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李明勇出生于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一個偏僻的鄉(xiāng)村。由于家境貧困,他16歲初中畢業(yè)后輟學打工,22歲進入高校成為一名保安。受校園文化氛圍的浸染,他萌生了繼續(xù)學習的念頭,重新拿起課本,邊工作邊讀書。專科班、本科班,連續(xù)三次考研,他最終考上華中師范大學博士!如今,李明勇站上大學講臺,成為貴州師范學院的一名講師。他說,自信、自律和不怕輸,讓他成為今天的自己,他并不是勵志傳奇,只是在不斷接近目標。
在重慶,一位外賣哥在朋友圈意外走紅,大家紛紛為他點贊。他叫陳登超,兒時因小兒麻痹致左腿萎縮。如今他憑一條腿,拄著拐杖送外賣。他平均每天走4萬多步,數不清用壞了多少根拐杖。送外賣的日子有辛酸,但更多的是溫暖,人們的善意就像寒夜里的一抹光,讓他感到溫暖和這份工作的價值。他說:“我不能改變現實,但能改變現狀。”
瑤族女孩江夢南半歲時,因突發(fā)肺炎致極重度神經性耳聾。父母用助聽器“喚醒”女兒,教她學發(fā)音,有的音節(jié)甚至要練習和糾正成千上萬次。她靠學唇語、看板書、自學課程順利跳級。2011年,她以615分的高考成績考入吉林大學藥學院;2018年,又考上清華大學博士。她說,與其怨天尤人、悲春傷秋,還不如更加努力。
一名女童被身穿手術服的女醫(yī)生擁在懷里,似乎睡在媽媽的懷中。這兩天,這張照片走紅網絡,引發(fā)無數網友點贊。該照片拍攝于徐州第七十一集團軍醫(yī)院的手術室里,當時這名小患者在麻醉復蘇期間,因陌生的環(huán)境加上病痛而變得煩躁不安。麻醉科的醫(yī)生楊薔把她抱在懷里,“孩子別怕,我在呢”!溫暖的擁抱,輕輕地安撫,女童很快平靜下來。拍攝照片的麻醉科護士長張文鳳說,孩子在溫暖的懷抱里,“比任何安定情緒的藥物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