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樂
浙江杭州市江干區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浙江 杭州 310002
在建設工程中,招投標的成功與否關系著投標公司的發展前景和招標單位資金使用,對企業的經濟與建設有著重要作用。且招投標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創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推動我國居民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隨著招投標工作的開展,一些相關組織人員為了從中獲得好處和利益,發生與企業進行暗中交易,造成招投標市場的混亂現象,打破了市場運行規則,為招投標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難度。因此,要完善市場監督體制,制定相關的政策制度,約束招投標工作人員和相關企業的行為,凈化市場環境。
招標投標工作作為一種國際慣例中的商品交易行為,是我國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見證性產物。它的主要特點是采用公平競爭的方式,通過企業經濟、相關應用技術和市場經濟三方面相結合的特點,有組織的開展的競爭活動,在投標過程中,嚴格按照相關程序和相關要求進行交易,然后由評審人員對投標公司的資質、人員、技術等多方面進行考慮,最終選擇出最有優勢和潛力的企業中標。招標投標的實質是用最合適的價格,選擇最有優勢和發展前途的貨物、工程以及相關服務等。
在招標投標的資格預審中,雖然對于中標要求有明確的規范,但是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其通過率和不合格率都只是被動的聽結果,結果往往是宣布那些被選定的公司企業的消息,而對于那些不通過的中標單位,主辦方卻不會多做解釋,為什么沒有被選上,缺少解釋說明的環節。是否可以做好項目與是否為大公司沒有必然聯系,資格預審項目往往只能篩選比較大的公司進入第二輪報價環節,同時,如果預審工作要求出現偏差,部分可能適合承接項目的單位會因為種種原因被忽略或漏選,降低了招投標的公平性和規范性。
在城市建筑管理中,對于建筑材料的買進和使用,許多企業和施工單位,為了減少成本,賺取中間價,使本該可以獲得高性價比材料的招投標活動沒有得到有效開展。在原材料的購買中,一些企業建筑材料供應商有的具有親戚血緣關系,為了照顧本家生意,也為了節約材料成本,而在私下進行貨品交易,沒有按照監督部門的對于原材料的使用要求對建筑材料的材質、生產廠家、生產標準和使用情況進行一一核對,容易給城市房屋建筑帶來安全隱患,不符合市場發展要求。同時,由于沒有通過招標活動開展建筑材料購買,企業和供應商之間都是按照市場價格來進行交易,也會助長中間商在購買過程中“吃回扣,賺差價”的情況,影響城市建設管理中投競標活動市場的規范性和透明度。
鼓勵進行資格后審招標,有利于更規范投標招標的具體行為,增加招投標流程中的公平公正,不錯失任何一個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或公司。如采用資格預審招投標,預審人員要對投標公司的信譽、技術、資金、經驗進行詳細的調查和取證,在各方面條件都符合預審要求時,才予以通過,以參與招投標活動。如果參與招標和投標的人員過多,此種方式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鼓勵進行項目的資格后審,所有投標單位只針對項目的技術、能力和價格比分,不以公司大小比較。這種方式,有利于挖掘有潛力的企業從事相關競標活動。
相關部門應該加強采購監督環節的管理和監督,減少暗箱操作,吃回扣現象。相關業主單位制定內控管理政策,加大投標招標力度,規范市場行為,建立工程量清單報價,結合工程所需的工期、質量以及其他相關突發因素,設置招標要求,并根據實際清況選擇最合理的投標企業中標。避免城市建設材料這一方面的弄虛作假,這有利于提高企業的辦公效率,還有利于提高招標單位的公開性和公正公平的做事原則,規范招標投標的整體行為。
城市建設管理中的招標投標方式,對我國投標招標活動的開展有重要作用,只有從根本上加強對招標投標工作的監督和管理,才有利于我國城市建設的順利進行,才能從根本上推動我國的城市建設發展,促進我國經濟水平的整體提高。所以,我們要在投標招標活動中,企業和招標單位要嚴于律己,在招投標活動中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對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和競標單位提供相應的機會,促進我國的市場經濟有序發展。
同時,還要加強對于城市建設中建筑材料的購買監督管理,不在私下進行操作和交易,尤其是大型建筑工程,應該采用投標招標的形式進行原材料的購買,加強對供應商和供應材料的調查和研究,提高建筑質量,保障人民群眾的人身和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