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淦
(山東省青州市青州實驗中學16級5班 262500)
高一階段的物理課程學習相對比較簡單,這是因為高一物理是以基礎知識為主,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保持嚴謹的學習態度,善于運用抽象性思維提升自己的物理理解能力.本篇文章在此基礎上,主要根據我的日常學習,對物理學習的經驗和方法等進行研究和分析,關于高一物理學習的經驗和方法,現主要從我的親身學習經歷展開研究與探討.
物理課程是我們進入高中階段學習的一門重要科目,也是課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物理課程中包含的知識內容較為復雜,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存在各種一知半解的狀況.我認為作為一名高一的學生,在剛開始接觸物理知識時,要善于自己思考,并總結出學習物理的經驗和方法.并且物理課程作為高中學習的一門重點學科,多是老師帶領我們進行原理、公式和概念的理解,課程中主要是研究自然原理和物質運動、物質結構的內容,在物理課程的學習中,很多同學和我一樣經常感到物理問題的分析以及相關原理的應用較為抽象.所以作為一名高一的學生,我認為重點要打好物理學習的基礎,結合自己平時學習物理的一些心得和體會,總結出相關的經驗和方法,并將這些經驗方法運用到解題實踐中,驗證學習成效.
1.思維過渡
物理知識的學習主要就是研究物質內部結構的特點以及物體的運動規律,這些內容的研究均較為抽象,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同學和我一樣對書本中提到的規律、概念和原理等難以理解透徹.在后來的學習中,我將自己的這種學習感受和初中的物理學習狀態進行了比較,發現我們在學習物理時出現這些問題主要就是自己的思維過渡困難.在初中物理學習包括其他學科的學習中,我們的思維模式多是基礎性的計算類模式,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更加傾向于運算學習,但是高中物理學習需要我們分析運動原理,要能夠在腦海中構建問題模型.因而,我認為進入高一物理學習后,我們要轉變傳統思維,根據理論知識構建理想模型,并在問題演繹、推導中形成嚴密的邏輯系統.
2.認知結構
高一物理課程學習中,書本中會根據一些原理列舉生活中的例子幫助我們理解,老師在課堂上也會理論結合實際的分析問題,這種教學形式使我片面性的認為物理知識都是生活化和形象化的.造成認知結構的不完善.在學習高一物理時,由于我們本身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掌握基礎性的物理知識,導致在更高一級的學習中一味的生搬這些內容去套用、解析問題,形成“思維定式”.對于這種情況,我認為我們要對自己的物理認知結構進行重新構建,例如對于高一物理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者雖然在某種狀態下能夠保持運動平衡狀態,但是它們并不屬于二力平衡范疇.重構認知結構,是活化自己的思維模式,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進一步的延伸和擴展,從而更加全面的認識問題、思考問題.
3.提出問題
作為一名高一的學生,我們物理課程的學習剛剛處于初始階段,在此期間,要培養自己的良好學習習慣、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在物理思維和解題能力的鍛煉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物理水平.我認為作為學生不僅要學會解決物理問題,還要善于根據書本原理或相關問題,經過妥善思考,再度提出自己的問題.例如在高一物理教材中關于力的大小對物體運動狀態的影響,在腦海中假設一輛小車勻速移動在光滑平面上,現給小車一個推力,我們可以猜想,小車會不會動?動的原因是什么?對此進行條件分析,小車運動是勻速的,平面光滑,故而發生運動狀態改變是因為施加推力.再對這個推力的作用點、作用時間以及是否是恒力的內容分情況分析,了解小車運動方向是否改變?改變的話是曲線還是直線?學習物理時善于從不同角度思考并提出問題,有助于鍛煉我們的解題能力.
1.課前預習,總體把握
高一階段的物理課程學習,由于知識內容尚且比較簡單,我們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并不多,因而在具體的學習中,我們有更加充足的時間去提前預習課本,總體研究和把握書本內容.例如高一物理中對運動內容的研究,關于質點、參照物等是我們需要掌握的部分,通過預習課本,我們可以重點分析幾種情況:兩個物體都不在動、一個物體在動一個物體不在動、兩個物體都在動,在這三種運動對比狀態下,再分別以對方物體為參照點,探討其中的相對運動問題,全面把握質點、參照點等概念,對運動描述的章節內容有一個整體性的把握,使課堂聽講更加有效率.
2.善于合作,交流討論
物理知識既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又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不能應用固化思維去看待和分析問題,我認為我們剛進入高一,應該注重培養自己的物理興趣和學習合作問題.對于教材中的運動規律問題包括曲線運動、平拋運動以及圓周運動等,均包含了較多關于力、質量和作用點的內容,運動影響要素較多,我們可以通過交流討論共同探討其中的原理.高一物理學習,我們學生之間形成合作小組,對物理問題展開交流與討論,有助于我們更好的了解別人的思路,相互借鑒學習方法,有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
3.設計實驗,動手操作
物理課程的學習通常是與實驗操作相互聯合在一起的,作為一名高一的學生,我認為我們在日常的學習中,要增強自己的這種實驗操作意識.對于課本中的物理問題,可以根據提示設計相關實驗,例如對于高一教材中的機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的問題,我們需要探究其中的功率、做功以及彈性勢能等內容,對此,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實驗,對功與速度變化關系進行研究.培養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實驗探究形式完成知識學習,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強化自己的物理思維,奠定未來物理課程學習的基礎.
作為一名高中生,我們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要善于培養自己的學科思維,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有目的、有計劃的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這樣才能全面有效的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