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瑪才讓
(尖扎縣洛哇林場,青海 尖扎 811299 )
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在幾十年的探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林業管護經驗,總體上形成了相關的機制及標準,促進了林業管護工程的順利開展。森林保護制度的貫徹落實,使我國林業管護工作被納入常態化管理模式。
林業管護工作的開展有賴于科技的進步及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森林資源具有經濟、生態及社會效益屬性,各地現已普遍認識到林業對于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給予林業管護充分的重視。在林業管護工作的實際實施過程中,各地區能堅持因地制宜及比較優勢相結合的原則,地方自然環境得到了大幅改善,林業管護效果整體上處于向好態勢。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民眾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然而,大家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卻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近年來,社會各界都對環境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林業建設受到了廣泛關注。目前,我國林業產業處于傳統林業逐步向現代林業轉變的關鍵時期,做好林業管護工作對林業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對現代社會環境的改善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具有極大的推進作用。因此,加強林業管護工作是林業建設的重中之重,也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與此同時,做好植樹造林工作不僅有利于我國林業資源的增加,更有利于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在陸地生態系統中,森林資源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森林資源承載了許多重要的職責,如建設森林生態系統、改善地區荒漠化現狀、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等。可以說,林業資源對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對經濟的穩定與發展、對民眾的生產與生活、對整個地球的生態平衡及整個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開展好林業管護工作關鍵是進行有效的監督,而有效的監督管理必須要依靠完善的制度體系。所以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要確保林業管護工作的實效性,明確相關部門的監管職權和范圍,為林業管護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特別是針對伐木區,應當構建完善的管護制度,針對可能存在的非法采伐、非法占地等現象予以嚴厲查處,明確各部門各崗位工作人員的具體責任,把林業管護工作和績效考核結合起來,簽訂林業管護協議,借助于定期考核績效的方式來確保林業管護政策得以充分落實,調動管護人員的積極性,提升林業管護的工作效率。
一方面應當對營林工作予以重新定位,在過去的林業工作中,很多技術人員忽略了營林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林業的發展。所以,在新時期下我們必須要真正意識到營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應當真正將營林管理擺在林業管護的重要位置;另一方面必須要促進林業發展責任制的貫徹落實,保證營林管理責任能夠落實到每一名基層工作人員,避免人為工作失誤造成的損失。
對于林業管護工作而言,林業撫育管理是否能夠落實推進十分重要。林業撫育活動必須要規范其基本流程,但前提是必須要投入充足的撫育資金,來確保林業管護工作順利開展。資金由專人進行管理,充分發揮出資金的使用效益。另外在林業撫育工作中還應當準備足夠的后備資源,結合地區林業發展的具體情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林木生長規律和具體類型來選擇有針對性的管理策略,不斷增強林業撫育工作質量。
現代科學技術能夠實現科學育苗與科學管理,借助于現代技術來提升林業管護工作效率,增強林業資源的整體質量,在林業管護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相關部門應當投入更多的資金設備,大力推動林業科學技術的研發工作,真正建立科技興林和科技造林的現代化林業發展模式。另外,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以及大數據挖掘技術,可以進一步對過去的林木制造和加工業予以升級優化,促進我國林業產業競爭力的增強。主動和當地科研院所以及高等院校合作,真正確保科技造林、智慧護林目標的達成。
林業管護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我國的國計民生,是確保人和自然之間和諧穩定發展,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工作。作為社會之肺,在林業資源的管護上要各部門齊動,各區域共抓,通過制度機制建設、管護手段綜合、發展策略多元化等手段,讓林業資源能夠在物盡其用中實現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