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主要以安徽省高校財經類專業大三、大四本科生,就業指導教師,用人單位為調查對象,采用問卷和半結構化訪談相結合的方法,對高校專業用途英語課程的開設、學習動機、學習情況及其在就業中的使用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旨在了解財經類學生對專業用途英語的掌握能力和就業使用分布,以專業用途英語為突破口,讓財經類專業學生更加切實地迎合目前的就業市場和社會需求,提升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財經類專業;專業用途英語;就業競爭力
基金項目:銅陵學院2018年度大學生科研基金項目“ESP (特殊用途英語)對構建財經類學生競爭力結構的研究”最終成果(項目編號:2018tlxydxs008)。
1 前言
從2008年之后,由于國家4萬億投資的拉動,全國各大銀行和金融機構都進入了一個躺著賺錢的高峰期。2010年以來財經類院校大熱,從而導致財經類院校普遍開始擴大招生規模。但是2017年以后,特別是國家金融去杠桿這一個政策的實施,各個銀行的裁員已經成為一個常態。這直接導致了財經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日漸疲軟,昔日財經類專業“高就業率”的招牌,現在按照行業內的說法,畢業后工作是比較好找,但實際上該行業的人才已經逐漸飽和,普通人才只能留在基層工作。如今,財務管理正在邁向一個“人機協作,智能分工”的全新時代,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人工智能科技的應用推廣,國際四大會計事務所為順應新時代的發展相繼推出財務機器人,作為處理基本財務工作的產品進行市場應用推廣。
2 專門用途英語(ESP)的內涵
如今英語語言教學主要有兩個分支,一是通用英語教學,簡稱EGP教學;二是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簡稱ESP教學。新時代下經濟與科技發展迅速,對于人才尤其是復合型人才需求越來越大,這也令當前英語教學中,ESP教學成為新趨勢。ESP,即特殊用途英語,其產生于二戰后,是伴隨當時文化以及科技的不斷發展而出現的,主要是為了讓英語學習者能夠將英語技能以及相關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因此屬于應用型學科。這類課程的開設基礎是為了滿足學生特定的學習需要,引導學生能夠在特定環境里熟練使用英語。這類英語主要由兩類構成,一是一般學術英語,簡稱EAP,主要是對學生研究和英語學習中的各種技能進行培養,比如學術交流報告等;二是專門學術英語,簡稱ESAP,主要是為了培養主修新聞以及法律英語方面的專門人才,使他們能夠對專業英語的相關知識有充分的掌握,從而更好地從事有關工作。總的來說,ESP 教學的出發點就是為了滿足學生的專業需要,主要是針對學生將來從事的行業進行相關的英語能力培養,尤其是培養其應用能力。
3 專業用途英語學生們的學習現狀
本次調查以我國安徽省的一些高校作為研究對象,主要選取了5種類型的學校,一是安徽中醫藥大學這種醫藥類學校;二是安徽師范大學這種師范類學校;三是安徽財經大學這類財經類學校;四是合肥工業大學這種理工類學校;五是安徽大學這種綜合類學校。在對以上高校財經類學生進行了調查問卷和半結構化訪談,得出結論:幾乎所有學校都開設了相關專業的專業用途英語課程,例如會計英語、工商管理英語、金融英語等。雖然這些已開設的課程都是必修課,但是卻因為是考查課,學生們往往對這些課程的重視程度普遍偏低。加上課程內容本身偏難,大部分同學表示上課聽不懂,興致不高。但也不乏少數學生是基于自身對于該門課程的興趣,或出于工作和學習發展的目的而認真學習。
4 專業用途英語在財經類專業就業中的SWOT分析
運用SWOT態勢分析法,將與財經類專業和專業用途英語的有關的長處與短板、機遇和風險等一一列出,然后就能夠全面而準確的對財經類學生當前就業情況進行研究,分析他們在就業過程中專業用途英語的應用情況,更科學地提出關于專業用途英語課程設置、課堂教學及學生學習的建議。
4.1 S(優勢)
1)提升就業競爭力。除擁有良好的財經類專業能力外,如果還擁有十分優秀的英語應用能力,那么在就業中將更具優勢。
2)處理對外事務更加專業。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信息是經過翻譯加工而來的,如果掌握專業用途英語,意味著可以用英語獲取專業知識和表達專業內容,可以更加直觀、深刻地了解財務信息的本質,更高效地作出財務決策。
3)增加出國機會。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可以大大縮短留學時間。
4.2 W(劣勢)
1)ACCA方向會計、商務英語專業的存在。財經類學生的英語能力明顯遜于兩類復合型專業的學生:一是ACCA方向會計學生、二是來自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這導致在同樣的條件下進行競爭,財經類學生的競爭力將受到影響。
2)科技發展迅速。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很多新科技產品應運而生,翻譯軟件的功能越來越完善,在人與人的交流中將擔任重要角色。
4.3 O(機會)
1)創造就業機會。掌握專業用途英語,比英語能力弱的人就業有更寬的選擇面。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推進,在夯實專業能力的前提下,掌握英語意味著擁有了重要的就業機遇。
2)就業薪資更高。目前外資企業的收入相對較高,尤其是外派出國類的工作。
4.4 T(威脅)
1)在課程開設方面難度較大。在我國教育中,ESP 已經出現超過三十多年,和傳統課程教學相比,這種課程教學起步較晚,但是已經取得一定成績,然而從當前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情況來看,關于ESP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在課程開設過程中仍然遇到許多問題。有的大學并未開設這門課程,有的雖然開設了這門課程,但是符合這門課程教學要求的師資力量匱乏,從而影響學生對于專業用途英語的掌握。
2)思想上不夠重視ESP。部分高校雖然開設了ESP課程,但僅僅是作為選修課,而且不論是它的學分,還是它的學時,與其他主修課程相比都偏低,由此可以發現學校對于這類課程并不重視,而這種態度也對學生產生了影響,大多學生進行這門課程的學習只是為了獲得足夠學分,他們將時間精力更多放在四六級英語考試以及一些相關應試課程里,因此對于ESP 的學習效果并不良好。
5 結語
隨著我國和國際交往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多的人才需要具備精良的英語知識。毫無疑問,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財經類專業學生轉變其原本單純的英語學習需求,他們會考慮讓英語學習與專業知識和學科進行有機結合。專業用途英語所具備的獨特功能,可以幫助學生順利完成由理論的英語學習向實際運用英語的過渡,從而成為真正的復合型人才、應用型人才,在就業時更具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友良.專門用途英語(ESP)研究綜述[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6).
[2]黃萍.專門用途英語的理論與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3.
[3]黃艷.再談ESP存在的理據[J].科技信息,2012(36).
[4]HylandK. Specificity revisited: How far should we go now?[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2(21) :385 ~ 395.
[5]Dudley- Evans, T.and St,John,M.J.Developments in ESP[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
[6]許麗.會計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影響因素及對策[J].現代企業,2017,5.
作者簡介
吳夢涵(1999-),女,漢族,安徽黃山人,銅陵學院會計專業17級在讀本科生,主要從事會計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