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龍
(黑龍江省八五一一農場第四管理區,黑龍江 雞西 158307)
在水稻栽培過程中,氮肥是重要的肥料種類,氮肥高效利用是提升水稻栽培產量的必然途徑,對于黑龍江省水稻栽培產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數量的逐漸增長,社會發展中對水稻產量的需求不斷提升,而黑龍江省作為我國主要的水稻產地之一,在水稻栽培過程中進行高產栽培技術應用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
水稻作為我國主要的糧食產物,是我國大部分人民日常生活中比不可少的主食產品,而黑龍江省作為我國主要的水稻產地,水稻栽培過程中必須采用高產栽培技術,提升水稻產量,為我國的社會發展提供保障。水稻高產栽培技術主要包含選種、育苗、栽培、水肥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等五個方面。
黑龍江省氣候條件四季分明,春初、秋末氣溫較低,因此在進行選種時,適宜選擇抗寒、抗病能力較強的種子,以保證水稻栽培的成活率,避免因為栽培成活問題導致水稻產量受到影響。可選種子如綏梗14、綏梗18以及龍梗31等。
水稻工廠化育秧是在人工控制水、肥、土、溫、濕、氣等條件下,為種子、秧苗提供最適宜的生長條件,使秧苗均勻、健壯、整齊,為農戶和種糧大戶提供高質量秧苗,減輕“倒春寒”影響的一項技術。水稻工廠化育秧,可降低單位成本20%以上,秧苗成活率可達90%以上。其主要工藝流程為:曬種→脫芒→選種→浸種→催芽→脫水→播種→覆土→增溫出苗→綠化煉苗→機械插秧。
黑龍江省水稻幼苗的移栽時間一般要在水稻秧苗苗齡40天以內,然后對水稻幼苗進行移栽。在移栽前,使用水田耕整機、水田驅動耙或旋耕機等機械對水田進行耕整,要求耕透熟土層,覆蓋平,無殘茬,曬垡2~3d后水整,地面高度差不得超過3cm,且土壤柔軟無僵垡。結合整地施底肥,為水稻生長提供充分的營養保障。然后進行機械插秧,應合理密植,一般行距為30cm左右,穴距12~15cm??昭什怀^3%,且秧苗深淺一致,基本做到無深秧,無漂秧。
在水稻移栽后,要對水稻進行科學化的水肥管理,以保證水稻幼苗能夠順利生長,以提升水稻的產量。在水稻的施肥中,要將有機肥和無機肥進行聯合施加,以提升水稻的營養品質,無機肥主要包括了氮磷鉀肥等,有機肥則主要指動物糞便等等。在水稻的高產栽培管理技術中,水稻的灌溉管理極為重要,要充分保證灌溉的科學性,灌溉方式以淺為主,在排水曬地時,要進行間歇性灌溉,以保證水稻的根葉發育,直到水稻的黃熟期停水。
目前,我們基本上采用了飛機航化來完成水稻的植保作業,這樣能夠解決很多水稻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大大提高水稻防治病蟲害的水平,為水稻生產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在進行水稻的病蟲害防治時,必須貫徹防大于治的理念,以預防為主,采用科學化的病蟲害防治方法,盡可能降低水稻栽培過程中的病蟲害問題發生。在水稻病蟲害問題發生的時候,應第一時間落實病蟲害防治工作,避免病蟲害問題的進一步擴大,通過科學化的藥物使用,將病蟲害的影響降到最低,避免因為病蟲害問題使水稻的整體產量下降。并且在水稻的病蟲害問題治理過程中,還要注重保護措施的落實,對尚未受到病蟲害影響的水稻幼苗進行預防處理,避免病蟲害問題的進一步擴大。
在水稻的施肥管理中,氮肥是提升水稻產量的主要肥料之一,氮肥能夠為水稻補充生長過程中的氮元素,這也是水稻體內氨基酸成分的主要組成部分,更是構成水稻蛋白質的主要成分,更是水稻進行光合作用時葉綠素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水稻栽培過程中,氮肥的利用效果直接決定了水稻的產量,更決定了水稻農品的質量。水稻栽培過程中氮肥高效利用的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
決定氮肥施加效果的并不是氮肥的使用量,而是水稻對施加氮肥的有效吸收量。因此在水稻栽培種進行氮肥施加時,要嚴格控制施加量,經過某農業研究所的實驗顯示,水稻栽培中水稻床的氮肥施加量在180kg/hm2最為適宜,超過180kg時,就會是水稻對氮肥的吸收率下降。
影響水稻對氮肥吸收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單位的揮發問題。經過試驗發現,當氮肥中的氮元素在30℃左右、土壤含水量超過15%的土地環境中,如果將氮肥施加于土地表面,12h以后,氮肥的揮發量在5.5%以上,而將氮肥進行地面以下6cm的地方進行深施加時,12h的揮發量僅為0.3%,因此在水稻栽培中進行氮肥施加時,要采用深施加的方式。
水稻是我國的主要糧食產物,而黑龍江省地區作為我國水稻栽培的主要地區,水稻栽培的產量直接影響到了我國水稻栽培的總產量,黑龍江地區采用水稻高產栽培技術以及氮肥的高效利用是提升我國水稻農作物產量的必然途徑,更是我國居民日常飲食中水稻產品質量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