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娟
(盧龍縣盧龍鎮農業綜合服務站,河北 盧龍 066400)
近年來,隨著新農村環境的不斷整治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大都使用燃氣和電能取暖做飯,農作物秸稈除了少量直接用于牲畜的飼料外,大部分都在田間焚燒,不僅污染了環境,還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如何做好秸稈禁燒和秸稈的綜合開發,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目前農作物秸稈的綜合開發比較簡便實用的技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這項技術比較簡單易操作,是解決秸稈禁燒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必須注意的是帶病的作物秸稈不要進行還田,后期注意防病蟲害、補水補氮。
將收獲后的作物秸稈粉碎,粒度要細,均勻撒在地表,再配合旋耕機進行深松,深度要達到25cm以上,使秸稈與深層土壤充分混合,如果有噴灌設施配合澆水,能加速秸稈在土壤深處的腐爛分解。這項技術不僅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狀和生態條件,還提高了肥力。需要注意的是在瘠薄的地塊氮肥不足的情況下,秸稈用量不宜太多。旱地應在晚秋進行,邊收獲邊還田,避免秸稈中水分的散失。秸稈還田時,應施用15kg/667m2尿素,給微生物快速分解秸稈提供充足的營養條件。
將作物秸稈粉碎或整桿兒直接覆蓋在地表,直播作物是在播種后出苗前這段時間進行覆蓋,套播作物是在上茬作物收獲前將下茬作物套播,再將收獲的作物秸稈粉碎或整桿進行覆蓋。這種還田方式可以調節地表溫度,減少地表水分的蒸發,達到保墑的目的,秸稈腐爛后還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
農作物秸稈通過接種腐熟劑,在適宜的溫度、濕度、及PH值條件下,進行生物降解,轉化成礦物養分、腐殖質及優質有機肥,起到了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避免土壤板結的作用。另外通過接種腐熟劑,使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增加,吞噬了有害病菌,預防了下茬作物的病害,使土壤中的微生物生態進入一個良性循環。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秸稈直接還田時接種腐熟劑,促進秸稈快速腐解;另一種是將秸稈堆積接種腐熟劑,待秸稈基本腐熟后再還田。還田時最好旋耕機配合深松作業,同時增施氮肥,以加快腐熟,增加秸稈的還田能力。
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就是將秸稈通過一定的技術(青貯、微貯、氨化、壓塊等)處理后喂牲畜,是一種具有很高效益的秸稈綜合開發實用模式。
將收獲后含水量約60%左右、含有一定糖分的作物秸稈粉碎,然后在青貯池里一層層填緊壓實,盡量減少飼料中的空氣,并密封發酵。一個月后方可飼用,飼用前要先檢查飼料的質量。青貯飼料不僅保持了秸稈青綠多汁的營養特性,還具有酸甜、芳香的味道,提高了秸稈的適口性。
將作物秸稈粉碎,添加適量的精飼料和微生物菌劑攪拌均勻,貯存在一定的設施(土缸、水泥池、塑料袋等)內,上面撒一薄層食鹽,密封進行發酵處理。微貯飼料發酵后產生一種酵糠類物質,松散柔軟,具有芳香、酒味,提高了秸稈的適口性和消化率。
將作物秸稈粉碎,每百公斤秸稈按照5公斤尿素、60公斤水的比例配成溶液,然后與秸稈充分攪拌均勻,將拌好的秸稈飼料放入窖內,填緊壓實,秸稈高度要高出地面半米以上,利于陽光照射,最后用塑料薄膜封頂,上邊覆土壓實,四周用土封嚴。氨化成熟后即可開窖取料,要用多少取多少,開窖后的飼料有刺鼻的氨味,要涼曬24小時待氨味消失后才可飼用,氨化后的秸稈飼料適口性、消化率和粗蛋白的含量都顯著提高。
將精選好的作物秸稈(無病、無霉變)晾曬粉碎后,可根據不同牲畜的需要按比例添加一定的營養物質(精飼料、微量元素、添加劑等),經過高溫高壓軋制成高密度塊狀、顆粒狀成型飼料,再晾曬降溫,降低其含水量,便于存儲。我們這里地處河北東北部,秸稈資源非常豐富,其中玉米種植面積大,玉米成熟時病害輕,秸稈兒沒有腐爛發霉現象,生產的壓塊飼料非常受當地養殖戶的歡迎,并遠銷內蒙古等地。
將農作物秸稈粉碎后,經機器壓縮碳化成塊狀、顆粒狀的成型燃料。這種燃料清潔、環保、二氧化碳零排放、便于儲存和運輸,特別適合北方地區用來取代煤炭作為冬季鍋爐取暖的燃料。
將農作物秸稈粉碎,與事先發酵好的人畜糞便混合,加入適量的石灰水,在一定的溫度、濕度及pH值條件下密閉漚制,產生出以甲烷為主要成分的可燃氣體。現在農村通用的沼氣池就是利用了這一技術,不僅解決了生活用能問題,還改善了衛生環境。
將晾曬后的農作物干秸稈粉碎,在氣化爐內進行缺氧燃燒,轉換成一種類似天然氣的可燃性氣體,再經過凈化、除塵、冷卻、加壓等一系列處理后,通過管道輸送到用戶。這種氣體環保無污染,但技術實施需要一定的配套設備和輸送管道,在有條件的地區才能進行。
綜上所述,如何做好農作物秸稈的綜合開發,要以綠色生態為導向,以提升農田質量為目標,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選準技術切入點,開拓農民增收新途徑,努力做好各項關鍵技術的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