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義
(威遠縣農業農村局,四川 威遠 642450)
我國是世界農業大國,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大背景下,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土地資源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建設高標準農田可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加速土地資源的整理和開發,對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建成小康社會具有積極意義和重要價值。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對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分析,并且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優化和完善,促進農業的穩定以及可持續發展。
當代農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較低,也不善于應用信息技術獲取外界信息,在農業生產中一直沿用以往的固化模式,以獨戶生產為主,缺乏商品意識,農產品銷售渠道單一。加之受到傳統思想和田間條件的影響,農機生產水平落后,自身缺乏抗風險能力,沒有形成產業化規模,農產品附加值難以提升。
農業在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但是由于部分農民缺乏環保意識,更加關注農產品產量,在生產中大量使用農膜以及化肥,不僅對食用者的身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同時也對土地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害。土壤質量嚴重退化,難以為農作物提供營養需求,糧食產量不升反降。
當前,我國大部分農業基礎設施都興建于20世紀,由于當時的設計和施工水平不高,很多設施都已經年久失修,難以發揮其作用和價值。例如一些農田水利工程,其在經過多年的運行已經非常陳舊,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的排洪、輸水以及蓄水等功能,不利于農業生產的全面開展。同時,受到農村地區經濟條件的影響,但是農業部門也沒有調撥專項資金用于基礎設施的維修和建設,老化的設備和設施成為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要阻礙[1]。
在建設高標準農田中,需要對當地耕地資源進行整合與利用,充分發揮其農業生產的作用和價值,因此,想要獲取廣大農民的支持,當地職能部門需要加強宣傳教育。相關部門要派遣工作人員深入到農村地區中,挨家挨戶的進行政策宣傳和思想引導,促使廣大農民認識到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優越性,進而獲取廣大農戶的支持。并且充分利用當地的電視、廣播、報紙、雜志以及新媒體進行政策宣傳,提升農戶的重視程度。除此之外,當地政府要建立項目領導小組,由職能部門領導直接管理,全面負責農田建設與農戶協調工作,保障各項工作的有序以及順利開展。
土地質量嚴重退化已經成為了影響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要因素,想要實現農田高質量建設,需要對土地質量進行優化,為高產增收奠定基礎。首先,根據當地耕地土壤質量和類型,突出農作物優勢產區和糧食產區,結合生產耕作方式制定科學的土地質量優化策略,加速保護性耕作推廣進程,提升土壤的保肥和保水能力。其次,嚴格規范和控制農藥化肥的使用,對有機物污染和重金屬污染進行嚴格控制,尤其對于農膜殘留,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理。最后,相關部門需要結合因地制宜、全局規劃的原則,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和土壤環境,合理選擇高標準農田建設所需用地,保證土壤質量優異,符合高產豐收的要求[2]。
農業基礎設施是建設高標準農田的重要硬件保障,相關部門需要結合當地農業配套設施的實際情況,加強以及優化設施維護工作。在農民群體中加強宣傳教育,促使其樹立基礎設施養護意識,在使用期間做好設施維護和保養工作,關注設施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和完善。同時相關部門要建立以及完善基礎設施管護制度,落實管護人及管護資金,真正實現管的好、有錢管、有人管,在項目建設完成后需簽署項目后期維護合同,進一步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做好資產不流失、不損壞。對于惡意破壞田地或者基礎設施的人員要給予嚴厲懲罰,保證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順利開展。除此之外,加大基礎設施資金投入,尤其對于基礎設施后期運行保護環節,要加大資源和資金的投入,定期組織人員更換以及修理設施部件,延長設施的使用年限[3]。
建設高標準農田屬于一項重要的惠民工程,在開展建設工作中,需要邀請當地農戶參與其中,由于其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和地質情況較為了解,可以為農田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參考意見。同時,邀請農戶參加還可以為農戶增加收入,帶動當地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
總而言之,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形勢下,城市化進程逐步加快,大量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建設高標準農田可以緩解農村勞動力不足的情況,提升農作物種植產量,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推動農業的穩定以及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