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天洪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大興安嶺調查規劃設計院,黑龍江 大興安嶺 165000)
森林不僅是我國重要的生態資源,也是工農業生產及對外出口中的重要資源,對于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落實有重要意義。另外,森林還具有凈化空氣、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的作用,可降低自然災害對社會的負面影響,促進我國城市化建設活動的有序進行。而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則為森林管理部門提供了完善、準確的數據資料,為森林資源的開發、管理及保護提供支持。同時在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中,還調查了林業部門,明確掌握林業部門發展情況、了解現有的規劃方案及落實進度,且對我國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實效果予以跟蹤測試,有助于我國對現有森林資源開發和保護方案實行調整與完善。
小班目測法是將工作人員劃分成不同小組,開展小班調查的方法,加強目測數據的準確性、可靠性,為規劃設計提供幫助。但在使用該方法前,要先對技術人員予以專業培訓。
角規測樹是按照林木種類、年齡開展的分組調查方法。在角規測樹中,主要是對林木的胸徑進行觀測,并做好準確記錄,通過對比現有規定標準值來了解林木情況。角規測樹屬于較為先進的調查方法,其通過全球定位技術、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有效處理原有數據、觀測數據,完成區域比例尺繪制工作,形成較為完善的森林全貌圖。不過在使用該調查方法時,需結合小班繪制的地圖,利用不同顏色對地勢地貌特征、林木種類等基礎數據予以準確標注,便于工作人員詳細、準確了解區域森林資源情況。
隨著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各領域工作提供了便利,對于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工作也不例外,通過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的應用,可實現多時段、全天候的觀測工作,及時收集和更新被測區域森林資源現狀,且通過遙感設備、高清數碼設備等的應用,將區域觀測數據轉化成圖像直觀展現出來,為地圖繪制、規劃設計工作奠定基礎。同時通過先進技術的應用,觀測數據的精確性、可靠性也得到了顯著提升,為森林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助力。
與傳統調查方法相比,遙感技術減少了資源浪費,降低調查中資金成本的損耗。不過遙感技術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技術水平落后,遙感技術功效得不到充分發揮,需要向發達國家繼續學習;地理信息系統的構建不完善,技術人員缺失嚴重,一些工作的落實不全面;與遙感技術相關的智能化軟件設施有待進一步研究和開發。
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工作的開展,不僅可對現有環境予以科學保護,還可解決我國發展中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改善環境質量,落實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協同發展的目標。但因我國森林資源覆蓋率較廣,森林分布較為分散,地質特征較為復雜,森林資源管理存在一定難度,需要采取科學先進的管控技術和措施來確保森林資源管理效果,加強數據信息采集的精確性。
為此,相關工作人員需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全面了解調查區域森林系統的變化規律,掌握調查區域地質地貌特征,有針對性的制定調查和管理方案。同時,工作人員要注重調查設備配備的齊全性,調查人員自身能力的專業性,為調查工作提供充足的輔助條件,改進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工作的質量。
管理者需嚴格按照工作程序要求開展調查工作,確保各項管理制度落實的有效性,且分階段開展檢查驗收工作。
一要組織參與人員及部門開展調查工作會議,確保參與調查的部門及人員均能明確了解調查工作的意義所在,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對各調查環節實行管控,促進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還要在會議中對所需技術及工作理論予以學習和掌握,明確技術及操作要點。
二合理劃分部門及人員職責和權限,制定獎懲機制,避免問題的產生。
三對各階段調查質量實行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可開展下道工序。檢查中如果發現問題,要及時勒令其停工整改,注重調查效率。
首先,完善突發時間處理機制。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屬于野外作業,容易受到地質、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而出現突發事故。為維護調查人員安全,需要制定突發事件處理機制,配備完善的防護和急救措施,避免危險事故的發生。
其次,按照調查程序做好相應的檢查工作。在開展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時,工作人員應對不同階段工作情況實行檢查和記錄,了解調查的方法、范圍、技術操作水平等內容,并改進及優化其中存在問題事項,避免違規、疏漏等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維護調查安全。
再次,做好保密工作。第一手調查資料的存管影響著后期戰略措施的制定。所以調查結束后,在未經過領導部門人員審批下,不可泄露調查資料,嚴格按照保密協議要求,對資料數據予以管理,注重資料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真實性。
最后,做好反饋與總結工作。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的反饋和總結可采用不定期管理模式,這樣能及時發現調查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合理的解決措施。
基于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的重要性,做好調查過程管控,調查技術更新、調查反饋和總結,可及時解決調查中存在的各類問題,以此加強調查準確性,保證調查工作的質量和安全,為森林部門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