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共和國同齡,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讓他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展開了70年波瀾壯闊的發展篇章,并成為吉林公交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1949年7月20日,在北國江城,吉林市交通公司成立了,同年11月,公司向中共吉林市昌邑區委員會申請成立了黨小組。雖然當時只有2名黨員,但作為企業最前沿的戰斗堡壘,黨小組積極發揮作用,帶領80余名職工開啟了吉林公交創業發展的恢弘篇章。
“八小時內拼命干,八小時外做貢獻,甩開膀子大干社會主義,發揚小布衫不干精神”是當時吉林公交精神最真實的寫照。1959年全國群英會上的“公交鐵人”張祥,帶領著“張祥班”喊出“千斤重擔我們挑,保證完成改裝車任務”的響亮口號,以螞蟻啃骨頭的干勁,一年超計劃完成5輛扣制新車的任務;掄起大錘的金國清,守著烘爐,揮汗如雨,他和鍛工班的工友們像戰斗在火線上的突擊隊,出色地完成了一年近60輛組裝車的大梁任務。公交振奮人心的“扣車”時代,是無數黨員先輩嘔心瀝血筑起的豐碑。一窮二白阻擋不了前行的腳步,在黨組織的帶領下,廣大公交職工戰天斗地,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對黨的錚錚誓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組織帶領廣大黨員職工解放思想、奮力拼搏,實現了公交跨越式發展。黨內“兩先一優”活動蓬勃開展,群團工作有序進行,黨員、團員示范帶動作用空前高漲,“比學趕幫超”氛圍濃厚。公司黨委以“四包四上車”“四包四到班組”“四要四做到”為主要內容開展了黨內“創先爭優”競賽。
1997年,總公司第十次黨代會召開。黨委嚴格把關,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帶領全體干部職工走出了一條“集團化管理、多元化投資、綜合性經營”的公交發展新路。
2000年,公司黨委深度謀劃,結合實施品牌戰略工程,開展了一系列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以創建學習型企業為中心,通過加大中級管理人員和全員的培訓力度,進一步推動了公司改革向縱深發展。
今天的吉林公交,公司黨委下設黨支部17個,黨員779名,占員工總數的18%。企業先后榮獲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文明單位”以及“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殊榮,并涌現出全國人大代表劉麗巖等國家、省、市各級勞模40余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公司黨委通過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切實查擺和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開展“建黨員車廂、樹崗位先鋒、創先進支部”等一系列主題實踐活動,建立了黨員立足崗位創先爭優長效機制。
黨的十九大開啟新征程,公司黨委立足機制創新和文化助力謀篇布局。《黨建工作責任制》等多項制度的出臺,推進了黨建標準化建設。《江城公交風采》等一系列精神文化產品的出臺,筑牢了企業的“根”與“魂”。
公司黨委破題起勢、立項攻堅,深度推進“五強一創”工程,通過創建門戶網站黨建專欄、新時代傳習所、勞模主題文化車廂,設置勞模工作室、建設黨支部紅色文化陣地,開展“公交好人”系列評選,使黨建定位更準、走路更穩。“共過組織生活”“志愿服務聯盟”“紅色領航大手拉小手”等亮點品牌活動,也最大化地激發了基層黨支部在服務企業發展中唱主角、擔責任的戰斗堡壘作用。
沐浴新時代的陽光,吉林公交黨委將堅持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黨的組織路線,對標新時代吉林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標準體系,堅守恒永之功,下足非常之力,在建黨百年的豐功偉業中,逐夢圓夢,再創輝煌,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