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公交市北巴士有限公司 杲 怡
和諧凝聚力量,和諧成就偉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是企業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近年來,青島公交集團工會以建設“幸福公交”為目標,圍繞中心工作,服務發展大局,不斷增強員工的企業歸屬感,著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真正把集團工會建成職工滿意的“職工之家”。
在構建“幸福公交”的過程中,青島公交集團工會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從職工最需要、最關心的問題入手,不斷創新完善工作模式,努力為員工提供各種福利,讓員工共享企業改革發展成果。
(1)從最需要處關心職工生活。集團開設員工食堂,想方設法改善職工就餐條件和環境,讓職工吃得放心、吃得滿意,尤其是一線職工早晚吃在食堂,能感受到家的溫馨。切實關心困難職工生活,工會干部深入基層摸實情,全面準確了解本單位家庭困難職工狀況,包括因重大疾病、子女教育、意外災難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難,本人或直系親屬因身患重癥承擔巨額治療費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的在冊職工。大力宣傳重大疾病救助的政策,使職工了解大病救助范圍和條件,及時辦理職工重大疾病救助事宜,確保職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救助。
(2)從最關鍵處關懷職工工作。集團工會始終從職工的角度想問題,努力為職工創造好的工作條件,讓職工輕松愉快的工作。近年來,集團工會多次反映職工呼聲,積極建言獻策,促成新型公交車陸續替代老舊公交車,減輕了駕乘人員的勞動強度。每到節假日,集團工會積極開展關愛員工活動,為假日期間堅守崗位的公交職工送去節日的慰問。為進一步增強公交駕駛員服務意識,提高公交駕駛員心理素質,集團工會組織舉辦以“情暖員工,讓心理關愛走進企業”為主題的心理講座,讓心理關愛走進職工心中。
(3)從最細節處關注職工福利。集團工會多方努力,在基層車隊建立了職工休息室,配備了微波爐、電視機、空調等設施,一線員工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有了明顯改善。近幾年還統一配發了職工工裝,醫療救助、職工福利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為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集團工會建立了職工之家,以職工之家為平臺,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立足職工,心系職工,切實發揮工會服務職工的職能,增強了職工的凝聚力,使之更好地投身集團的建設和發展。
(1)職工缺乏對企業文化的認識。集團工會對企業文化的宣傳和推介參與不夠,也很少采取職工樂于接受的方式開展企業文化工作,企業的發展觀、榮辱觀、價值觀在員工腦海中出現了松散、模糊甚至是虛無的情況。目前雖然已經在提升“人文價值”方面做了一些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企業卻并沒有借助于自己的人文影響而使員工感受到企業的核心價值,個別員工對企業的怨聲載道也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幸福公交”開展計劃。
(2)工會組織思想引導存在偏頗。集團工會一直注重于積極參與員工工作環境的改善和整體待遇的提高,卻忽視了對于員工思想的引導和提升,導致部分員工對企業存在一定的認識誤解。集團工會在思想引導方面的引導力不強,也間接導致了企業文化在形成過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阻礙,從而降低了企業的運作效益。
(3)工會在企業內部發揮作用不夠突出。在當前,工會作為企業內部的重要凝聚組織,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自身的地位不夠明顯。廣大員工對于工會的認識也不夠到位,這就導致工會無法體現出自己的核心價值。工會組織在開展工作期間,自身的話語權不夠,難以通過自己的影響力而提升在實際工作中的認同性,這就降低了廣大員工對于工會的依賴感,不利于工會成為員工與企業之間的溝通橋梁。
(1)創新民主管理方式,讓職工聰明才智發揮出來。企業民主管理是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工作之一,發揮工會民主管理的職能和作用,對于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要發揮集團工會橋梁紐帶作用,定期召開職工代表大會,聽取職工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喚起職工參政議政意識,使職工參與到“幸福公交”建設和管理中來。可立足于企業改革發展,開展 “我為幸福公交建設獻計策”大討論活動,充分發揮每個職工的聰明才智,調動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定期對“三重一大”事項通過公示欄、QQ群、微信群向職工公開,落實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推動企務公開工作向企業經營管理的廣度和深度方面延伸,不斷提升企業規范化管理水平。
(2)開展崗位成才活動,讓職工技術能力增強起來。舉辦職工崗位技能競賽,是工會圍繞“幸福公交”中心工作,服務企業工作大局的重要載體,也是培養技能人才和提高職工素質的重要途徑。要大力開展主題讀書活動,以“讀書勵志、崗位成才”為主題,號召全體干部職工每天讀書半小時,培養員工愛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習慣。要大力開展員工培訓活動,制定了員工培訓計劃,每周固定一天作為職工培訓日,緊緊圍繞職工所需搞好員工培訓。積極組織職工開展各種技能比武和技術大賽,開展 “技術能手”“崗位明星”評選活動,造就一支有智慧、有技術、能發明、會創新的職工隊伍。
(3)開展“職工之家”建設活動,讓職工身心愉悅起來。開展“職工之家”建設活動,是工會工作“幸福公交”建設的切入點,更是加強工會組織建設的有效途徑。可修繕職工休息室,改善職工工作環境;成立職工閱覽室,購置訂閱各類圖書報刊,供職工學習“充電”,成立職工活動室,購置體育器材和健身器材,定時對職工開放。定期開展各類文體競賽活動,陶冶職工情操,增強職工體質,豐富業余生活,激發團隊活力。積極主動聽取職工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和要求,并下大力氣解決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成立“志愿者服務隊”,定期到轄區敬老院和困難戶家中,為他們提供資金扶持、政策咨詢、情感慰藉等親情化服務,并深入主要交通要道,開展“交通文明”志愿服務活動,樹立行業良好的社會形象。
(4)創新思想教育方式,讓職工道德素質提升起來。對于工會來說,做好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意義重大。新時期新背景下,要加強感恩文化宣貫,以“弘揚感恩文化、踐行感恩服務”為主線,通過在企業內部網站開設感恩文化專欄,在辦公樓、宣傳欄等醒目位置懸掛品牌標識等方式,使員工深刻理解和把握感恩文化的豐富內涵及精神要義,將感恩文化的價值主張根植于心、見諸于行。組織開展“好員工”爭創活動,進行爭做“好員工”集體宣誓,舉辦簽字承諾儀式,制作“好員工”標準宣傳版面,舉辦“幸福員工大家談”活動,制定“好員工”評選標準,從“學、比、改、行、恒”五個方面入手,爭做好員工,著力打造一支“感恩、敬業、守正、上進、幸福”的員工隊伍,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增強凝聚力,使他們作為公交企業的主人公而感到自豪。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不能一蹴而就, 工會組織只有找準切入點,循序漸進,切實加強自身建設,緊密圍繞企業振興和發展目標,不斷推進工會工作創新和發展,不斷增強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在探索中進取,在進取中前進,才能實現建設“幸福公交”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