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梅香
(昆明市東川區種子管理站,云南 昆明 654100)
種子作為最基本的生產資料,質量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業生產安全,質量過關的種子可以促進農業增產,增加農民的收入,從而加快建設和諧穩定的新農村,農業用種安全對農村各個方面的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種子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對種子的來源、質量、包裝、標簽以及經銷商臺賬等方面進行檢查。對于一些種子經營單位不規范的行為,要另其限期整頓和改正。種子市場展開檢查工作時,要明確檢查的時間、依據和方式,并且提出工作要求,可以促進執法檢查工作的開展,打開執法工作的局面。強化管理的同時組織力量來進行集中整治,強化種子生產和經營,堅決抵制假冒偽劣的產品流入市場危害農民生產[1]。
種子管理檢查時,在基層市場管理中,種子品種多、亂、雜的情況比較突出,種子經銷商擔心往年的老品種不足以吸引客戶,所以每年都會進貨一些新品種。這導致了在市場上的種子類別越來越多,農民選擇種子時無法判斷好壞,不知道應該購買哪一種。
在大力開放種子市場后,各行各業的一些人也加入到種子經營中,他們普遍沒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對農業方面的各種生產技術、法律法規、經營常識都不是特別了解,所以違法經營的情況時有發生。有些經營人員不懂農業方面的法律法規而不知違法,有些經營人員則不懂生產技術。對播種時間、管理和栽培方面胡亂指導,導致種子經常錯過播種期限,在田間也沒有進行科學的管理,造成農民收入減少[2]。
隨著我國各個方面逐漸發展進步,農村面臨著缺少勞動力的情況,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去發展其他產業,留守在家的生產勞動力大多由婦女老人組成,糧食價格也逐年升高。因此,生產者對農作物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抗病蟲等災害的同時也要求高產。這些勞動者普遍學歷低,有的甚至是文盲,在生產技術和抗蟲害方面的技術都難以達到要求,他們會盲目跟隨大眾,面對種類繁多的種子市場時,不論價格高低,種子是否合法,只要聽說抗病蟲,穩定高產,就會去爭相購買。
為了加強對種子市場的監督管理,執法人員經常用拉網式檢查的方法,嚴格查處不法行為。這些嚴厲的處罰使得違法經營者受到震懾,變得更加隱蔽。比如在銷售時不及時記錄賬目,不開票據。導致違法行為難以取證,農民維權困難。
根據法律法規要求,用多種方式方法來審查經營資質,讓賣給農民的種子質量更加安全放心。首先,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來通知經營企業申報經營許可證。其次,對經營企業的種子條件進行嚴格檢查,及時組織人員來審核經營資格,實地考核生產條件。再次,對種子生產單位提交的材料進行嚴格審核,一次性告知需要補充修改的內容。另外,要及時把已經批準的經營許可證送到經營企業,讓經營企業合法進行生產。最后,管理部門要和生產企業簽訂責任狀,規范經營企業生產制造行為。
執法人員是否認真的對經營企業、網點進行監督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種子的質量,所以種子管理尤為重要。有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指導經營企業從正規的公司進貨,種子包裝要符合規定,對所進種子封樣留存,進行備案,認真檢查包裝防止出現問題。在春秋播種的種子如小麥、玉米等,要求經營企業提供標簽和生產、經營許可證等相關材料,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損失。然后,在種子銷售旺季開展專項整治,與相關部門聯合執法,合作清理違規行為。同時對區域內主要經銷商進行抽樣檢測,不定期抽查,來維護合法權益。對區域內的經銷人員定期進行法律法規的相關培訓,通過這些活動來提高經營人員的法律知識水平,誠信經營規范市場秩序,為農業用種安全提供保障。
目前舉報投訴機制逐漸完善,應該調動更多的社會人員來參與監督。舉報投訴渠道保持暢通,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務,發現違法犯罪的線索快速解決處理。這需要行政部門和社會的合力監督。大力宣傳舉報電話和信箱,完善制度,鼓勵群眾用不同方式的媒體來進行監督。聘請有經驗的農民和經營人員來監管,及時上報違規信息。
種子執法在各個方面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執法人員需要具備一系列的鑒定技術,掌握農業方面的法律法規,有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當前的一些執法人員多數是半路出家,不夠充分了解法律知識,在遇到一些重要的案件會影響到行政方面的效率,使執法人員的形象大打折扣。當前要建設一個遵紀守法、求真務實的專業執法隊伍,其中的執法人員要公正廉明、嚴格執法。在隊員的選拔上要建立一套制度,加大培訓力度,讓執法人員能夠不斷學習,按照程序執法。此外,要充實優秀人才,更好的發揮效用。
想要確保農業用種的安全,不光要加強建設管理隊伍,政府也需要加大資金投入來完善基層的設備,認真檢查種子質量,根據法律法規來處理違法行為。我們要深刻意識到這樣工作的重要性,對有關精神要認真貫徹,用強力的措施來保證對市場的監管,積極推廣新品種,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為提高我國經濟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