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航 黎建軍 趙權碩
中國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長期的歷史更迭中,留下了不盡其數的文化瑰寶。廣電媒體作為大眾傳播的主要媒體,對于弘揚與傳承傳統文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經典詠流傳》等結合中國傳統文化打造而成的電視節目相繼出現,既呈現一定的文化信息,又具有娛樂性,深受觀眾喜愛。
《經典詠流傳》是央視推出的中國大型文化類電視節目。節目由各行業的嘉賓對由經典詩詞改編的歌曲進行演唱。歌曲演唱完畢,由歌手或其他嘉賓闡述歌曲背后的故事。之后進入鑒賞團的鑒賞環節,由知名教授和學者解讀經典背后的詩詞人文背景,并對歌曲進行點評。他們用流行傳唱經典,用精心雕琢華章。
該節目于2018年2月16日至2018年2月18日(大年初一至大年初三)每晚20∶00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2018年3月3日起每周六晚20∶00重播。在2018年6月15日,榮獲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季播電視節目。該節目在完整播出后,獲得了豆瓣8.7的高分。
節目將傳統文化的經典詩詞與電視媒介、新媒體平臺結合起來,同時兼顧詩詞文化意境的抽象性和內容形式的通俗性。不僅有經典傳唱人為觀眾帶來饕餮盛宴,更有專業的大學教授為觀眾帶來深入淺出的解讀。節目用新瓶裝老酒,為觀眾打造出一場場視聽盛宴。鑒賞團成員對傳唱歌曲進行專業點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承經典。
在《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古典詩詞富有價值內涵,歌聲樂曲愉悅身心,背景故事帶領觀眾感知時代發展?!督浀湓伭鱾鳌芬噪娨暪澞繛樾?,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向大眾展示和傳播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節目把傳承經典、弘揚優秀文化放在首位,把胸懷和創意對接起來,實現內容與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創新,為群眾提供優質豐富的精神食糧,在電視節目創作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實現文化進步,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發展做出了有益的嘗試。一方面,節目積極找尋經典的時代意義,使今人與古人產生情感共鳴,建立大眾與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紐帶。另一方面,節目勇敢嘗試經典的時代表達,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經典之所以能夠世代相傳,是因為它給人們帶來希望、感動、啟迪、力量,能夠在人們心中激蕩起情感共鳴、思想共鳴。
文化類電視節目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引導和監督?!督浀湓伭鱾鳌饭澞控瀼芈鋵嵤糯髨蟾妗巴苿又腥A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要求,憑借深厚的文化內涵迅速獲得了觀眾的喜愛。2017年1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要求創作要“善于從中華文化資源寶庫中提煉題材、獲取靈感、汲取養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將2017年明確為“內容質量提高年”,發布了《關于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臺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視聽節目創作播出管理的通知》等,著力營造健康積極向上的行業氛圍。在這些政策的推動下,《經典詠流傳》應運而生,并受到廣泛關注。
《經典詠流傳》包含了多種藝術形式,將中國傳統詩詞與不同類型的音樂有機結合在一起,極大程度上滿足了不同觀眾的需要,同時高收視也為制作方提供了打破固化制作模式的參考。在此之前,大量綜藝節目引進或借鑒外國的節目但創新性不足,而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出現無疑為中國電視媒體注入了全新的能量。
一方面,《經典詠流傳》滿足了既想休閑娛樂又想有所新知的觀眾的需求。“娛樂”模式在現在的節目中已經根深蒂固,《經典詠流傳》正是突破這種模式,把中華經典文化和節目相結合,實現娛樂和文化的融合,在豐富觀眾業余生活的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提升了觀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另一方面,《經典詠流傳》解決了一般文化類電視節目晦澀難懂的問題,不是一味地塞給觀眾“知識點”,而是以娛樂為包裝,以歌曲為形式,深入淺出地讓觀眾感受到節目的內涵。節目也讓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觀眾更好地參與進來,實現詩歌和觀眾、明星和百姓、古代和現代的對話,從而使節目更具有競爭力。
在當今社會,很多欄目都圍繞著一種潮流而開辦,而且引進國外版權的節目比比皆是。在同質化現象嚴重的電視熒屏上,《經典詠流傳》如同一股清流,勇于探索,積極創新,擯棄了以往單調的風格,原創節目形式,用詩詞的文化加音樂的魅力,以當代人更加喜愛的方式,解讀詩詞,傳承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
節目制作方努力在文化與娛樂之間找到平衡點,以文化資源作為精神內核,以娛樂作為表現方式,使文化和娛樂充分連接在一起。文化并不單純是枯燥的文化,娛樂也不只是表面簡單的娛樂,兩者結合起來,相得益彰?!督浀湓伭鱾鳌肥?018年創作的文化節目,節目播出后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脫離了泛娛樂化的潮流,將中華經典的詩詞文化與當今發達的網絡以及電視傳播媒介相結合,同時仍然兼顧詩詞,通俗易懂,可以為人們所接受和喜愛。
《經典詠流傳》的內容是高深難懂的歷史文化,卻以大眾的語言、以故事化的表現手法,讓觀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一檔節目成功與否,受眾起著很大的作用。《經典詠流傳》以詩詞為載體,讓民眾可以參與其中,帶動全民通過音樂的方式重溫那些曾經學過的古詩詞,讓人們充分感受到“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的獨特魅力。
名人效應可以在短時間內擴大節目的影響力?!督浀湓伭鱾鳌愤@檔節目的特色是由經典傳唱人現場演繹,再由現場四位鑒賞團嘉賓做出欣賞點評。鑒賞團成員包括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著名音樂人庾澄慶、著名主持人曾寶儀,由他們共同為觀眾解讀經典,引領觀眾賞析歌曲和詩詞。歌手傳唱人包括楊洪基、王力宏、王俊凱、孫楊、鳳凰傳奇等,為觀眾帶來一場場視聽盛宴。
在網絡節目的沖擊面前,電視人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領作用,收起收視率和收益率這兩件殺手锏,不要為它們而論品質。在創作文化類節目時,要注重提升文化內涵,不要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要冷靜客觀地對待文化和市場之間的矛盾,不要遺失了自己應該具備的文化態度和文化品質。
電視節目《經典詠流傳》,與音樂相融合,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與泛娛樂化的電視節目有著本質的區別。它打破了一般文化類電視節目與普通觀眾之間的隔閡,為“馬太效應”下文化類電視節目的發展帶來了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