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海強
浙江中設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7
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市化建設的規模不斷擴大,建筑垃圾的產量也隨著越來越多建筑項目的開展而與日俱增,造成了城市建筑垃圾難以處理堆積如山的困境,加劇了環境與建筑資源間的矛盾,既浪費了資源又不利于環境保護,基于此,對建筑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逐漸引入并推廣生態建筑發展理論,更加重視節能環保要求,實現發展的可持續性,實現建筑與自然環境人發展的和諧統一。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自身生活環境以及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社會對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及綠色發展戰略的重視,社會各界更加注重保護環境,采取生態建筑理論并落實到建筑工程中,盡可能通過生態設計來減輕建設中所產生的的污染,使建筑這一高耗能產業更加綠色環保。生態建筑理論主要表現為使用生態設計,堅持綠色環保的理念,在設計時盡可能科學融合自然因素,增加可再生資源的使用,同時展現科學美觀的建筑,致力于促進工程建筑行業和現代化城市建設的發展,實現人們生活品味的提高,并且有效減少資源的浪費以及環境污染問題,這一理念是相當符合當前住宅發展趨勢的。然而,在建設現代住宅時往往會存在噪聲、空氣、水污染等多種污染因素以及住宅周邊的交通問題也會對現代住宅建筑以及生態景觀設計產生很多負面影響,因此,必須在現代住宅建筑當中運用到生態建筑理論。在具體設計過程中充分考察建筑周邊的各類因素,結合建筑、生態環境等領域的多方面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生態設計,高效運用生態建筑理論,最終實現有限資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現代住宅的生態化建設。
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時,應當注意建筑物的占地問題,我國的土地資源緊張,因此十分重視建筑物的占地面積,要求建筑物的設計需要結合節地的觀念,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土地資源。在進行建筑物設計用地時,必須進行全面的規劃,合理地進行布局,達到節約用地的目的,實現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
運用生態發展理念對建設設計進行優化的過程中。離不開綠色景觀的陪襯,對綠色景觀的構建設計不僅要與周邊環境發展相得益彰,還要與城市整體綠化規劃相呼應。綠色建筑設計的核心要點是實現節水、節地、節能,因此,我們可以有效利用海綿城市發展理論,對建筑給排水發展要點進行合理規劃,有效建立給排水管道,實現對雨水的收集利用,通過人工干預和自然環境的自我調節能力相結合,實現對相應資源的合理利用。
現代化的建筑工程在高度較大,那么樓層較低的用戶就會面臨光照不足的情況,這也是目前高層建筑普遍面臨的問題。這其中的要點包括樓間距、建筑物附近植物高度等情況,所以,在對建筑住宅進行優化設計的過程中,必須提前考慮當地的氣候情況,優化處理高層建筑外觀結構,綜合考慮光照時常情況,保證墻體可以隨著發生凹凸變化,使得陽光可以均衡照射整個建筑物。
對于生態建筑而言,生態建筑的基本生活功能的滿足以基礎及美觀度的實現是建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同時也必須考慮到節能設計,使有限的材料得到高效利用更是重中之重。簡言之,節能設計一般可以從能源和材料的使用兩方面入手:首先,對光能、熱能以及電能等能源進行節能。可以考慮使用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來有效降低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當然,也可以通過改變建筑自身的形體,如長寬比、朝向或者平面布局等進行保溫與隔熱作用的建設。其次,對建筑材料進行節能。
在建筑設計中,由于人們的生活需求不盡相同,再加上地形、氣候、人文等特殊因素的影響也就使得建筑設計的理念也會千差萬別,因此,在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的前提下,建筑設計要做到深化環保節能概念,堅持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不斷構建完整的設計理念。在進行建筑設計時,應當盡可能結合綠色環保的觀念并融合其他角度,利用可再生資源,將綠色融入到建筑的每個細節,這樣的環保設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能源的損耗,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促進可持續發展觀念的貫徹落實,同時也將建筑設計的發展創造了新的方向,當然,也為新生資源和材料帶來了更廣闊的市場,總體而言,為人們社會的發展帶來保障。
基于生態理念下的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對于建筑材料的選擇,首先需要考慮就地取材,選擇環保材料,保證人類人身安全,同時還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溫和隔音功能,實現環保效果最大化。就現階段的建筑設計工作而言,一般分為多層建筑和單層建筑兩種,在不同建筑設計類型中有效運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可以優化建筑設計細節,進而把控設計整體。
綜上所述,隨著城市化建設腳步的不斷加快,建筑行業的高速發展,人們對建筑行業的整體發展建設進行高度關注,不僅需要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穩定性,還需要在生態環保方面下功夫,實現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在對住宅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必須重視整體和局部的協調,保證通風、光照、綠化、空間設計等多方面,注重與當地環境、氣候變化發展相適應,因地制宜,促進我國建筑行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