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書譽
新媒體也被稱作數字化新媒體,作為一種傳播形態,它利用網絡技術與數字化信息設備,通過無線通信網、互聯網等方式,將文字、音頻和視頻等信息傳輸至終端用戶。相對于傳統媒體“一對多”的傳播方式,新媒體的傳播具有“多對多”的特點。終端用戶使用各種通信設備進行交流與互動,也使得海量的信息在個性化群體中快速傳播,成為信息網絡。但由于該信息網絡交互性強與傳播速度快等特點,一個小的錯誤很可能被放大并且迅速傳播,新媒體中的“蝴蝶效應”現象時有發生,該現象可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社會安全現象,應規避這一現象的發生。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李希光曾在2002年提出言論:“中國人大應該禁止任何人網上匿名”,該觀點具有一定的爭議性,且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很多技術難度,但是從積極一面來看,他認為即使在網絡中發表言論,也應該為自己發布的內容承擔法律責任,同時注重知識產權及版權的保護意識,增加限制范圍內網絡實名制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青少年及弱勢群體受到網絡不良因素的影響,也可以防止青少年過早地沉迷于網絡游戲,影響學習及個人發展。應杜絕通過網絡在新媒體傳播過程中發布虛假信息及有害言論。目前信息傳播信息門檻低,用戶在發布信息時不用考慮所承擔的后果,部分缺乏真實性的留言可能是出于用戶對情緒的宣泄。在現實生活中,大量的網絡謠言、虛假信息肆意蔓延,大量的網絡信息詐騙案件發生在我們身邊,或因用戶操作不當,或因通訊軟件存在漏洞,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了這幾點實施犯罪。
目前的網絡環境中,大量的不良信息出現在用戶的身邊,因網絡監管力度不足,網絡中出現了一些“灰色地帶”。部分青少年在利用手機和電腦上網的過程中偶然瀏覽到該不良信息時,可能會受到負面影響,改變他們的人生軌跡,這便是由于網絡監管力度不足而引起的“蝴蝶效應”現象。除了認知能力較差的青少年之外,部分不良商家及犯罪分子將不良信息散步到網絡當中,使得剛剛接觸新媒體的中老年群體同樣受到網絡不實信息的影響。由于監管力度不到位,大量的虛假信息通過新媒體中的聊天軟件、視頻新聞軟件進行傳播,對中老年群體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部分犯罪嫌疑人通過網絡通訊方式串通作案,同時使用高科技通訊手段監聽、監控被害人行為;網絡黑客通過入侵他人電腦,盜取他人個人信息及商業機密,對被害人及家屬造成了不可挽救的損失。如不能進行有效地監控,這些不良信息將會在網絡中肆意傳播,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新媒體本身具有的交互性使其用戶對象具有一定的個性化及社群化屬性,用戶本身的歸屬感在某些特定群體中得以體現,用戶本身可以作為信息傳播的一個環節,大量的用戶群體支撐著整個新媒體網絡。但值得一提的是,用戶在自身傳播信息的過程中可能因為從眾心理的出現無法對信息來源進行有效的辨別就進行傳播。對于整個信息網絡來講,用戶個體僅僅是一個很小的組成部分,但正是因為“蝴蝶效應”原理,一個個很細小的環節也可能引起非常嚴重的后果?!案L”“帶節奏”字樣慢慢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當出現某件具有爭議的社會事件時,各大網絡媒體的爭相報道使得社會關注度迅速升高,但由于時間緊、調查不夠深入,前期報道難免出現不夠完整、說法片面的現象。用戶群體可能因為一定的主觀性對復雜的事件產生歧義,妄下定論,此類事件后期往往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轉折,現稱之為“反轉”。
針對新媒體傳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方式,我國應該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其進行制約及改正。新媒體作為目前發展最為迅速、傳播信息量最大的平臺,應該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保護和規范才能更加健康穩定地發展。目前,國家已出臺了部分法律對網絡環境進行監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發布《關于印發2018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方案的通知》表示,我國將實現對網絡市場的全流程、全鏈條精準監管,進一步遏制網絡市場突出違法問題。對于網絡侵犯高知名度商標、老字號注冊商標等行為,相關部門將從嚴從重打擊。除此之外,網絡交易管理、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互聯網電子郵件管理等方面都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對不良行為進行約束,同時也對網絡安全進行監管與維護。目前來看,還有一部分網絡違法犯罪現象處在“灰色地帶”中,執法機關在對其進行整治時只能進行教育,犯罪嫌疑人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但完整健全的法律體系的建立同樣需要一定時間,部分相關法律正在制定中,規范網絡基礎管理方式勢在必行。
新媒體傳播中存在著或優或劣的信息,傳播量賦予了信息影響公眾看法的力度,積極信息在經過大量轉載后產生積極效應,但消極信息在經過大量轉載后將產生消極效應,甚至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相關部門應該做好實時監控工作,避免“蝴蝶效應”的產生,將不良信息扼殺在搖籃之中。例如可以通過審核發言內容對版面信息進行篩選,過濾掉廣告、色情詐騙等不良信息,禁止其傳播,在不良影響產生之時進行處理也可以降低網絡防治安全成本。但值得注意的是,網絡監管的程度需要適當把控,凈化網絡安全是要凈化網絡環境而非限制網絡言論自由,我國是一個自由開放的國家,允許并鼓勵思維和文化的多元性。網絡實時監控的目的是對網絡中所禁止的行為進行專項整治,對網絡平臺的行為進行規范管理。一切危害到網絡安全的行為都會受到公共信息網絡安全檢查的監控與管理,但同時,網絡群眾同樣可以參與到網絡安全監管中來,通過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站對不良信息進行舉報,從而凈化網絡環境。
新媒體信息傳播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用戶群體,該群體通過興趣愛好、行為方式等吸引了大量其他用戶群體,稱之為“粉絲”。部分虛假信息很可能引起巨大的消極影響,群體中的從眾反應可能會加重負面消息的傳播,且該信息很可能會因特定群體的原因發酵、升華從而產生更加惡劣的社會影響。前期有效地控制用戶群體的錯誤認知,可以防止新媒體中“蝴蝶效應”事件的發生,從而降低控制成本,提高網絡安全,凈化網絡空間環境。網絡監管的過程中可以對自媒體用戶進行一定的行為約束,因為該用戶群體影響力廣泛,如發表錯誤言論會引起大量用戶產生從眾心理,引發較大的輿論現象,對該現象的監控和管制可以有效控制輿論導向?,F實生活中,每件事情都有一定的多樣性,在傳播過程中信息的丟失很可能使大眾錯誤地認識該事件,此時錯誤言論如果大量地傳播,將會引發網絡暴力甚至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
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新媒體的出現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使用群體的增加使得大量信息通過互聯網等通訊方式進行高速傳播,提升了用戶的生活質量,豐富了用戶的娛樂方式。但與此同時,大量的不良信息也通過該傳播方式污染著網絡環境,看似不起眼的一條言論可能引起軒然大波,造成社會危害,因此,必須規避新媒體中“蝴蝶效應”的產生。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健全網絡安全體系,做好網絡實時監控工作,將不良信息扼殺在萌芽狀態中,能夠降低網絡安全維護成本,提高網絡安全維護效果,從而達到凈化網絡環境的目的。與此同時,重視輿論導向對社會安全造成的影響力,針對公眾容易產生較大影響的群體,應加強監管,注重控制輿論導向,從而有效維護網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