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景
【內容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滲透,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多種教學手段從而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而在新型教學模式中,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進行完美融合是一項比較有效的教學手段,它可以提高小學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進而達到提高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從而提高小學生數學綜合素養。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 數學 信息技術
前言
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其特定的形式,因而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進行教學活動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這一階段正處于形象思維能力逐漸減少而邏輯思維能力逐漸增高的狀態之下,但仍舊以形象思維為主,而這個時候將信息技術引進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活動中,對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大有裨益。
一、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與抽象性都很強的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對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而這一階段的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思維方式仍舊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這與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具有一定的沖突性,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實踐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先進優勢,提升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但這一切的前提是首先要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而運用信息技術這一集音形影于一身的現代化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
以小學數學《多邊形的面積》為例,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身這類數學問題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學生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平行四邊形的圖形展示出來,也可以將平行四邊形的底用特殊的顏色標記出來,同時將平行四邊形的高也用特殊的顏色標記出來,從而將抽象的問題有機的變成了形象化的問題,這樣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是底乘高,使學生直觀清楚的看到平行四邊形面積的由來,進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二、激發學生思維潛能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實踐中,其中有一個教學難點就是學生對概念的認知。例如分數的意義、梯形的面積,圓錐體的面積等,這些知識點如果僅依靠教師的理論講解,會使學生在理解方面產生難度,但多媒體的出現就可以及時的解決這一難題。多媒體信息技術具有集音形影與一體的優勢,可以同時將文字、圖形等以動畫和聲音的模式表現出來,使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化形象化,可以使學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這樣會使學生的思維潛能在良好寬松的學習氣氛中被激發出來。
以小學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一個長方體的游泳池,已知條件是該游泳池的長度為100米,而長度是寬度的兩倍,深度為3米,那么求這個長方體游泳池的面積。教師利用多媒體將游泳池展示出來,這種直觀形象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可以根據游泳池的形狀看到長方體的樣子,在教師的引導之下,進而可以根據長方體的具體樣子展開對長方體面積的計算,長×寬×高,也就是說將三個可以看到的邊進行相乘,就可以得到該長方體游泳池的面積。利用這種多媒體的展示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潛能。
三、將抽象化的數學概念形象化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抽象化的數學概念形象化,這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將比較抽象化的數學概念利用信息技術展示給學生,這樣可以使抽象化的數學問題變得形象化,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概念,對提升學生數學能力大有裨益。
以小學數學《位置與方向》(二)為例,這類的問題具有抽象化的特點,教師僅憑對課本上理論知識的講述很難使學生對位置以及方向有具體認知,但利用多媒體對該知識點進行講解,就會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出示一張可以表明方向的圖片,比如圖片中有兩個小朋友,圖片的正中間畫有一輪紅日,而小朋友的臉是面對著太陽的,圖片下面有花草樹木作為裝點,圖片下面標注一行注解,早晨起床人們面向的是太陽,在這種情況之下,前面是東,而相對應的后面就是西,左側則是北,而右側相對應的就是南。利用簡簡單單的一張圖就科學的解釋了對小朋友比較抽象的位置與方向概念。
四、使學生清晰了解到數學知識的發生原理
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時,對數學知識思維過程的認知可以使學生清晰的明白數學概念、公式等產生的來龍去脈,使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恰好可以將數學知識包括數學教學中運用的數學概念、定律、公式的推導過程再現與課堂之上,從而為學生揭開數學疑惑。
以小學數學《圓柱與圓錐》為例 ,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圓柱體以及圓錐體。其中將圓柱體展開,就可以得到一個長方形或者正方形,而至于之所以會得到一個長方形或者正方形是跟圓柱體的高矮有關系的,圓柱體高且上下底面積小則一定會得到一個長方形,如果圓柱體相對矮一些則得到正方形的可能性就會大一些。而將一個圓錐體展開,就會相應的得到一個扇形。利用這種直觀的展示可以使學生清晰的看到圓柱體與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關系,同時也可以使學生清晰的看到圓錐體與扇形的關系。這可以使學生清晰了解到數學知識的發生原理,進而為學生揭開數學神秘的面紗。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實踐中,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內容完美融合,可以使小學生更直觀的面對數學問題,從而達到對數學知識有一個全方位的認知,提升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與抽象思維能力,進而為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打下良好基礎,同時也推動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實現學生更為長遠的發展。
【本文為蘭州市2019年度教師“個人課題”《信息技術在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中有效融合的研究》(課題批準號LZ〔2019〕GR1940)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南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