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春 葛大偉
2BFX-6型小麥旋耕、施肥、覆膜、穴播一體機是適用于山地、丘陵等干旱缺水地區的先進的小麥種植機械。由17.64 kW四輪拖拉機牽引,一次行走,完成旋耕、施肥、覆膜覆土、穴播等工序。具有節水、保墑、增溫、增產的效果,可增產750~975 kg/hm2,是干旱缺水地區理想的小麥種植機械。
2BFX-6型一體機由懸掛裝置、支架、旋耕裝置、施肥裝置、傳動機構、覆膜覆土裝置、排種裝置等組成。作業時,降下拖拉機液壓升降裝置,通過懸掛支架帶動機具前行,拖拉機動力輸出軸經變速箱帶動旋耕裝置轉動,對土壤進行疏松和平整。機具的地輪驅動施肥裝置轉動,將肥料經排肥器、排肥管和開溝器均勻施到地下10 cm處。覆膜裝置將地膜鋪蓋到地塊上,經壓膜、覆土完成覆膜作業。穴播輪轉動,種子經輸種管落入種腔,鴨嘴插入地下,打開鴨嘴,種子均勻播種到地下4.5 cm處。播種過程中,行距要均勻,整行偏差小于6 cm;深淺要一致,偏差不得超過0.8 cm;壓膜要嚴實,膜邊覆土厚度大于3 cm。
(1)一體機水平調整。將一體機降到需要播種的深度,觀察傳動軸前后是否水平,可通過調節拖拉機懸掛裝置的上拉桿使一體機處于水平狀態。
(2)鏈條的調整。鏈條過緊,容易產生磨損現象;過松又會出現沖擊、跳動情況。這都需要拆除、增加鏈節或調整張緊輪。鏈條爬齒震動、沖擊失效的時候,應及時更換鏈條。
(3)播種量的調整。根據小麥播種農藝要求,調整排種槽輪的工作長度和排種舌的間隙,一般理論槽輪工作長度要乘以滑移修正系數,修正系數一般選1.15左右,播種量為 90~105 kg/hm2(6~7 公斤/畝)。
(4)施肥量的調整。通過調整施肥槽輪的工作長度和改變毛刷與施肥槽輪的間隙來實現,施肥量為525~750 kg/hm2(35~50 kg/畝),施肥深度 8~12 cm。
(5)播種深度的調整。當一體機達到播種深度4.5 cm時,固定調節手柄,使每次播種都播到同樣深度。
(6)覆土壓膜裝置的調整。將左右開溝鏟調至麥壟兩側位置,開溝深度≥5 cm。壓膜輪調至壓膜溝內,向內有10°~15°的傾角,地膜縱向拉伸松緊適當。覆土盤向外傾斜角度調至30°~35°,作業速度快,傾斜角度適當調小,土壤較硬可增大傾斜角度。
(1)作業前,通過調整拖拉機懸掛系統上拉桿螺桿的長度和左、右斜拉桿的長度來保持拖拉機與機架左右、前后處于水平狀態。啟動拖拉機空轉1~2 min,檢查各傳動部件運轉是否靈活,緊固件安裝是否牢靠。旋耕刀片作業時高速旋轉,一定要確保安裝牢固,避免傷人。
(2)作業時,先試驗行走10~15 m,檢查一體機旋耕、施肥、覆膜、穴播的作業效果,是否符合小麥種植的農藝要求。待一切正常后,即可進行正式田間作業。用2擋勻速直線前進,盡量避免換擋變速或停機。如確需停機,切勿前后移動機具,以免造成重播或漏播。
(3)地頭轉彎時,應先切斷機膜,升起機具后再轉彎。
(4)注意及時添加種子、肥料,種子箱、肥料箱內的種子、肥料不得少于1/5。
(5)機具轉移地塊時,應將機具升起至最高位置并鎖緊。
(6)機具每工作一個班次,應檢查各緊固件、鏈條等傳動部件的松緊,若松動,及時緊固。
(7)作業完畢,要及時清除覆土圓盤、開溝器、鎮壓輪、穴播器上的泥土、雜草等雜物。
農機的使用具有較強的季節性,只有在農忙期間在田間使用,作業季節結束,要及時對機具進行清洗、保養,以備來年使用。
(1)檢查各傳動部位及注油孔,清除附著的塵土雜質,加注潤滑油。
(2)卸下鏈條、鏈輪,將鏈條浸于機油中,再涂抹黃油,包好后放置于干燥的地方;鏈輪應用柴油擦洗,再涂抹黃油以防止生銹。
(3)檢查施肥裝置,清除施肥箱內的剩余肥料及雜物;檢查施肥管是否完好,若損壞則更新。
(4)檢查覆膜裝置,移走剩余地膜,清除塵土及雜物,調整覆膜開溝鏟和覆土盤至自由狀態。
(5)檢查機體,清除附著的塵土,油漆脫落部位補涂防銹漆,將整機置于通風干躁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