會使德國對美汽車出口減少50%,并嚴重影響對其他國家的出口。
《華盛頓郵報》稱,一向對激怒特朗普持謹慎態度的默克爾帶頭指責特朗普政府將盟友視為對手的傾向,并“點對點”地發出尖銳批評。默克爾的講話似乎提供了急需的宣泄,歐洲大部分國家對美國的對抗行為的積怨已經醞釀了兩年。默克爾還在講話中哀嘆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已經支離破碎”。
“新裂痕形成,舊裂痕加深”
由于“美國優先”的單邊政策本就在歐洲飽受質疑,再加上是“客場作戰”,所以在輿論看來,彭斯在與默克爾的這場較量中完全沒占到便宜。美聯社稱,默克爾16日積極捍衛以多邊方式處理全球事務,支持歐洲維護與伊朗達成的核協議,她的講話贏得長時間掌聲。
相比之下,彭斯16日的演講并沒有引起什么共鳴。而彭斯在此前一天講話時,還出現尷尬的一幕。彭博社稱,彭斯15日晚發表講話時表示他帶來了“美國第45任總統特朗普的問候”,但這一表態沒有贏得掌聲,而是長時間的沉默。《華盛頓郵報》稱,一些歐洲官員對彭斯的演講不屑一顧,表示歐洲無意放棄伊朗核協議,并認為他咄咄逼人的調門只會激起更多反對聲音。法新社稱,法國外長勒德里昂質問美方,既然公開宣稱伊朗是敵國,為什么還要在敘利亞制造一個可能有利于伊朗的權力真空?一名法國政府消息人士批評美國的做法是“我們離開,你們留下”。
其實在慕安會之前,歐洲大國已經向美國亮明態度。上周,波蘭和美國共同主辦中東安全會議,邀請了60多個國家參與。值得注意的是,法國和德國等歐洲主要盟友只派出中層官員。歐洲人還在會前勸阻美國不要只關注伊朗問題,他們告訴美國官員,召開一次傳播歐美分歧的會議“不是非常明智的主意”。
“默克爾的演講和回應凸顯特朗普時期美國與傳統盟友的分歧多么嚴重。”《華盛頓郵報》稱,慕安會歷來是美國及其盟國解決與世界其他國家分歧的契機,但現在焦點已轉向西方內部的分裂。“我們需要習慣這一點,不會再像過去那樣的好時光,每個人都來演講,所有人都鼓掌,然后回家”,拉脫維亞外長林克維奇斯說,“事情越來越瘋狂了,我不知道明年的慕安會將帶來什么”。俄外長拉夫羅夫在會上表示,跨大西洋關系正在越來越緊張,“新裂痕形成,舊裂痕加深”。
中方反對《中導條約》多邊化
繼此前在波蘭鼓動抵制華為后,彭斯又把這一挑撥帶到慕安會。據報道,彭斯在講話中稱,“美國一直十分明確地向我們的安全伙伴表明華為和其他中國電信公司所構成的威脅”。他渲染“中國法律要求這些公司向安全機構提供任何數據”,美國盟友“必須保護關鍵的電信基礎設施”。
“中國沒有任何法律要求企業安裝‘后門”,新加坡《聯合早報》17日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16日在慕安會發表主旨演講后回答現場提問表示,中國政府一貫要求中國企業遵守國際規則和運營所在國法律法規。華為公司長期以來為包括歐洲在內有關國家的通信技術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在此過程中嚴格遵守國際規則和所在國法律法規。中國沒有任何法律要求企業安裝“后門”或收集外國情報。希望個別國家對自身技術稍微顯示點自信,對其他國家愿意同中方企業發展合作表示些尊重。
談到美俄退出《中導條約》時,默克爾在慕安會上呼吁中國加入軍備控制談判,稱“如果這樣的談判不只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進行,也有中國,我們當然會感到高興”。
楊潔篪強調,中國堅定主張維護全球戰略穩定。美國單方面宣布退出《中導條約》,造成嚴重后果,國際社會廣泛關切。中方希望美俄能夠回到《中導條約》。我們反對《中導條約》多邊化。
法新社稱,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的新報告稱,如果中國加入《中導條約》,中國多達95%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將不符合規定。因此,很難想象中國會加入《中導條約》這樣的機制。中國軍事科學院中美防務關系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姚云竹表示,部分原因是,《中導條約》只關注陸基導彈,覆蓋中國大部分導彈。中國沒有美國和俄羅斯那樣的空中和海上打擊能力,所以在能力上有很大的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