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見第十六版)
●本報駐英國、德國、法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青木 姚蒙
4年前從英國前往敘利亞,加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的19歲少女貝居姆,最近在當地難民營產下男嬰。通過英國“天空”電視臺的節目,她請求英國政府讓她回家,“當年我離開的時候并不知道會發生什么”。隨著IS的衰落,像貝居姆這樣想要回家的歐洲人越來越多,然而,他們的祖國并不急于讓他們回歸。英國內政大臣賈維德表示,他將“運用一切權力”阻止貝居姆返國。與此同時,在敘利亞境內抓獲的來自歐洲的IS戰俘已多達800人,美國總統特朗普16日午夜通過推特催促歐洲國家“領人”。此舉立刻遭到英國、丹麥等國的拒絕。丹麥首相拉斯穆森的發言人說,特朗普的要求很不成熟,“我們正在討論的是世界上最危險的人,我們不應該把他們帶回來”。
當年出走的那3個倫敦少女
英國天空新聞網17日的報道說,貝居姆的家人已經證實,貝居姆和剛生下的男嬰,身體健康。事實上,這已經是貝居姆生的第三個孩子,此前兩個都因為生病而夭折。今年19歲的貝居姆在產子之前,一直希望這次能回到英國的公立醫院里生產。據貝居姆的姐夫透露,早前貝居姆的母親和她通電話時,忍不住傷心流淚,而這也是母女倆近兩年來首次通話。
家住倫敦東區的貝居姆,于2015年2月與另外兩名同在貝斯納爾格林中學讀書的女學生蘇丹娜和阿巴斯,一起逃離英國。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說,當年這3名少女騙父母說結伴外出,其實是從倫敦蓋特威克機場搭乘土耳其航空公司航班,飛往伊斯坦布爾,然后跨越邊界進入敘利亞。據悉,當年15歲的貝居姆使用的是她17歲姐姐的護照。
有報道稱,蘇丹娜已經在2016年的空襲中喪生,阿巴斯下落不明。在敘利亞難民營,貝居姆對英國《泰晤士報》記者說,自己“仍然深愛著”來自荷蘭、為IS效力的丈夫雷迪克。
貝居姆說,在2015年抵達敘利亞城市拉卡之后,自己申請“和一名會說英語的介于20至25歲的戰士結婚”。10天之后,她與27歲的荷蘭男子雷迪克結了婚。貝居姆透露兩人上一次見面是在兩周前,當他們試圖逃離IS位于敘利亞東部的最后控制地巴庫茲時,丈夫向“敘利亞民主軍”投降,而她則被帶到難民營。
英國社會如臨大敵
貝居姆的家人呼吁各方寬恕貝居姆,稱她4年前離家出走加入IS,完全是因為年幼無知,在網上受到該組織宣傳的蠱惑所致。
但英國內政大臣賈維德表示,他將運用一切權力阻止貝居姆返國。他在《星期日泰晤士報》上撰文指出,IS的許多支持者已回到英國,“我們現在面臨的艱巨挑戰是,應該如何對待仍在尋求回歸的人。作為內政大臣,我的首要任務是確保這個國家的安全和保障。我不會讓任何事情危及它”。
英國內閣在此問題上,目前還沒有統一的看法。英國司法大臣高克對天空新聞表示,“我們不能讓人沒有國籍”。英國內政部負責安全事務的部長華萊士則表示,“我們不會不顧英國人民的安危,到一個戰亂地區去尋找恐怖分子,或是曾經是恐怖分子的人”。他還說,雖然英國有責任照顧在敘利亞的英國兒童,但政府對所有公民都有責任,需要保障他們的安全。
英國《每日電訊報》引述英國情報機構軍情六處負責人楊格的話說,任何英國公民都有權重返英國,但那些參加了IS的成員已經具備“技能和組織”,一旦回到英國將會非常危險。
《獨立報》稱,貝居姆要返回英國,需要對之前的行為表示悔意,并與英國安全部門合作,她也可能會因加入恐怖組織被捕受審。但貝居姆早前對《泰晤士報》表示,自己并不后悔前往敘利亞。第一次在垃圾桶內看到被砍下的人頭,并沒有把她嚇倒。她說:“那是戰場上被戰士砍下來的人頭,他們是IS的敵人……我已經不再是那個逃離東倫敦時15歲的傻女孩了,來到這里我并不后悔。”
英國保守黨議員,前內閣大臣戴維斯對《太陽報》表示,如果貝居姆不對自己之前的行為表示悔意的話,英國政府就不該讓她返國。但貝居姆的辯護律師早前表示,即便是二戰戰犯,也有紐倫堡受審的場合,貝居姆為什么沒資格回國受審?
