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化工集團正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 東營 257342)
項目三同時管理是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三同時管理是項目建設過程時的一項重點工作內容,貫穿于項目建設始終[1]。四川宜賓恒大科技7·12爆燃事故、山東濱源化學8·31爆炸事故,在調查處理時均暴露出項目三同時手續辦理不同步、未批先建或先開工等問題,因此三同時管理工作在國內工程項目建設中的地位日益明顯。黃福升[2]從可研、基礎設計、詳細設計、試生產、竣工驗收等不同階段對SHE三同時的管理思路。國家及各地方也在不斷優化三同時手續辦理的程序[3-4]。本文通過探討項目過程管理中遇到的前期SHE手續問題,根據從事工程項目管理實踐經驗,梳理總結項目前期、施工過程、開工后需要完善的工作,對同行業工程項目的三同時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三同時管理工作是由建設單位應按照國家、行業有關安全、環境、職業衛生等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制定的SHE目標要求,完善項目管理體系,辦理工程項目的行政許可手續,做到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職業病防護、消防、水土保持等設施等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三同時管理工作需要以國家法律法規等為工作指南,開展相應辦理工作。表1為項目三同時有關的法律法規。表中均要求相應防護設施要與項目主體工程三同時建設。其中,消防法第九條“建設工程的消防設計、施工必須符合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公安部令第106號、第119號)進一步做了規定。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職責機構編制調整的文件(廳字〔2018〕85號),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職責劃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管理。各地區也可根據所在地域要求,出臺地方性法規、規章來指導項目立項及建設三同時工作。山東省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優化審批流程。

表1 項目三同時有關的法律法規

表1(續)
SHE管項目三同時主要結合項目所在區域及現場實際,涉及環境影響評價(環評)、水影響評價(水評,含包括水資源論證、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響評價)、能源評估(能評)、安全評價(安評)、交通影響評價(交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災評)、地震安全性評價(震評)、雷擊風險評估(雷評)、氣象評估(氣評)等內容。不同階段需要辦理的三同時手續見表2所示。國務院《關于印發清理規范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6〕29號),簡化、整合投資項目報建手續的工作。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取消“試生產期間要求”,建設單位應當對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進行驗收,編制驗收報告。陸續環評驗收行政許調整為自主驗收。

表2 不同階段需要辦理的三同時手續
企業主要負責人對項目建設側重點不同,偏重于項目主體工程建設,往往忽視三同時手續辦理環節,導致主體責任落實不夠和執行力度弱。表現在立項環節缺少統籌規劃,前期補辦手續也不及時,影響后期審查;過重要求主體工程,配套SHE設施卻不同步、建設不到位,或效果達不到要求。目前國家相應規章制度逐步要求由企業自主進行驗收,有的企業項目中間交接后不辦理試生產;自主組織的竣工不主動、組織完成不備案,存在“以試代產”現象。
企業內部各專業部門材料準備的協調性和及時性是影響三同時手續辦理進度的關鍵。項目前期資料主要在規劃部門,設計在工程設計技術部門,施工在項目施工管理部門,中間交接或施工驗收時不能及時交到相關部門。項目部解散快,人員流動大,相應資料未進行交接,造成在三同時管理工作較困難。前期圖紙設計不及時影響設施審查階段的進度。項目檔案交接不及時,造成SHE手續評價滯后,影響三同時工作效率。項目竣工后特種設備、壓力管道需要向質量監督管理單位報檢,報檢進度和報檢完成率影響項目安全驗收進度;壓力表、可燃/有毒檢測報警器、安全閥等需建立臺賬、定期報檢且相應證書處在有效期內。另外各承包商的工程竣工驗收報告、現場配置消防器材等也是需要關注的重點。
由于部門職能劃分問題,涉及交叉管理,如職業衛生方面,會存在兩個或多個職能部門監管不及時風險。另外環境管理與環境監察銜接機制不完善,部門之間溝通不到位,造成“三同時”的執行,出現工作漏管現象,也會造成工程項目前期審批、過程監察、后期驗收相脫節。另外各種評價交叉性資料較多,互相涉及或存在牽制,目前缺少統一評價機構統籌管理。
為確保合規合法生產,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SHE三同時管理。
企業是項目建設的主體單位,首先要從自身解決措施落實各級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嚴格按照標準規范落實建設實施,及時對SHE設施進行檢查檢測,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保障相關防范措施同時建設和投用,確保項目建設合規合法、對標達標,為企業正常項目建設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及時督促完善相關SHE三同時手續,工程項目建立項目部,建議由專員負責三同時管理工作。未成立項目部的,建議由技術部門自始至終牽頭完成項目三同時手續,及時協調處理各單位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發現的SHE設計錯漏,對接設計單位,并組織各專業對項目建設的SHE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全程監督檢查,直至竣工驗收,為項目后評價奠定基礎。
落實落實各方責任追溯制,加強各方互相監督,健全行政執法銜接機制,實現“誰簽字誰負責”的責任追溯制,推進各級職能部門聯合懲戒。完善項目建設三同時管理機制,促進工程項目三同時行政審批集約化。目前環保部門嘗試以排污許可制度代替環評制度,不斷推新環評機制的優化創新。山東省化工專項行動辦組織各職能部門對“兩重點一重大”化工項目采用項目聯
審程序,如四評級一評價,盡量減少審批過程中的不銜接問題。項目竣工驗收逐漸由企業自行組織,應加大驗收后的備案抽查和后評價質量效果。對項目三同時管理工作的合規性和實效性進行全面評價。
隨著國家項目管理機制的不斷完善,項目三同時管理水平不斷提高,需要從企業自身和政府監管兩個方面,將項目三同時管理工作不斷完善,利于企業從項目建設的本質安全化,也利于政府對項目的宏觀監管和論證評估,讓項目建設管理走向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