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宏鑫
南通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 南通 226000
瀝青路面是混合材料組成的,其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彈塑性,因此,在車輛經過中其路面震動較小,噪聲減少,并且其穩定舒適度較高。
瀝青路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增加車輛與地面的摩擦度,可以有效的減少雨天車輛打滑等效果。
隨著我國城市快速發展,市政道路建設的加寬,改造等工程相對較頻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行,瀝青路面在市政道路中的使用也越來越普遍,可以有效的節約其施工原料,不僅僅經濟性好,還貫徹了我國以可持續發展為主的這一政策。
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會對人們的日常出行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對于施工人員來說其施工工期較為緊湊,瀝青路面施工便利,后期養護時間相對較短,可以快速投入使用中,滿足了市政道路建設的需求。
瀝青路面是現階段世界范圍內應用最為普遍的路面結構形式,具有平整度良好、結構穩定性高等特征,并且能夠增強行車舒適度,節約保養維護經費。但在實際投入使用過程中,基于細節設計不合理,施工規范性匱乏,導致市政道路瀝青路面結構出現多類型病害問題,嚴重危害了道路質量,制約了城市交通的發展。下面將具體論述市政道路瀝青路面結構的危害及成因。
根據開裂形式可將瀝青路面結構的裂縫問題分為橫、縱向裂縫、龜紋裂縫及塊狀裂縫集中。通過深入實地對多條重點市政道路進行勘測分析可知,誘發瀝青路面結構開裂的主要因素有:其一,道路工程路基設計不合理,施工操作未遵守標準規范,導致路基發生不規則沉降。另外,路基壓實處理不達標也會導致路基沉降,進而引發結構裂縫。其二,基層反射裂縫。由于基層建設所使用的原材料質量不合格,壓實處理不到位,維養不及時等都會引發基層縮裂。尚未發現或未采取必要的修復處理情況下鋪筑面層,會導致收縮應力傳遞到瀝青結構面層,進而誘發反射裂縫。其三,采購的瀝青混凝土材料強度不足,在持續低溫環境下,荷載力超過上限指標,引起結構開裂。其四,交通承載量過大,超負荷運營導致結構開裂。由于車輛荷載超過路面結構承載上限,長期惡性循環,導致結構出現嚴重形變開裂。通常來說,超載導致的路面結構損壞是正常結構開裂的十幾倍,為此,在道路運營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限定車輛運載高度及重量,限制重型運輸車輛通行。
在下層瀝青路面松散類病害主要包括內部結構裸露、主體材料松散、路面出現不同程度坑槽等。其根本原因是在運營過程中,由于排水不暢,雨水長期積存、車輛超荷載運行、瀝青材質不達標,進而使老化速率加快、機械性損壞及石料風化。
市政道路瀝青路面形變病害主要包括車轍、陡坡等。其中形成車轍的原因是市政道路交通運載量過大,重型運輸車輛碾壓、行車渠道化、瀝青混凝土材料老化等現象導致的。另外,陡坡除了與瀝青混凝土材質有關外,受運輸車輛荷載作用的影響也較大,如車輛急剎車的瞬間沖擊力、交通事故的機械性破壞等。
市政道路瀝青路面的其它病害類型與上述幾種存在顯著差異,主要包括泛油、修補損壞等形式。路面泛油是由于瀝青混凝土材料穩定性不足,抗拉應力性能下降導致。而修補損壞則是由于道路工程養護未嚴格遵守標準規范,比如,未按照要求噴灑黏層瀝青、壓實處理不到位等。
原材料配比是直接影響瀝青混凝土質量的關鍵因素,為此,在工程設計環節,要考量瀝青混凝土材料的耐受性和安全穩定性,并結合實際需求,調整配合比例。對于高寒地區來說,需考慮區域的氣候環境特征,讓材料的低溫抗裂性能滿足實際要求,延長道路工程使用壽命。
在瀝青混合物材料運輸到攤鋪施工現場進行攤鋪之前,現場施工人員必須要將所要進行攤鋪的路面清潔干凈,并對其路面噴曬上有效的透層油,以此來增加施工路段的上下層結構相黏性。
在瀝青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材料配合比例均勻拌制,同時確保所摻雜外加劑質量符合要求。在材料運輸過程中,加蓋苫布,避免運輸顛簸造成材料流失,以及因避免溫度過高導致離析問題。在路面攤鋪、碾壓施工環節,要著重把控瀝青混合料的溫度、攤鋪厚度及工序質量,從而使碾壓壓實度達到標準要求,強化施工質量。
針對瀝青路面結構的不同病害問題,應采取特殊處理措施,強化工程質量,延長使用壽命。由于路基不規則沉降導致的結構裂縫問題,首先應細致觀察沉降變化情況,在必要的情況下,挖出路基及路面的材料,在保證路基壓實處理達到要求的前提下,展開路面施工,從根本上消除裂縫病害。其次,基層反射裂縫處理應當以預防為主,優化基層設計,對施工質量進行動態監控,避免反射裂縫問題的發生。一旦發現反射裂縫問題,應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處理,避免其惡化。
綜上所述,市政瀝青道路路面工程實際施工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可能導致其出現質量問題,所以在實際施工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措施來保障路面質量,確保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