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摘 要: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要求:“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崩L本游戲是幼兒一日活動中的重要內容,也受到幼兒的普遍喜歡,結合繪本游戲,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合作分享意識和行為,也有助于提升幼兒的能動性和積極性。以下是通過繪本游戲培養幼兒分享合作的實踐研究。
關鍵詞:繪本游戲; 分享合作
中圖分類號:G61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2-088-001
一、擇:選擇合適的繪本,激發合作積極性
首先,要為幼兒選擇合適的繪本書籍??v觀很多家長,他們都為孩子們買來了各色的圖書,這些圖書中也有很多書是繪本故事書,但是哪些書是合適的,哪些書是不合適的,很多家長并沒有深入思考過這一個問題,不少家長都是抱著“好讀書不求甚解”,只要孩子們多讀書,不求孩子們讀精哪幾本書,這樣一來,不少孩子們幾年下來了,都沒有讀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書籍,對于很多看似好看的書籍,也僅僅是“淺嘗輒止”,有的僅僅是簡單隨意翻了幾頁,隨即就合上了書本。所以在親子閱讀中,教師第一步要引導家長為孩子們選擇合適的繪本書籍。針對五花八門的繪本書籍,我主張家長、教師拿到繪本故事書的時候,自己先用心去看一看、讀一讀,從簡單的繪本故事書入手,先從通俗易懂的書籍開啟。很多繪本游戲書都是通過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加以開展的,這類比較符合幼兒的心理需要,可以為幼兒選擇這類趣味性比較強的繪本游戲書籍。比如結合《三只小豬》這個繪本,為了讓幼兒能大膽的表演這個繪本故事,第一步就是要理解故事,當我們選出了“三只小豬”這個故事以后,發現很多孩子都很喜歡說,熟悉程度很高。于是我們就利用晨間談話、餐前餐后的活動或是一些活動中的空余環節來進行講故事的活動??墒?,我們不難發現,參加講故事活動中的那些孩子都是平時比較大膽的,而另一部分膽小的孩子,不太愛表現的孩子則是默默地當觀眾。如何讓這些孩子講起來呢?于是我又采用獎勵機制,鼓勵那些孩子多多講故事:請會講的孩子和不太會講的孩子成為最佳組合,進行合作講故事。通過一段時間的合作,這些孩子還是有了一定的改變。從原先的默默無聞,到現在的積極舉手。
二、趣:分量合作的快樂,提升游戲趣味性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在開展繪本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引導幼兒參與到繪本游戲之中,在繪本游戲的指導時,應當結合科學合理的方法。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將無法彌補。”所以科學的方法很重要,如果方法不合理不科學,就難以成就良好的成效。帶領幼兒開展繪本游戲的時候,要為孩子們創設一個和諧的環境,讓孩子們找到家里的感覺、生活的樂趣。比如在教室中布置一個小小的區角,放兩塊干凈漂亮的坐墊,放一盞暖色系的臺燈,放一個小書架,平日將趣味的繪本游戲書放在書架上,給孩子們這樣一個溫馨的角落,為繪本閱讀創設良好的氛圍和環境,孩子們看到好玩的游戲繪本,可以加以模仿和演練。對于幼兒來說,分享如果還用傳統意義上的分享食品、零食,就顯得有點低端了,我們更應該注重對幼兒精神、性格方面的引導。所以在生活活動中、角色游戲活動中、區域游戲活動中,我注重“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以分享快樂為游戲繪本開展的前提條件,這樣才能吸引幼兒積極參與。
三、演:演繹繪本的精彩,構建精神的交流
在繪本游戲活動的開展中,教師如何融入趣味的表演,激發幼兒表演的欲望、提高幼兒表演的效果,也是我們幼兒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結合趣味生成的表演內容,聯系幼兒感興趣的出發點,從而豐富繪本游戲的內容和形式。其實孩子們是天生的表演家,只是太多時候,我們并沒有給孩子們足夠多的表演機會,即便有不少孩子喜歡表演,但是無論是在家庭生活還是在幼兒園日常生活中,表演的機會都是少之又少。所以在繪本游戲的開展中,我建議家長們可以適當鼓勵孩子們融入趣味的表演,好好享受一下表演帶來的樂趣。比如結合《一個老婆婆吞了一只蒼蠅》這個繪本故事,我引導幼兒們一起扮演其中的角色,可以極盡夸張、模擬各種表情進行表演,目的是體會到這只吞了蒼蠅的老婆婆的一系列搞笑的想法和神情。通過這樣的繪本游戲開展,幼兒們深刻體會到與其他孩子一起合作、分享帶來的無窮樂趣,在分享與合作的過程中,他們也獲得了友誼。
四、合:家園共促的合力,延伸繪本的價值
家庭是幼兒成長的一個重要基地,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家庭比學校對于孩子的影響力更為深遠。所以在繪本游戲的組織創編中,我積極贏得家長朋友們的支持,讓家長們一起參與到繪本游戲中,讓孩子們學會與自己的父母、長輩分享快樂、合作完成繪本游戲。聯想創編是繪本親子游戲的延伸,幼兒的想象力是無窮豐富的,怎樣釋放幼兒的想象能力,怎樣引導孩子們張開想象的翅膀,可以通過繪本親子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以繪本作為依托,進行精彩又豐富的創編,我引導家長們可以結合繪本上的一些簡短的字句,或者是豐富有趣的畫面內容,引導孩子們進行有效的豐富的創編,在創編過程中享受創造帶來的樂趣。比如結合《熊爸爸不怕》這一篇繪本故事,有的家長突發奇想,聯想到當前“二孩”盛行的狀況下,有的孩子明確提出不想要弟弟或者妹妹,有的家長就用和孩子一起講解這個故事,故事中有熊爸爸、熊媽媽還有三個熊寶寶,結合生活情境的方式,孩子和父母一起參與繪本游戲,體會到如果家中有“老二”的快樂時光。比如結合繪本故事《我爸爸》《我媽媽》,引導幼兒們進行創編繪本故事《我弟弟》《我妹妹》,家長可以在創編游戲中進行一些提示和引導,最終引導幼兒獨立進行創編演繹。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有責任更有義務為培育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而努力。對于幼兒來說,根植于他們內心的素養要比單純灌輸幼兒知識點來得有意義和有價值的多。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的:“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p>
參考文獻: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