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明
(安徽省六安市黑石渡鎮人民政府文化站,安徽 六安 237200)
在我國農村,人們活動空間普遍比城市人們的空間大,人們在工作之余也會不約而同的聚到一起開展一些有趣、有益的活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農村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人們自發的組織一些綠色文明的娛樂活動來緩解自己生活中的壓力,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特色。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干農活的時間逐漸縮短,相對的群眾的空閑時間也就比較多了,人們從以往只能玩籃球、足球、乒乓球等一些簡單的娛樂活動,也開始慢慢嘗試一些新的文化活動項目。例如一些年輕人喜歡的滑板、騎行比賽、和一些可以健身的電子設備,這些活動給農村群眾帶來了不一樣的娛樂體驗,給人們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更豐富的色彩,同時也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促進了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
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的自身素質也在不斷的提升,在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中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環境的保護意識。人們不僅要通過文化活動來促進群眾之間的交流,強身健體,還要通過活動來宣傳環保意識,呼吁群眾愛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家園,朝著綠色體育的方向發展,人們可以舉行一些遠足、郊游活動,帶動老人和孩子一起親近大自然,讓他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讓孩子從小養成愛護環境的意識。而且,和家人一起出去游玩,還能夠促進家庭和睦,增進與家人之間的交流時間,讓一些父母經常忙于工作的孩子,再次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讓活動的意義再次升值。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間的民族特色文化更是多姿多彩。一般在城市中很少能感受到不同民族的特色,而在農村,人們保留著民族傳統的特色文化,比如一些牧民的歌唱比賽、潑水節、摔跤大賽等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民族特色。而且,通過這些文化活動可以完美的將這些民族特色流傳下去,帶動民族特色文化的發展,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不同的民族文化
當代農村環境都是居住范圍較大,活動空間較多,人口較少,這些多余的空間可以用來建設農村居民活動廣場,在活動廣場上做一些文藝表演,晚間舞蹈,早間晨練等活動,政府有關文化部門可以定期開展文化下鄉等表演,給人民日常生活增添色彩。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國土遼闊,歷史文化悠久,人民基數龐大,各個地區都有不同的文化底蘊,或是流傳下來的文化傳統,或是當今流行的藝術色彩。比如在湖北懷化市每年端午舉行劃龍舟活動,懷化市俗稱湘西門戶,自古以來就有劃龍舟的活動,每年都會吸引大批內外游客進行游覽,比如劃龍舟活動,水中爭奪鴨子活動,這些活動給當地群眾生活帶來了豐富的文化生活。
當代農村文化不單單是在形式上豐富多彩,同時在活動內容中也是多彩多樣。像晚間文化廣場上每天舉行廣場舞,早上打太極,拉二胡,寫書畫等活動,從各個方面滿足農村居民的文化需求,讓每個人民群眾都可以施展自己的特長,有活動參與其中,并從中達到鍛煉身體,豐富精神文化,豐富農村文化活動的目的。
農村群眾文化活動都是自我組織,共同創建,自愿參加的。如果某項活動不是部分人民群眾的愛好或不愿參與其中,則不會強迫他們去參與的。所以,建設農村文化活動要考慮到大部分人民群眾的愛好及需求,才能更好地建設農村文化活動。
農村群眾基數較大,且范圍較廣,每個地區的都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一方面是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活動,比如扭秧歌,打太極,拉二胡等,另一方面是帶有文化色彩的活動,像書畫,象棋,舞蹈等等,兩者相結合起來組成完成的農村文化活動特色,從各個方面滿足人民群眾對日常生活中文化活動的需求,同時將當地特色傳統文化傳承下來。。
綜合以上所述內容,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有利于農村地區對文化建設的進行,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體現出來。在如今的農村文化建設當中已經有了不錯的成果。各個地區的政府部門要加大對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視,積極響應國家政府部門的號召,努力推動精神文化建設,鼓勵當地人民群眾積極參與,讓當地特色文化更好的傳承下去,從而達到努力建設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多樣化,民族特色化以及法治化的目的,更好的提高農村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