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怡
(藍田縣九間房鎮人民政府,陜西 西安 710500)
陜西省藍田縣地處關中東部,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約13℃,無霜期212d,平均降水量720mm,平均海拔469~2449m。藍田縣東南部山區,分布有茂密的雜木林,野生中藥材種類豐富,如野生的五味子、天麻、豬苓等珍貴中藥材均有分布。
天麻屬蘭科植物,是傳統名貴中藥,具有陣痛、增強免疫力、治療小兒驚風、抗老年癡呆的作用。天麻植株無根無葉,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依靠蜜環菌提供養分,對環境依賴性強。掌握野生天麻的適宜生態條件,可以為人工種植、繁育天麻提供依據。同時,野生天麻的藥用價值不可小覷,具有較高的入藥價值,是很多人工種植天麻不可匹敵的,比如野生天麻的天麻素含量要高人工種植的,這不僅僅與天麻生長的野生環境中土壤、氣候、植被相關,還與環境中溫度、濕度條件有關。而這些生態條件,人工條件下很難模擬,因此,深入研究野生天麻生長地的生態環境,對我們深入了解天影像天麻生長的因素至關重要。本文在經過走訪挖藥人及實地勘察了解,就野生天麻的生態環境條件簡要綜述如下。
野生天麻主要依靠蜜環菌生長,而蜜環菌適宜溫度為6~25℃,溫度過高則會導致其生長停止。藍田縣東南部山區,寒冷濕潤,平均溫度9.7℃,早晚溫差大,降水量800mm以上,主要集中在夏秋兩季,≥10℃積溫3500℃以上。這樣的環境條件為野生天麻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氣候條件。
植被是野生天麻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一方面樹木可以形成陰涼、濕潤的環境,有利于天麻生長。另一方面,植被的枯枝落葉、樹根等,可以為野生天麻賴以生長的蜜環菌提供養料。蜜環菌的伴生植物主要是落葉闊葉林(如榛子樹、青岡樹、板栗樹、白楊樹、樺樹等形成的落葉闊葉林)。在實際勘察中,樹林中枯根周圍有野生天麻分布。這些枯樹莊上滋生蜜環菌,為野生天麻提供豐富的養分。
野生天麻一般生長在樹林中土層較厚、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土壤中,尤其是黃棕土壤有利于天麻的生長。另外,弱酸性、富含全氮、有效磷等的土壤條件下,天麻生長健壯。
秦嶺北麓山區樹木茂盛、雜木叢生,地表有厚厚的雜木落葉,形成疏松、富含有機質的土壤條件,加之山區氣候寒冷、晝夜溫差大,有機物分解慢,使得土壤富含有機質和全氮,有利于天麻生長。
藍田縣東南部山區位于秦嶺北麓,平均海拔1 2 0 0 ~2 0 0 0 m,平均溫度9.7 ℃,全年無霜期170~180d。野生天麻多生于海拔700~2000m的山區地帶,陰坡或半陰坡地帶均有分布,但陽坡尚未發現。這些地區晝夜溫差大,空氣濕潤,中午光照充足,野生天麻在這些區域分布較多。
野生天麻作為名貴的中藥材,其藥用價值越來越受到醫學界的重視。它的品質直接影響其入藥的效果,天麻素為天麻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判斷天麻質量好壞的重要依據。野生天麻中天麻素含量較高,在藥材市場上很受青睞。因此,深入分析了解野生天麻生長地的氣候、土壤、環境等生態因素,對我們掌握天麻種植技術至關重要。
總的來講, 野生天麻一般分布在海拔700~2000m的陰坡或半陰坡地帶,陽坡地帶尚未發現,年平均氣溫6~25℃,土壤以富含有機質、疏松的黃棕土壤最為適宜,厚厚的有機物,可以為天麻生長提供養分和微量元素,山區茂密的雜木林不僅為天麻生長提供陰涼、濕潤的環境,同時林間的青岡樹、板栗樹、白楊樹、樺樹等,是蜜環菌重要的伴生植物,可以為野生天麻提供營養。野生天麻其品質與生長地的生態環境密切相關,保護、研究其生長地的生態是天麻人工栽培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研究人員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