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才 王相杰 許家銘
(莒南縣農業農村局,山東 莒南 276600)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已經在不知不覺間進入了信息時代。在新時代背景下,各行各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能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穩步發展。利用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進行資料的保存和傳輸,不但操作簡單快捷,而且提高了信息資源的共享性和及時性。因此,在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需要利用信息技術進一步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通過使用信息化溝通渠道,能在第一時間獲取最新的農產品市場供求信息,有效避免因農產品信息獲取不平衡導致的各種經濟問題,促使農村經濟科學化、理性化發展。通過搭建農產品信息平臺,建立農業產業化信息共享平臺,還能向社會公開農產品的準確信息,提高農業收入,同時有效縮減在農業經營方面的成本支出,減輕財政負擔,進一步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方式的優化發展。
我國農業要想獲得長足發展,離不開農業現代化經營管理理念的有效創新,只有在理念方面進行創新,才能保證農業經濟管理、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有效融合,促進其他體制和機制進一步創新,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當前,我國針對農村經濟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創新管理細則,但此類方針并沒有得到深入的貫徹和落實,仍然會采用城市管理手段來開展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利用其他種類商品市場的管理模式來管理農產品市場,這種情況對農業現代化發展作用甚微,甚至會起到相反作用。因此,針對農產品市場的經濟管理需要結合農產品的市場特點,根據各種對農產品市場產生影響的重要因素進行管理方面的探索和創新,才能有效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和農村經濟管理協調發展。
農村基礎設施是保證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物質基礎,所以在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通過加強農村基礎設施的改造和建設力度,投入資金增加必要的農村基礎設施,可以有效提高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在農村現代化與農村經濟管理協同發展的理念下,有關部門還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創新,除了必要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外,還應通過引進高科技養殖技術、農業現代化灌溉技術、現代化種植技術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同時應加強農村水利工程建設,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率,在保證農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同時,降低自然條件給農業造成的經濟損失。
當前,我國針對經濟作物生產和畜牧產品生產主要實行的市場化機制為商品的自由流動交易機制。同時,政府部門需要發揮市場監督指導職能,保證我國農產品市場規范化運行。要想有效提高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提高農村經濟管理水平,應先從農村經濟管理根源入手,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從而提高我國的農業產業化水平。在實現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農民會逐漸意識到規范經營的優勢,對管理意識進行優化,增強農村經濟管理的內部動力。農產品與其他種類產品在市場經營方面的共同之處在于,只有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創建固定市場及品牌,使農產品能在農業市場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才能保證社會資本和資源在農村生產地進行聚集,為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物質基礎。為達到這一目標,我國農村可以通過發展優勢產業,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全面發展農村特色農產品,利用農產品的規模優勢進一步提高農村經濟水平,實現農民增收[1]。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需要農村管理人員和基層農民樹立良好的農村綜合科學發展意識,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農村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農業現代化發展當中,并且結合科學的農村經濟管理理念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業發展。由于我國農村大部分地區農民文化水平較低,個人利益和個人主義思想較為嚴重,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很難以長遠的眼光看待農業發展問題。因此,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基層農民綜合素質培養,利用各種宣傳渠道和宣傳方式,向農民推廣科學種植和養殖技術的先進之處,同時結合綠色農業發展要求,讓農民意識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讓基層農民能著眼于全局,以發展的眼光進行農業生產和農產品經營,提升我國農業發展質量。還可以利用政策解讀和法規保障等方式,使農民能減少對土地的依賴,讓農民更好地理解專業合作社、土地流轉等相關政策和農業經營方式的優勢[2]。
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經濟管理協同發展,不僅需要大力推進農村“兩委”等政治組織建設,而且應提高農村經濟組織建設水平。通過加強農村經濟組織建設,能在滿足農民自我管理需求的基礎上,還能滿足農民對經濟和物質條件日益提高的需求。因此,應加強引導農民樹立農村經濟發展和個人權力意識,鼓勵農民學習先進的農業技能,保護農民的知識產權不受侵害,通過合理利用自主經營的方式擴大農業發展規模。并且要求農民在進行農產品經營時,到工商部門辦理經營執照,讓農民的生產經營方式逐漸向正規化方向發展。
我國農村人口眾多、地域廣闊、資源豐富,因此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可以成為高學歷人才未來發展和就業的地域選擇之一。為了能滿足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經濟管理協調發展過程中的人才需求,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應用型農村經濟管理人才的培養。首先,政府部門應鼓勵高學歷和高技術型人才從事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促進學校與農村的直接對接。其次,當前各大高校可以與政府部門進行合作,采取定向培養的方式,為農村經濟管理提供更加專業的應用型人才。最后,政府相關部門與各大高校應出臺更多的優惠政策來鼓勵年輕人才深入基層農村進行學習和就業,特別是農村經濟管理型專業人才,可以更好地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知識和技術力量。
農業現代化是農村發展的硬實力,農業經濟管理則是農業發展的軟實力,通過將農業現代化與農業經濟管理進行有效融合,可以共同促進我國農業創新發展。農村現代化能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農村經濟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經濟管理協同發展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業發展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