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鐘
2018年9月20日,在上海地鐵金沙江路站,一位女乘客因為不愿接受安檢被拒絕入站。在與民警和安檢員交涉過程中,她突然倒地說“身體不行”,并“虛弱”地喊道:“幫我打120……快點……”民警呼叫120并將其帶至車站休息室以后,她自稱有低血糖史,身體已恢復正常,無需120救治。
在北京慕田峪長城景區,還有個“長城飛檐男”橫空出世。一名男性游客好好的步道不走,偏要攀爬長城烽火臺以及垛口,引發游客圍觀。
聯系到接連出現的高鐵霸座男女,不得不讓人感慨“史詩級表演”真是太多。戲精們你方唱罷我登場,令人目不暇接。
一哭二鬧三上吊,這些低俗言情小說的套路,可能是因為群眾基礎實在太好,被違規者充分用于實踐。人們“夸贊”這些人表演能力好,并不是說他們的演技有多高,而是服了他們在公共生活中居然真唱起了戲。到橫店當群眾演員,或許他們并不夠格,但在公共場合裝聾作啞、捶胸頓足、哭天喊地,未嘗不是一種表演,只是這表演越真,公眾的反感就越強烈。
其實,就算戲精們猖狂,法律和規則也不能拿他們沒辦法。就像有網友說的,她不是需要120嗎?那就呼叫120帶她去醫院,要知道這出診費用還得她自己掏腰包。話說白了,戲精們也沒什么真本事,就是學會了耗,就是以為管理部門不會動真格,那么管理者不如認真地跟他們耗下去。他們不是愿意表演嗎?就把他們帶出去慢慢演。不要擔心消耗公共成本,對個別戲精充分威懾,才能阻止千萬個戲精群起效仿。
更應當警惕的是,某些耍無賴的戲精,還真從他們的表演中嘗到了甜頭。隨著政府法治意識的加強,社會輿論監督力度的加大,對管理者依法依規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某些戲精就瞅準了這一點,公然向管理者“碰瓷兒”。碰都沒有碰他一下,他說他傷了、病了,某些管理者因此產生退縮情緒,不得不息事寧人。其實,公共管理部門的擔當,既體現在對人民負責、維護公眾合法權益,也體現在對違規者絕不讓步。
一些戲精膽敢公然挑戰公序良俗,利用了公共管理求快、力求簡便處理的習慣。對于一些輕微的違規情節,有的是公民的無心之過,有的是肇事者主觀上沒有太大的惡意,采取簡便處理的方式,也是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的表現之一。不過,那是對于犯錯以后表現誠懇、積極承擔責任的人。處置戲精,他演戲像三分,執法就要拿出十分力,該出手的時候,國家暴力機關就該露出牙齒。
近年來,隨著中國游客到境外旅行人數的增長,很多人在卷入意外糾紛時,見識了外國執法部門的工作方法。在法治成熟、社會文明度高的地方,執法部門習慣于為了“小事”動真格。這并不說要為了輕微情節而無限度“上刑”,而是不能讓戲精輕松過關。讓違規者付出精力、時間、面子的代價,使他們占不到絲毫便宜,才能讓廣大守法公民感受到公平,從而維護規則的威信。
(選自中青在線)
小編有話說
長城飛檐男、地鐵倒地女……這些戲精們的拙劣表演雖然違法情節還不太嚴重,但他們公然挑戰公序良俗的行為,沖擊了社會道德風氣,也會給他人帶來不便,侵害他人的權利。對于這些戲精,要果斷處理,讓違規者付出代價,這樣才能維護社會規則,維護公眾的合法權益。
適用話題
規則意識;社會公德;社會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