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埃塞俄比亞特派記者 黃培昭
我們是誰?我們來自何處?解答這樣的問題,繞不過“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亞,那里是人類的發祥地,是人類始祖最早生活過的地方。日前,《環球時報》記者赴埃塞俄比亞,在埃塞國家博物館拜謁了“人類祖母”露西的骸骨。
位于埃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市中心的埃塞俄比亞國家博物館建筑簡陋、破舊,其貌不揚。包括地下一層在內,國家博物館共分四層。從一層至三層,主要展出埃塞歷史文化、人類學、民族學、自然科學、考古學、地方服飾、美術、石刻、雕塑等展品。展室都不大,博物館展出的內容不算十分豐富,但展品富有地方色彩,“很非洲”,“很埃塞俄比亞”。
工作人員費吉薩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埃塞俄比亞國家博物館最值得看的就是人類始祖露西的骸骨,是“鎮館之寶”。與露西相關的館藏,位于地下一層。在左手進入地下一層的樓梯口,張貼著一張露西闊步行走的骨骼畫像,上面分別用英語和埃塞官方語言阿姆哈拉語寫著:“嗨,我是露西,我已經幾乎320萬歲了,但我依然精神矍鑠地直立行走著。請來這里看看世界著名的祖先和子孫吧,他們都來自埃塞俄比亞。”
來到地下一層,這里的空間面積比上面幾層要大些,這里展示著在埃塞最早的考古發現。《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露西的骸骨被小心翼翼地保存在精致的透明玻璃罩里,并附有詳細的文字說明。根據說明,露西生前是一位20歲的年輕貌美女子,她生活的年代是320萬年前。從形體上看,露西的膝蓋朝外翻著,因此她被認為是第一個直立行走的人類。而根據骨盆推算,露西生過孩子。有報道猜測說,露西有一次上樹玩耍,不小心從樹上掉了下來,不幸將生命定格在20歲的花季。“這是比較常見的說法,不過也沒有定論”。關于露西的死因,費吉薩對《環球時報》記者這樣說。
在費吉薩看來,露西智商不低,她的腦容量有400多毫升,在當時人類腦容量平均300毫升至500毫升,當時男性比女性的腦容量大一些。現代人類的腦容量平均值為1300至1500毫升。
露西的化石于1974年由法國等多國科學家在埃塞的阿法三角洲凹地發現。露西是南方古猿阿法種,經過多年的科學考證,南方古猿阿法種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直立行走的人類祖先。
后來,有一種觀點認為,南非是人類的發源地,不過,費吉薩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國際考古界,主流的觀點,依然肯定人類“東非起源說”,而不是“南非起源論”。
在埃塞采訪期間,記者還了解到,對于人類的誕生地點,傳統上,考古界認為以埃塞俄比亞為中心,包括肯尼亞在內的東非大裂谷核心地帶,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類發源地。根據理論推斷,東非大裂谷的形成,是導致人類誕生的一大直接誘因,因為大裂谷形成后,世界氣候驟然變化,昔日豐茂富饒的森林,退化為灌木和草原,為了適應這一變化,猿類不得不開始直立行走,這一動作慢慢促進了大腦的發育,最 終導致人類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