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路旋
《綠皮書》榮獲美國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探討的主題是種族歧視,但卻不同于以往種族歧視影片(《為奴十二年》)批判與殘酷,是一部溫暖人心的作品。在后殖民主義關于“他者”理論的描述中,白人被稱為“自我”(self),占據著主體位置,而其他人種則被稱為“他者”(the other)①。西方人將自我以外的人稱為他者,在經濟文化優勢主導的主流意識形態下“自我”建構著“他者”的生活習慣與民族文化,甚至是歷史。《綠皮書》是以雙主人公雙線方向回望歷史中的民族問題,但在美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下,托尼代表著“自我”,謝利博士代表著“他者”,托尼主導謝利博士南方巡演,白人建構著黑人民權運動這段歷史?!吧衿婧谌恕笔恰白晕摇苯嫛八摺钡你y幕產物,因此本文試圖通過好萊塢“神奇黑人”唐·謝利這一范式形象,探討《綠皮書》謝利博士的人物塑造與黑人銀幕話語權以及種族關系的呈現。
“神奇黑人”(Magical Negro),是在白人主流意識形態下,為完成“自我”價值的實現與文化霸權,建構“他者”的形象,“他者”為“自我”的文化霸權實現提供支撐。因此“神奇黑人”銀幕形象由白人所建構。“神奇黑人”這一概念最早由克里斯托弗·約翰法利提出,用以指好萊塢電影中經常出現的為白人主人公提供幫助的黑人配角固定形象②。通俗說,“神奇黑人”是指好萊塢影視作品中常見的一種黑人形象,其存在意義是為了拯救或幫助白人伙伴。如《阿甘正傳》中的黑人布巴·布魯、《肖申克的救贖》瑞恩、如《人鬼情未了》中的黑人女性卡爾中的黑人獄友瑞德等。
根據后殖民“他者”理論,“自我”建構“他者”,“他者”實際上蘊含著美國意識形態,黑人及其文化被概念化為陪襯者的符號角色,并不是原汁原味,是被特意建構。“自我”屬于支配者,“他者”則是被支配者。好萊塢電影中“神奇黑人”一貫處于配角位置,經濟社會地位較低,其主要作用是幫助白人主角審視自我、克服性格缺陷。但他們一般擁有人生智慧,經常配有某種神奇的力量,這種力量促使白人主角產生蛻變,克服困難實現自我價值。《阿甘正傳》中的黑人布魯,勇敢真誠,鼓勵且陪伴阿甘;《肖申克的救贖》中的黑人獄友瑞德,困境中追求自由,給予了肖申克精神支持,是艱難歲月中的伙伴,亦是人生導師。通過分析可發現,大多數“神奇黑人”擺脫了貧窮、愚昧、粗俗刻板印象,擁有優點和特殊的神奇力量,幫助白人實現自我價值?!八摺笔潜弧白晕摇苯嫷摹八摺?,它代表著“自我”的主流價值觀。黑人長期處于非主流的邊緣位置,是“自我”白人所建構的,他們眼中可被接受少數“他者”黑人形象,脫離黑人群體普遍特性。值得思考的是,脫離了群體的特性,黑人形象是否代表黑人群體?
