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奎業
(珙縣農業農村局,四川 宜賓 644500)
社會的發展進步使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也從數量的保障向質量上的提升進行轉變。作為人們餐桌生活上的必需品,豬肉類食品的需求量不斷擴大,提高生豬養殖的發展速度和質量成為當前養殖業的一個任務。在養殖過程中,各種豬病的發生對生豬的養殖產生著較大的影響,特別是一些危害性大、傳染性強的豬病,不僅威脅到生豬養殖的正常進行,同時也對人們的健康產生著極為不利的影響,既會產生重大經濟財產損失,也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因此,加強豬病的預防和防治工作,不僅是保護生豬養殖戶的需要,同時也是保證人們身體健康的需要。
豬病的預防,既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維護正常生活秩序和保證人們健康的需要。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當前,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增加肉類食品的供應,既可以滿足人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生豬養殖帶動了飼料種植、加工以及物流配送等產業的發展,為人們創造了豐富的經濟發展,促進生豬養殖產業的迅速發展。從人們生活需要來看,加強生豬預防,可以避免危害性、傳染力強的各種豬病大面積發生,促進生豬養殖產業健康發展。同時,作為生豬養殖戶來講,通過預防豬病的發生,特別是在生豬養殖的過程中,通過采用接種疫苗等藥物防治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生豬對各種豬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減少各種豬病的發生,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防止豬病發生帶來重大經濟財產損失的同時,積累更多的養殖經驗,為擴大生產,提高養殖質量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證,對生豬養殖產業產生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預防接種是豬病預防過程中采用的一種主要方式,具有提前性強、針對性強等特點,在養殖戶及專業養殖場中采用較多。但是預防接種是一項技術性、系統性要求很強的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環節控制,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注意加強環境器具的消毒。在進行預防接種前,要對生豬以及接種的相關器具進行消毒,并對生豬的欄舍進行清理,保持環境衛生。二是要注意加強對疫苗檢驗檢查。接種前要對疫苗狀態進行仔細的觀察,檢驗疫苗的質量合格證書和有效期,并要對使用說明進行詳細的閱讀。三是要注意制定各種應對措施。對疫苗有不良反應是預防接種當中經常會出現的情況,因此一旦在接種后出現了染病癥狀時則不適合接種疫苗,而應及時進行治療,避免豬群發生集體死亡的情況。四是要注意觀察接種后生豬的各種反應。由于不同的疫苗會在生豬體內產生不同的反應,因此在接種中嚴禁同時進行兩種或兩種以上疫苗的接種。完成一種疫苗的接種后,應保證留出充足的觀察期,一般來說至少應在10d后才能進行下一種疫苗的接種,從而讓每一種疫苗都能充分發揮其預防作用。 五是要加強對個體的檢驗檢測。在預防接種的過程中,要對懷孕期間的母豬進行特別的關注,避免在接種疫苗后往往會出現死胎的問題,因此應避免對孕期母豬注射疫苗。而在哺乳期母豬的乳汁中含有多種抗體成分,所以一段時間內不需要對仔豬接種疫苗。
預防接種措施能夠有效的預防生豬感染,特別是傳染病的重災區,該措施十分重要。該措施實施的具體情況有以下幾點:第一:接種準備,生物制劑的種類較多,各個類型有不同的接種方式,大致可分為皮下注射及肌肉注射2種。在進行接種前,應先進行各項調查,掌握當地的疫情,并制定相應的接種方案,保障預防接種的效果;第二:疫苗檢查,疫苗的質量及劑量直接關系到疾病的預防情況,因此需要對其進行嚴格的檢查。首先需要使用質量合格的疫苗,防止在接種后出現免疫力下降或者免疫力不足,對于疾病感染抵抗能力達不到標準要求等。在疫苗的劑量方面,需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使用,不可盲目加大用量,避免對生豬的身體造成傷害;第三:接種頻率,每年定期對生豬進行疫苗接種,一般為1a2次。生豬會在疫苗接種后4~20d內產生免疫,因此,如果在接種20d后生豬還沒有產生抗體,需及時進行補免。疫苗的疫期一般為0.5a或者1a,需要在該時間段內每個月至少檢查1次。
預防接種是豬病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對養殖場所進行實際操作時,要根據養殖的實際情況,把養殖場的環境、生豬的飼養量、生豬的個體條件及群體條件等進行綜合考量,在科學研究分析的基礎上,采用正確的預防接種方法,從而達到降低豬病發生的幾率,提高應對各種豬病的能力,促進生豬養殖的正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