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池
明洋建設有限公司 湖北 大冶 435100
混凝土主要的指標之一就是混凝土的配比度,即砂石、水、水泥的比例,在大體積混凝土建筑施工中,對于混凝土的配比精確度要求較高,根據施工方案和施工要求,在大體積的混凝土建筑施工中,相應的需要減少水泥的含量和比例,以此來確保混凝土的強度和硬度,大體積混凝土建筑對溫度的要求較高,較少水泥的比例,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大體積混凝土建筑的吸熱能力[1]。
混凝土攪拌工藝是指,將配比好的混凝土投入攪拌機中進行攪拌,并由專門操作人員調試設備參數,并加水空轉,使其內壁完全濕潤,隨后按照配合比例要求投放原材料,在攪拌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攪拌的時間以及攪拌的速度,確定攪拌后的混凝土滿足大體積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要求,混凝土在攪拌確認攪拌機數量的時候,根據施工工期的要求,按照施工的進度,配給相應數量的攪拌機,為大體積混凝土建筑施工提供服務。
混凝土在完成攪拌之后,需要將攪拌好的混凝土運輸到施工地點,在運輸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混凝土不會出現離析現象,防止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出現水分的流失,控制混凝土的溫度,因此,在混凝土運輸時,一定要先進行覆蓋操作,在進行檢驗,最后才用于施工;通常,混凝土運輸到施工地點進行澆筑的時候,需要對施工點進行清理,避免對施工質量總成的影響,混凝土在進行澆筑的時候,混凝土的溫度應該保證在5℃以上[2],并合理的控制混凝土的澆筑厚度,根據施工設計方案控制混凝土澆筑厚度,一般來說,厚度控制在400mm之內,在進行分層澆筑的時候,中間的間隔時間不能太長,影響混凝土的質量,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需要進行振搗施工,振搗時間一般控制在15-30秒之內,保證混凝土的粘合度。
大體積混凝土的建筑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在完成澆筑之后,對混凝土的養護工作不能少于7天,混凝土的養護工作包括了對混凝土溫度的控制,對混凝土含水量的控制,控制溫度以及含稅量的目的是防止由于混凝土結構的內外溫差過大,對混凝土結構造成的傷害,致使混凝土結構出現皸裂現象。對混凝土的養護可以通過對混凝土表面澆水保濕,或是覆蓋保溫材料,并將保溫材料的內外溫差控制在25℃之內,保護時間要大于15天[3],這樣才能從基礎上保證混凝土結構不會出現裂縫和保證大體積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質量。
大體積混凝土建筑在施工的時候一定注意控制施工的溫度,控制溫度的目的是保證混凝土內外的溫度差,避免由于溫差過大造成的混凝土建筑的損壞和裂縫,出現裂縫的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就會下降,嚴重影響建筑的整體質量,嚴重的部分需要重新進行混凝土建筑的施工,不僅浪費了時間,更是浪費資源。在真個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做好溫度的測量,測量工具選擇的材質是PVC管,該測量管的直徑在17mm左右,在進測量管埋入混凝土結構內的時候,一定將測量管埋入端口進行密封,主要作用是防止測量管的變形,然后在進行埋入工作。混凝土澆筑之前在澆筑地點插入一根鋼筋,這個鋼筋的作用跟測量管的作用類似,是用來測量混凝土表面溫度。
混凝土溫度的檢測的時間控制在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經過10小時左右的干燥之后,再進行混凝土溫度的檢測,檢測溫度的時間控制在2天之內測量時間控制在2小時一次,7天內每小時測量一次,之后每天測量一次,總共測量時間要經歷14天[4],在測量過程中產生的數據一定做好記錄工作,保證數據資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會進行振搗操作,振搗操作的目的是為了將混凝土結構中的一些細縫和氣泡排除,避免混凝土中出現一些氣泡,造成混凝土層之間銜接不夠緊密,導致混凝土結構強度不夠,振搗施工還能有效的排除混凝土結構中的水分,將混凝土的含水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將混凝土結構的強度提升到當前技術下最高的強度。混凝土的振搗完成之后,要在混凝土結構表層覆蓋塑料薄膜,保持混凝土結構的含水量以及溫度,在確認混凝土結構硬化和凝結前,不能將表面的塑料薄膜撕掉,避免混凝土結構水分的流失,影響混凝土結構的質量。
在澆筑作業開始之前,施工人員應掌握相關的要求和技術標準,規范施工操作行為,提高混凝土澆筑的質量。同時對混凝土的泵送設備進行試運轉,保證其運轉正常之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在澆筑過程中應保證每層澆筑的厚度符合施工方案設計的要求,鋼筋保護層的厚度偏差應控制在5mm左右。在混凝土泵送時禁止加水,影響其性能和坍落度,由專門的人員采用混凝土坍落度檢測儀對坍落度進行定時抽查,確保坍落度符合相關的施工標準,控制施工過程中的相關參數,能夠有效的控制大體積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質量。
綜上所述,大體積混凝土建筑在施工過程中對混泥土的施工工藝有一定的要求,相較于其他的混凝土建筑,大體積混泥土建筑對混凝土的配比度以及溫度等內容的要求較高,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工藝中包括的工藝有混凝土的配比、混凝土的攪拌、混凝土的運輸及澆筑、混凝土的養護等內容,大體積混凝土建筑施工質量的控制要點包括溫度、振搗、以及相關施工技術,從這些要點進行控制,有效的提升大體積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