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梅
(射陽縣人民醫院,江蘇 鹽城 224300)
臨床對于冠心病患者在治療期間,主要將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作為主要,但是此種方法在應用后期,患者較易呈現出支架內部血栓以及血管再次狹窄的現象,從而使得綜合療效受到嚴重影響[1]。在此種情況下,患者需要長時間或者終身用藥完成疾病治療,對此要求患者具有顯著的服藥依從性,以對用藥的持續性做出保證具有重要意義[2]。本次研究將確定有效方法提高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的服藥依從性,以此說明護理延伸服務應用可行性。
選擇我院2017年01月~2018年03月收治的30例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作為實驗對象;采用抽簽法分組;對照組(15例):男12例,女3例;年齡分布范圍為55歲~79歲,平均年齡為(65.32±2.59)歲;觀察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齡分布范圍為57歲~81歲,平均年齡為(65.39±2.62)歲;此次研究均獲得倫理委員會同意批準,對于知情同意書,所有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以及家屬均完成簽署;對兩組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性別以及年齡展開對比,結果呈現出無顯著性差異(P>0.05)。
兩組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在進入醫院后,研究手術護理模式期間,對照組:選擇基礎護理模式完成護理;觀察組:選擇基礎護理模式+護理延伸服務模式完成護理;對于對照組,主要通過介紹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大致過程、治療優勢以及用藥意義等完成;對于觀察組:
1.2.1 合理完成延伸護理小組創建
醫院針對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在進行延伸護理服務期間,首先合理完成延伸護理小組創建,之后就延伸護理的系列內容以及基本模塊對小組成員加以培訓,確保其能夠熟練掌握[3]。
1.2.2 合理完成患者臨床檔案創建
護理人員針對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合理完成臨床檔案創建,主要包括患者的以往病史、基本資料、發病誘因、疾病診療情況、用藥方案、患者以及家屬聯系方式等[4]。
1.2.3 對患者進行跟蹤隨訪干預
要求延伸護理小組合理完成隨訪登記本創建,之后在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出院后不同時間段對其展開遠程網絡式隨訪干預以及電話式隨訪干預,就患者的康復運動情況、用藥情況與營養膳食情況加以了解,并且對患者展開答疑解惑工作,配合展開個性化心理疏導工作,對其按照醫囑用藥的重要意義加以強調,就系列注意要點進行必要囑咐。完成后,針對回訪結果加以分析總結[5]。
觀察對比兩組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術后服藥依從性以及MACE發生率。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所有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護理結果展開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術后服藥依從性以及MACE發生率)組間對比以n(%)形式進行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明顯,存在統計學意義。
同對照組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術后服藥依從性對比,觀察組獲得明顯提升(P<0.05),見表1。

表1 兩組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術后服藥依從性對比 [n(%)]
同對照組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MACE發生率(46.67%)展開對比,觀察組(6.67%)獲得明顯降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MACE發生率臨床對比[n(%)]
冠心病患者于臨床如果未獲得及時治療,則存在較高概率表現出系列合并癥現象,在此種形勢下需要選擇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方法展開疾病治療,并且完成手術后,患者需要通過選擇藥物進行服用,以預防表現出系列疾病現象。但是在此過程中,諸多冠心病患者因為表現出較差依從性,無法做到長時間用藥治療,從而使得疾病療效獲得明顯下降。對此確定有效方法對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存在顯著意義。
延伸護理的有效應用,可以確保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在出院后仍然接受護理人員護理干預,通過完成延伸護理小組的創建并且完成患者對應檔案創建,可以將跟蹤隨訪工作質量顯著提高,能夠將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用藥依從性顯著提高,針對用藥治療重要性可以給予充分重視。
本次研究中,研究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護理模式期間,對照組:選擇基礎護理模式完成護理;觀察組:選擇基礎護理模式+護理延伸服務模式完成護理;最終發現同對照組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術后服藥依從性對比,觀察組獲得明顯提升(P<0.05);同對照組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MACE發生率(46.67%)展開對比,觀察組(6.67%)獲得明顯降低(P<0.05),從而證明對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給予護理延伸服務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護理人員選擇護理延伸服務方式對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進行臨床護理,通過降低MACE發生率以及提升服藥依從性,促進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患者的病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