《綠皮書》中謝利博士銀幕形象打破了好萊塢“神奇黑人”范式。唐·謝利以雙主線的形式出現,擺脫以往配角形式,獲得銀幕話語權。好萊塢大多數影片中,黑人以白人生活的副線出現,很少擔任影片的主線,因此獲得主流獎項最佳男女主角的機會微乎其微。以奧斯卡為例,只有五位黑人獲得獎項,四男一女,四位最佳配角,一位最佳配角與最佳主角。
黑人群體長期處于邊緣位置,銀幕形象受“自我”建構。“自我”主流意識支配性來源于殖民時代百年財富積累,造成“自我”與“他者”發展上的不對等,導致話語權的不對等。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民權運動越演越烈。謝利博士作為雙主線之一出現,一定意義上是“他者”銀幕話語權的提高。謝利博士擺脫傳統黑人經濟文化狀態(學識淵博、棋藝高超、生活富有),但脫離黑人文化,除了膚色以外無異于白人。斯圖爾特·霍爾認為文化身份“反映共同的歷史經驗和共有的文化符碼”。謝利博士喪失了民族文化符碼,只有黑色膚色,還是黑人么?是被“自我”建構的黑人。影片以謝利和托尼為切口,回望美國60年代的民族問題。種族隔離制度在南方風靡仍是主流現象,但馬上要決堤。托尼襲警,謝利與托尼被警官帶往警局,謝利電話求助約翰·肯尼迪,這暗示謝利的社會地位。
白人托尼幫助黑人謝利實現愿望。托尼具有某種神奇的力量(快速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幫助謝利解決南方巡演途中的問題。當黑人謝利成為主線,白人托尼成為支持者,身份調換,其原因是什么?是社會開化包容的結果,但值得深究的是,突破以往慣例是否等同于突破身份隔閡。
《綠皮書》是一部民族和解的溫情電影,但其本質訴說的是美國白人主流文化,白人托尼的成功不同于以往影片獲得自由(《肖申克救贖》),走向人生成功(《阿甘正傳》)。《綠皮書》傳播的是白人的“自我”救贖,以個案粉飾歷史,符合當下主流意識。但從“他者”視角分析這段被建構的歷史,隱含了另一種民族不平等,即對歷史話語權的喪失。
在1962年以美國白人為主導的民族優越下,與其說托尼幫助謝利完成南方巡演,回望歷史民族問題,不如說黑人謝利幫助白人托尼實現了道德上的救贖。當下美國霸權受到多方位的挑戰,國內經濟不景氣,以托尼為代表的中下層白人生活困頓,《綠皮書》出現,宣揚了主流意識形態,粉飾“自我”的歷史記憶,重建了“自我”的主流文化的偉大,撫平了中下層白人的焦慮。
《綠皮書》“神奇黑人”謝利博士未跳脫“神奇黑人”內核——存在意義是為支撐托尼完成自我救贖。影片改編依托于美國白人主流文化,以“自我”(托尼)為視角進行講述,對“他者”(謝利)的塑造缺乏客觀性,引起了家屬強烈不滿,謝利弟弟稱之為“謊言交響曲”,指出謝利博士與家人、黑人社區關系從未疏遠。謝利弟媳則透露謝利與托尼之間為雇傭關系,關系一般談不上朋友?!毒G皮書》本質仍然以“自我”作為文化主流意識,建構“他者”故事,“他者”始終作為“自我”陪襯。
謝利博士幫助托尼改變對黑人的偏見。種族歧視源于殖民時代,1961年北美大陸販賣了第一批黑奴,不少州制定黑奴合法化,自此白人與黑人形成了經濟文化政治上的全方位不平等。南北戰爭的勝利,實現了黑人與白人憲法上賦權平等,解除奴隸制度。但民族平等并未實現,南方各州制定民族平等但隔離的條例,“綠皮書”黑人旅游指南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版的。托尼居于北部城市紐約,托尼妻子對黑人工作人員尊敬有禮,但托尼則是深深歧視,表明北方對黑人態度呈現多樣態。從托尼扔掉黑人裝修工喝過的杯子,到拒絕承擔謝利博士的擦皮鞋、整理衣物的貼身服務,可見托尼對黑人懷有歧視,具有白種人優越性。隨著托尼與謝利博士南方巡演路途中的相處,文化差異、矛盾沖突、和解,兩人之間發生了微妙的轉變,托尼由黑人歧視者轉化為黑人平等權力支持者。在最后一站馬州伯明翰,托尼支持謝利博士因不能共同用餐進行抗爭。影片最后謝利博士與托尼一家共度圣誕節,電影為我們制造了一種白人幻想民族和諧的假象,但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托尼對黑人態度的轉變,而這改變是謝利博士促成的。
