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恩澤
電價明明降了10%,商戶卻每年多交10多萬元電費,錢進了誰的腰包?9月7日,國務院督查組走進四川南充市高坪區江東大道中段的王府井購物中心的某商鋪,發現中央減稅降費的政策在基層遇到“最后一公里”的障礙。
政策出了中南海,經歷千山萬水傳遞,到了基層,市場主體卻享受不到中央政策的優惠,政策紅包被稱霸一方的“地頭蛇”吞噬掉,令人憤慨。
這就提出一連串嚴肅的問題,市場監管部門哪里去了,地方政府為何不作為,某些人又何以膽大包天?
在經濟下行、不確定因素增多的情勢下,減稅降費政策能使各類所有制企業普遍受益,是在支持企業發展的諸多方式中最為直接有效、公平普惠的舉措。從理論上說,納稅人只要按照稅制和收費標準的統一調整,就可以自動享受減稅降費優惠。
可事實卻并非這么簡單便捷。在該市王府井購物中心,商家租用購物中心的商鋪,用一度電本該是按供電部門降價后的規定只交八毛的電費,卻被購物中心強行收取一塊四毛二,多收的六毛二,美其名曰服務費,事實上商家另外還要交物業費和租賃費,而物業費和租賃費就是服務費。很顯然,對商家來說,國家減稅降費的政策紅包只是紙面富貴,根本不能實實在在享受到。
從表面上看,是南充市王府井購物中心侵占了中央給商家的政策紅包,但背后有沒有強大的行政資源在支撐著如此膽大妄為,這給人們留下寬泛的想像空間,至少說當地政府不作為,市場監管部門嚴格失職,至于有沒有隱藏在暗處的權力尋租在作祟,也是紀檢監察部門應當介入調查的。
不作為,尸位素餐,占著茅坑不拉屎,就該下課;而失職,就該問責,就從每度電多收的六毛二追究下去,進行穿透式問責,是誰的主意,哪些人參與決策,上級是否知曉,忠誠執行者又是哪些人,把其中的利益輸送關系理清楚,這多收的六毛二還要如數歸來商家,讓中央的政策陽光在南充市王府井購物中心照射。
現在有一種動向,就是在經濟下行的大格局下,少數地方政府因財政有些拮據,而對中央的減稅降費政策執行不力。有的一遇財政困難就向上伸手,沿襲傳統的“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套路,不是積極主動地想辦法籌集減稅降費資金,而是眼睛向上,等米下鍋。再就是變相搞減稅降費政策打白條,口頭上說給企業減稅降費,實際上還是按老規定照章納稅繳費,還威脅企業不得聲張,企業得不到好處,“中南海的陽光”被地方政府一手遮天擋住了。
繼去年工商業平均電價降低10%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再降低10%。這些惠民政策,南充市王府井購物中心商家們都知道,但卻一直沒有享受到。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國家幫助企業度難關的大局,影響了政府政策的公信力,也挫傷了企業克服困難爭取生機的積極性,也會嚴重干擾市場向好的預期。如果企業預計減稅降費能增加利潤,最后一算賬卻沒拿著,講再多的好話也沒用。
之所以產生這些問題,是因為一些地方或部門的領導不擔當不作為不盡責所致,工作拖沓敷衍、推諉扯皮,遇到矛盾和問題上推下卸,有的甚至弄虛作假。再就是一些資金使用存在監督失控“被遺忘的角落”,財政資金“趴窩”現象嚴重,一方面缺錢,一方面又有大量閑錢。
有鑒于此,各地區、各部門和各級領導干部要守土有責,做到盡心盡力盡責,決不允許推責卸責、攬功諉過,當無所作為的“公堂木偶”和混日子的“太平官”,更不能為了免責搞政策執行“一刀切”、極端化、擴大化,損害企業和群眾利益。要對企業懷有關愛之心,親企愛民,要有“為官避事平生恥”的責任感和榮辱觀。
要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開辟各種渠道落實好減稅降費的優惠政策,想方設法為實體經濟減負,其實,這方面地方政府大有文章可做,有許多操作空間,并非是死胡同。有時候不是無能為力,而是無所作為、當太平官混日子而已。要健全行政問責機制,該約談的約談,整改不力的要通報懲戒。對搞變通、打折扣或變換花樣亂收費抵消減稅效果的,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
通過上述措施,大力壓縮減稅降費與市場主體對接的尋租空間,讓市場主體實實在在感覺到減稅政策的優惠,而決不能讓企業感覺減稅實惠成是“空中樓閣”、看得見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