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勇
(鄂爾多斯市防治荒漠化聯絡中心,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可持續發展,就是指既能滿足現在人們的生產生活需求,有可謂后代子孫留下充足的資源,以保證其不斷的發展。所以說這個理念的提出,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自然資源保護的問題,對于林業來說,如何能夠讓林業的發展既能起到環境保護的作用,又能實現林業經濟效益的提升,進而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這是一種科學的發展觀,但是就目前的林業環境保護而言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未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一定的發展策略。
我國的林業資源數量多,分布在我國的各個地區,在環境資源配置過程中,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配置,缺乏林業建設的合理規劃,所以存在分布不均的現象。進而影響了林業工程生態效益的發揮。林業資源的配比不合理,還導致森立資源的供應無法做到均衡,出現地區之間的林業資源出現較大的差距,影響到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說林業部門,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各個地區統計本地區的林業資源數量,并進行深入的研究,將林業生態系統的建設進行不斷完善,使其生態保護功能發揮到極致。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林業發達地區也不甘于落后,對林業開始了過度的開發利用,所以,近年來我們會發現,各個地區的來砍濫伐現象嚴重,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這些問題的發生從本質上說還是對林業資源的管理不到位,無法做到計劃性的開發利用。林業系統管理者無法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僅看重眼前的利益,導致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
林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遇到阻礙的根本就在于人們的環保意識欠缺導致的,由于缺乏環境保護意識,理解不了林業資源對我國生態環境的意義,只看重自身的利益,便導致了濫砍濫伐現象的發生,再加上在林業資源保護方面,缺乏相應的保護制度,導致林業資源保護在管理過程中出現無法可依的情況,影響到我國林業生態保護的實際效果。
為了進一步推進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對可持續發展理念有一個充分的認識,林業保護部門在該理念指引下,應當對相關的管理體制逐步完善,嚴格控制各類過度開采行為,并加強林業建設。然而,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要長期堅持,短期之內難以達到良好的經濟效益。因此,人們在此方面積極性明顯不足,不愿意擴大投資,國家應當進一步提升宏觀調控力度,調動人們積極參與到林業建設當中,并進一步提升市場運作效能,讓人們從中獲得更大的收益,這樣才能調動人們在林業生態保護中的主動參與性。甘肅地區由于于沙漠地帶較為接近,頻繁出現風沙天氣,對當地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巨大影響,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人們主動投入到沙漠植樹造林中,通過不斷努力,打造出一條綠色的抗風抗沙防護帶。同時政府部門近年來,對植樹造林,抗風抗沙工作非常重視,充分結合當地實際,推出有效的富農政策,在治理風沙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有效增加農田面積。
林業保護的宣傳工作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在以往,由于林業環境保護的宣傳工作不到位,導致人們理解不了林業對生態系統保護的意義,所以在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遇到了極大的阻礙。用互聯網+的形式進行林業生態的宣傳,加大宣傳的力度,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生動的展現出林業對環境保護的意義,讓林業生態建設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林業生態保護工作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實際工作中,林業生態保護涉及到諸多的環節,必須要建立林業生態保護責任制,將每項工作的具體實施責任到人,從而提高林業生態保護的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同時還要注重林業資源的統計能力的提高,幫助林業部門做好林業工作的統籌規劃,進而更好的開展林業生態保護工作。
總而言之,想要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注重環境的保護工作,構建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體系,利用各種方式加強林業資源保護的宣傳工作,同時還要建立林業生態保護責任制度,盡一切手段保護生態環境,為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