種族隔離條例的抗爭,依托于黑人民族意識的覺醒與抗爭。在布朗案之前,是“他者”黑人開展民權運動,黑人是民權運動的核心力量。而影片中托尼扮演黑人救世主的角色,一次次拯救謝利博士于危難之中,酒吧沖突、牢獄之災、雨夜之爭(托尼未能解決,但依托于約翰·肯尼迪解決),最后鼓勵支持謝利博士爭取平等就餐權力。試想黑人民權運動,是黑人民族意識的覺醒與抗爭,影片則依托于白人托尼,這段歷史是“自我”建構的“他者”的歷史,當下美國主流價值觀指導下的回望歷史——“自我”英雄,實現道德救贖。
以好萊塢為代表的美國早期黑人形象是單一化、片面化、刻板化與肆意歪曲:邊緣位置、文化程度低下、經濟窘困、社會暴動分子;同時黑人電影題材較少、社會關注較低,致使黑人在電影中極少獲得過正面的展現和客觀的評價。1915年美國大衛·格里菲斯執導的《一個國家的誕生》,黑人在片中仍是負面形象。60年代隨著民權運動的興起,好萊塢電影黑人形象逐漸走進主屏幕,呈現多元化、立體化,例如《為奴十二年》《林肯》《當幸福來敲門》《弱點》等影片。其中隨著民權運動的興起,民族平等逐漸成為白人主流價值,“神奇黑人”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銀幕之中,扮演促成白人實現自我價值的角色,粉飾種族隔離期間的不公與殘酷,營造一種不切實際的夢。其中《弱點》以黑人邁克爾為主線,被美國白人家庭收養,通過家人的鼓勵支持與自身天賦努力,成為美國國家橄欖球運動員的故事。主線是邁克爾的成長蛻變之路,但另一層面蘊含著白人對黑人的拯救,片中以報紙形式呈現同樣具有運動天賦邁克爾的弟弟被槍擊死亡的結局,暗示如果沒有白人的幫助,邁克爾結局如同他弟弟一般。白人扮演拯救者形象,邁克爾本質上則是“神奇黑人”想象,實現了白人主流價值觀傳播,粉飾了民族問題。
“神奇黑人”銀幕形象是美國主流文化與意識之間的產物,是“自我”視角下對“他者”的描述,“他者”實質上暗含著西方中心的意識形態與主流價值觀。隨著黑人的文化覺醒與民權運動的興起,好萊塢呈現更多元立體的黑人形象,但是卻擺脫不了“他者”的存在,黑人及其文化被概念化為陪襯者的符號角色③,臣服于白人為主導的意識形態認同機制?!毒G皮書》謝利博士雖然突破以往“神奇黑人”慣例形象,但喪失了民族共有的文化符碼,是被“自我”建構的形象,并未突破其本質內涵,扮演白人的支持者銀幕形象。電影屏幕話語權來源于經濟、文化與政治綜合制衡,美國白人經過早期殖民時代的財富積累,被剝削者(黑人)短期內無法實現電影屏幕話語權,爭取種族平等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黑人群體每一代人自覺努力。
《綠皮書》影片是一部代表美國主流意識形態溫情的作品,以溫和幽默的方式回望了歷史中的民族問題,淡化了民族沖突,實現了黑人與白人的和解。但其最終也未能突破“神奇黑人”的本質內核,用“自我”建構“他者”歷史,缺乏歷史客觀性,淡化了黑人民權運動斗爭性,以一個例外性的個案粉飾了現實。實際上這并未真正觸及民權運動的核心,而是由占據主流意識形態的白人書寫的歷史。《綠皮書》突破以往“神奇黑人”慣例形象,黑人逐漸獲得更多銀幕權力,這是一種進步;但未突破“神奇黑人”本質內涵,以“他者”為視角敘述歷史,產生一種歷史與意識形態的局限性。
注釋:
①張京媛.后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58.
②Farley,Christopher John.That Old Black Magic[N].Time,2000-05-27.
③李秀文.美國黑人電影中的男性形象[J].電影文學,2015(24):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