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艷
(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城郊林場,陜西 榆林 719000)
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對于物質生活的要求也逐漸提升,良好的生存環境是需要樹木資源所支持的。但我國的樹木資源并不豐富,且分布十分不均勻。森林資源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對于人類的生活環境以及生態平衡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不但能保護大氣環境,還可以降低水土流失的情況。因此,相關部門應重視樹木種植工作,探尋出有效的現代林業育苗技術,使得樹木幼苗可以健康的生長,為林業建設工作提供豐富的樹木資源,提高人們的生活環境,促進林業育苗工作良性發展。
樹木幼苗一般是需要使用容器處理,這也是大多數林業育苗的方法,這種方法十分的適應環境,取得了較好的育苗成效。但是,容器育苗方式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它雖然能夠保障苗木根系的完整,但由于容器空間有效,會造成樹苗出現劣根的情況,從而影響著樹苗的發育,影響著后期的生長。因此,工作人員需注意這一情況,不斷探尋有效的育苗技術,使得現代林業育苗工作有效開展[1]。
在目前的林業建設工作中,林業用苗數量不斷增長,苗木種類也越發豐富起來。工作人員若想提高林木的存活率,就應該構建全新的林業育苗理念,跟隨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更加科學的進行林業育苗工作,從而使現代林業育苗工作有效進行。首先,林業育苗工作應在大棚中進行,需改變傳統的育苗技術。目前我國林業育苗主要采取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利用流水線的形式提高插條的產量。工作人員在座位栽培枝條時,必須選擇帶有頂芽以及葉子的枝條,從而最大限度太狠苗木的存活率。其次,工作人員在進行育苗工作時,應合理選擇育苗器具,當樹苗進入到栽培狀態時,工作人員應定期進行巡視工作,充分發揮出容器的優勢,使幼苗可以茁壯的成長。
工作人員在進行現代林業育苗工作時,需根據苗木的生長情況,合理的選擇苗木的生長環境。當幼苗初步完成栽種時,工作人員應及時檢查苗木生長現場的濕度以及溫度,從而構建出良好的生長環境。同時工作人員需對林木生長狀況進行數據分析,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育苗技術[2]。另外,工作人員需嚴格把控幼苗施肥工作,根據幼苗的生長現狀合理選擇肥料種類,并科學的配比肥料用量,從而提高施肥工作的效率。當進入到起苗階段時,工作人員應當測量土壤的濕潤程度,根據苗木根系的成長情況,合理的規劃育苗工作,使得育苗期間的工作能夠有效進行。
工作人員在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時,應根據苗木的生長情況,針對性的采取防治措施。例如,當進行人工防治工作時,肉眼可見的蟲子,工作人員可以直接用手將其摘除;當進行物理防治工作時,可以用黑光燈驅殺金龜子等蟲子;當進行化學防治工作時,可以通過噴灑農藥的方式。
相關林業育苗人員可以將科研與生產實踐相結合,以此提高育苗工作的科技含量,保障林業育苗工作得以有效進行。工作人員應使用播種技術進行土壤的殺菌以及消毒工作,提前一周用稀釋過的硫酸亞鐵溶液進行土壤消毒,從而阻礙細菌的侵入[3]。同時,工作人員應充分重視扦插工作以及播種工作,此項工作一般在春季進行,也有部分區域在秋季進行,工作人員應按照種子的大小決定播種深度,一般為種子直徑的三倍左右,播種過后需要用濕土壓實覆蓋。
在進行林業育苗工作時,工作人員應科學的評價苗木的育苗質量,從而更加具體的了解幼苗的成長情況。工作人員進行育苗質量評價時,需按照苗木根系發育、苗木大小以及葉片生長情況進行分析,并結合當前實際,保障相關數據的有效性以及真實性。工作人員只有不斷的總結經驗,才可以更好的進行實驗以及分析,從而探討出相關的解決方式,保障我國林業育苗技術的提升,提高幼苗的成活率,維護生態平衡以及生活環境,推動現代林業工作的發展。
綜上所述,現代林業育苗技術作為林業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能提高林業育苗工作質量,還能使林業的綜合效益得到提升。工作人員將現代林業與育苗技術有機結合,根據樹木的種植情況,及時調整育苗技術,從而促進現代林業育苗工作的發展,使其變得更加合理化以及科學化。同時,工作人員還應提高自身技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根據育苗技術的發展,學習最新的育苗理念,從而增強樹木的存活率,使得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推動現代林業育苗工作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