德國“IS新娘”認錯想回家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還有數十名來自英國的“IS新娘”也和貝居姆一樣,打算返回英國。德國也有同樣的問題。據德國RTL電視臺18日報道,利奧諾拉·萊姆克也是在15歲時,從德國東部小城桑格豪森前往敘利亞加入IS的。在那里,她嫁給了來自德國萊比錫的馬丁·萊姆克。如今,她的丈夫在伊拉克邊境被俘,利奧諾拉和他們的兩個孩子淪落在難民營。
面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鏡頭,今年同樣19歲的利奧諾拉坦言自己最近一次洗澡是在20天前,衛生條件是災難性的。她每兩天才能吃到一塊面包,因為營養不良,她16個月大的女兒到現在也沒有長出一顆牙齒。
“許多人以為,IS有一個大的系統,你會得到幫助。但是,當你來到這里,他們只是把你帶到清真寺,然后離開你”。與貝居姆不同,利奧諾拉稱加入IS是一個錯誤:“我意識到這不好,我住在這里,我的生活在這里,但我們是恐怖、殺戮的一部分?!?/p>
“IS分子是否可以從敘利亞或伊拉克回到德國?”德國《希爾德斯海姆匯報》18日稱,利奧諾拉希望回到德國,還通過電視向在德國的父親問候:“我愛你!”然而,如何處理這些人,對德國政府而言是一項艱巨任務,對德國社會也是一種危險,“她真的放棄對IS的效忠了嗎?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德國反恐專家奧特曼認為,能否回國,關鍵要看這些人是否真的放棄IS的理念,能否重新找到工作、融入社會,否則就可能成為德國的一顆“定時炸彈”。
歐洲反嗆特朗普“領人”建議
目前,在敘利亞境內抓獲的來自歐洲的IS成員多達800人,特朗普日前發推文要求歐洲國家“領人”。
對此,德國外交部長馬斯17日回應稱,接收僅在“可以確定這些人立刻在這里受審、受押”的情況下是可能的。這意味著需要信息和調查程序,但目前這些都無法得到保障,因此歐洲接收IS囚犯“非常難實現”。法國政府官員不滿特朗普的提議,稱這好像在說“我們要走了,你們得留下”,明明是美方的撤軍決定觸發后果,“卻讓我們擔負責任”。
“特朗普的憤慨是錯誤的反應”,德國《每日鏡報》18日評論說,特朗普的呼吁再次證明,美國總統很難習慣與歐洲合作。潛臺詞是,美國與“你的恐怖分子”進行了長時間斗爭,現在輪到你了——但美國別忘了,敘利亞的IS,與2003年美國領導的伊拉克戰爭以及該地區隨后出現的權力真空有很大關系。
據德國內政部統計,自2013年以來,總共約有1050名德國人前往中東戰區,至今約有270名德國婦女及其子女仍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地區。法國也遇到同樣問題。據統計,有將近700多名IS分子的成年家庭成員與500多名孩子想要返回法國。針對這些家庭,目前法國對成年人以個案處理,對于未成年人則按照程序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