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寶豐縣畜牧局,河南 寶豐 467400)
豬偽狂犬病是一種重要的傳染性疾病,給我國養豬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該病可導致初生仔豬出現腹瀉、神經癥狀(如發抖、角弓反張等),初生仔豬死亡率較高;懷孕母豬出現流產、死胎等現象;種公豬睪丸腫大,影響種豬的繁殖性能[1-2]。近年來,由于規?;B豬場對偽狂犬病的防控措施得當,使得該病在部分養殖場得到徹底凈化,但規?;i場向外引種頻繁,若將帶毒種豬引進豬場,而豬場內豬群未免疫接種偽狂犬病疫苗,極易導致偽狂犬病在豬場短時間大發生,給該豬場造成難以挽回的經濟損失。2019年3月初,某規?;i場爆發疑似豬偽狂犬病,通過臨床診斷結合實驗室診斷結果,最終判定為豬偽狂犬病野毒感染所致。
寶豐縣某規模化養豬場,自2017年判定為豬偽狂犬病毒陰性豬場,其后未對豬群免疫接種豬偽狂犬病疫苗。自2018年9月引種以來,豬場陸續發生母豬流產、死胎等案例,且發生率逐漸上升。此外,部分仔豬出現較嚴重的腹瀉和神經癥狀,最終以死亡告終。2019年5月初,豬場內很多懷孕母豬出現流產、產弱仔等臨床癥狀,引進的種公豬睪丸腫大、精神萎靡等,大批仔豬體溫升高、共濟失調、呼吸困難等,部分仔豬出現腹瀉等癥狀。直至5月中旬,已經有大批仔豬死亡,給養殖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分別對死亡不久和瀕臨死亡的仔豬進行解剖,觀察病理變化。病豬淋巴結腫大,扁桃體可見明顯的化膿壞死現象;肺部表面有片狀出血,腎臟表面有出血點,胃腸道黏膜有出血、為卡他性出血癥狀。此外,其腦膜充血、明顯水腫。
根據其發病特點、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可初步判斷該豬群感染豬偽狂犬病毒,但不能排除其他病原感染,如細菌或其他病毒等。
無菌采集病豬的腦部、肺部、肝臟和腎臟及淋巴結病理變化明顯的部分,采取平板劃線法分別將病料接種與兔鮮血瓊脂培養基和普通瓊脂培養基上,并在37℃恒溫箱內培養,分別在24 h和48 h后觀察培養基表面是否生長菌落及菌落形態。結果顯示,分別接種以上病料的2種瓊脂培養基表面均未出現菌落,因此可初步確定病豬未感染細菌性疾病。
頸靜脈采集病豬血液10份,每份3 mL,將血液樣品于室溫靜置4 h,吸取上清置于無菌離心管內,將離心管低速離心(3 000 rpm)5 min,應用豬偽狂犬病毒gE蛋白ELISA檢測試劑盒分別對以上血清樣品進行抗體檢測。結果顯示,10份血清樣品中有8份檢測為偽狂犬病毒gE蛋白抗體陽性,提示該豬群感染偽狂犬病毒野毒。
為了確定該豬群是否感染其他病毒,通過RT-PCR技術和PCR技術對組織中豬偽狂犬病毒、豬藍耳病毒、豬圓環病毒和豬細小病毒進行病原檢測。結果發現,除了豬偽狂犬病毒gE基因檢測為陽性外,其他病原均未檢出,病原檢測結果最終確定該豬群感染豬偽狂犬病毒。
豬偽狂犬病是由豬偽狂犬病毒(或豬皰疹I型病毒)感染豬所引起的一類強感染性傳染病,各生長階段豬群對該病毒均易感,其中以懷孕母豬和仔豬感染該病后臨床癥狀最為明顯,懷孕母豬感染該病后主要臨床癥狀為流產、死胎等,而發病仔豬則出現腹瀉、嘔吐和明顯的神經癥狀。市面上已經有多種針對豬偽狂犬病毒開發的弱毒疫苗或滅活苗,使用有效的疫苗和生物凈化措施完全可以防控豬偽狂犬病,目前已有很多豬場通過以上措施成功凈化豬偽狂犬病毒。然而,也有很多豬偽狂犬病毒凈化后豬群又感染野毒的案例發生,本文所服務的規?;i場便是如此,由于引種過程中未對種豬進行疫病監測,導致野毒通過引進種豬帶入豬場,而豬場內豬群未免疫豬偽狂犬病相應疫苗,無法抵抗野毒的感染,最終導致該病在豬場內短時間大發生。
該病診斷一般包括如下方法,一是初步診斷。新生仔豬及4周齡內仔豬常突然發病,高燒41℃以上,間有嘔吐、腹瀉及神經癥狀,出現運動失調、興奮不安、身體各部分肌肉痙攣等現象,隨后麻痹死亡,病程一兩天,死亡率很高。4周齡左右的豬發病后只有輕微癥狀,如輕熱、呼吸困難,時有出現腹瀉和嘔吐現象,幾天內可完全康復,但也有部分豬出現神經癥狀后死亡。妊娠母豬常發生流產、死胎或木乃伊胎,流產發生率約為50%。成年豬一般隱性感染,有時有輕度呼吸系統癥狀,如不吃、嘔吐、委頓等。由于豬的病癥復雜,若出現以上癥狀懷疑是偽狂犬病時,應進一步進行實驗室診斷。二是實驗室診斷。采用豬扁桃體、咽喉黏膜、腦、延腦、小腦和海馬角等,檢查細胞中有無核內包涵體。將病料接種家兔,兩三天后局部出現奇癢及全身癥狀,常在奇癢出現后一兩天轉為麻痹癥狀而死亡。三是血清學診斷。可用直接免疫熒光法檢查腦、扁桃體的壓片或冰凍切片,發現核內包涵體出現熒光,有診斷價值。檢查血清抗體可采用中和試驗、間接血凝抑制試驗、瓊脂擴散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及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其中血清中和試驗較為敏感、準確。
本次研究通過對該豬場發病豬群發病特點、臨床和病理變化、實驗室診斷結果進行總結,最終判定該豬場爆發豬偽狂犬病,且為野毒感染所致。由于目前尚無治療該病的藥物,所以對于該病以防控為主,特別是針對某些偽狂犬病毒陰性豬場,應定期對豬群進行血清學或病原監測,同時提高飼養管理水平,提高豬群的免疫力。