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世界著名的黃石國家公園,有一種最常見也是最普遍的松樹,叫屋梁松。這種松樹的松塔可以掛在樹上好幾年也不脫落,而且松塔的鱗片結構特別緊密,即使落在地上,在狂風烈日下鱗片也不會張開。只有在強烈的高溫作用下,這些鱗片才會綻開,釋放出種子。屋梁松其實是很普通的一種樹木,但它的成長軌跡對為官者頗有啟示。
蓄積力量勇做“屋梁松”。春天到來,萬物復蘇,別的種子都在生根發芽,長出小小的樹苗,屋梁松的種子卻毫無動靜,仍被緊緊地包在松塔里沉睡。其實屋梁松的種子是在黑暗的松塔里積蓄力量,正是因為這種厚積薄發的執著才有漫天遍野的屋梁松。細細想來,我們黨員干部的成長也應該像屋梁松一樣。習近平總書記能有今天的膽識魄力,能沉穩地帶領中國這艘大船乘風破浪揚帆遠航,能大手筆地進行全方位改革,能冷靜地在中國的版圖上盡情描繪,這與他的七年知青歲月是分不開的。七年知青歲月正如屋梁松的種子默默積累工作經驗,提高自己作為領導者的各種能力,并經受住各種考驗,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所以黨員干部都應該到基層去,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復雜的環境中去,像屋梁松的種子一樣耐得住寂寞,經得住風雨,不斷摔打磨煉,這寶貴的經歷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放平心態甘做“屋梁松”。當人們都在欣賞漫天遍野的屋梁松的時候,特別是看到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的松林,可曾想到那孕育生命的種子?屋梁松的種子被包在松塔里,暗無天日,與世隔絕,它們沒有嘆息命運不公,沒有詛咒束縛自己的松塔,為了種子未來更長久的光,心甘情愿地受到黑暗的禁錮。屋梁松種子的這種心態也是現在我們黨員干部所應該具備的。黨員干部的先進模范與楷模武漢市委原常委、組織部部長楊漢軍,是身居要職的領導干部,但他的兒子沒工作,愛人有病,面對這種情況他仍然放平心態,依然看淡名利,注重為民謀實事。楊漢軍同志曾說,“要把官做淡、把事情做精、把人做大”,他在招才局嘔心瀝血,為武漢謀發展;鞠躬盡瘁,為萬民小康而奔波。楊漢軍真正做到了以身許黨、以身許國、以身許民,一心一意為群眾做實事,謀福祉。我們所有的黨員干部都應該具備這樣的心態,無論順境逆境應多反思自己,端正態度,立足本職崗位,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履職盡責,真正地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幫民所需。
不屈不撓樂做“屋梁松”。 屋梁松遲醒的種子是經過熊熊燃燒的大火洗禮,經過高溫的炙烤從松塔里釋放出來的。這些種子生長過程中土壤養分豐富,而且空間、日光、水分異常充足,其他樹木每逢遇上大火都只能坐以待斃,而屋梁松總能最早占領“地盤”,漸漸成為黃石公園里分布最廣的樹種之一。屋梁松的種子不畏大火、不畏高溫,而其他種子都不復存在,它們堅強地熬過難挨的日子,才成就了大片生機盎然的屋梁松。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也是當下我們黨員干部所要學習的。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改革開放被稱作中國的“第二次革命”,目前已進入深水區、攻堅期,更需要領導干部涉險灘、過急流,面對復雜的局面和突發的狀況,更需要黨員干部有定力有信念,百折不撓,勇于擔當。對工作要始終保持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要堅持爭創一流,就要時時處處高標準嚴要求,始終保持昂揚斗志和激情狀態,以銳意進取之心、創先爭優之行高質量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
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場接力跑中,廣大黨員干部要一棒接著一棒跑,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這就更需要做一棵“屋梁松”,積聚千里奔涌、萬壑歸流的洪荒偉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創造新的更大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